
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业务发展.pdf
27页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业务发展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业务发展与经营模式转型与经营模式转型二〇二〇二〇二〇一〇年八月一〇年八月一〇年八月一〇年八月目录目录• 引言:商业银行的直接融资业务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 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 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 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引言:引言: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业务商业银行直接融资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市场直接发行有价证券进行融资的业务• 市场包括:货币市场:票据市场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OTC市场;银行柜面市场• 传统信贷融资的边际效率极度递减;条件门槛太高;庞大的监管体系;很难符合经济转型的需要传统信贷融资更符合大企业的需要;• 经济的转型需要高科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是不二选择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 商业银行发展直接融资,源于银行脱媒也是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直接反映• 2005年5月24日,人民银行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
推出了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方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 短期融资券是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募集短期资金并以企业信誉为还款保证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短期债券它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利率完全市场化• 与传统短期融资模式相比,短期融资券对于融资企业具有很大的优势,增加企业的现金管理手段: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树立企业市场形象增加企业的现金管理手段: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树立企业市场形象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一度使传统银行处在痛苦选择中:是做贷款呢还是发短期融资券来替代贷款的?因为发短期融资券的客户一般都是优质客户,且短期融资券的利率要比基准贷款利率要低30%-50%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总成本(包括发行利率、承销费、中介服务费及其他费用)低于同期一年期贷款利率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使银行的优质大型客户群逐渐脱离以往纯粹以银行借款作为唯一融资手段的现状,而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短期融资券的出现,给传统银行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短期融资券的出现,给传统银行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银行收入结构改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显著提高。
0.4%的承销费增加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银行能够通过创设一种证券---短期融资券来满足一批客户,特别是一些大的集团客户和机构客户的理财需求,使这些客户的资金不再蜗居在银行的低息存款上了• 挑战:开辟了银行业务竞争的新领域商业银行之间除了资金资本实力的竞争,还有债券承销能力、金融服务、现金流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竞争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中期票据的发展中期票据的发展• 2009年初,在良好的直接融资政策土壤中,中期票据发展起来中期票据的出现,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了多种期限结构的产品选择,同时也为债券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中期票据是由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一种债务融资工具,无担保,期限通常在3-5年,可以一次注册额度、分期发行;募集资金可用于满足发行人多种资金需求,包括补充流动资金、调整债务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具有期限结构合理、发行便利、资金用途灵活等优点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第一部分 短期融资券带动商业银行直接融资革命?自2005年起,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如同两把锋利的宝剑,在为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业务打开了企业直接融资平台有效途径,并且为商业银行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指明了方向。
•短期融资券虽然对传统间接融资业务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相对而言,对发行企业的要求也较高:由于短期融资券期限较短,本息偿付的频率较高,这对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行主体须对自身的现金流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并须做出较为周密的偿债计划安排同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企业需要具有比较完善的信息披露体制:非上市公司往往没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公司,及时合并会计报表时间要求太高• 21世纪最初10年,商业银行最大的创新还是在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从2007年开始,一种在银行柜面市场交易的直接融资产品----信贷基础上的信托理财产品诞生了这一产品的诞生,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净资产较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革命,标志着一场资产证券化革命的开始标志着银行资产表外化发展的加速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 最初是增量信贷项目的证券化要求企业有授信期限也在一年左右,不超过两年。
利息成本低于基准利率,高于短期融资券利率• 后来贷款类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到存量贷款该产品也需要授信包括乾图一对一理财• 再后来,贷款类理财产品发展开放式组合资产池理财产品通过建立资金池,灵活配置信贷资产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 再后来发展了针对高资产净值客户的股权类理财产品包括股权投资类理财和股权受益权理财产品这一创新,是把资产证券化从信贷资产发展到企业的股权资产为基础资产,以企业未来现金流贴现为参照,以企业经过估值打折的资产抵质押为增信措施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间接融资的授信模式使间接融资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当中,随着并购融资的发展,突破资金用途的产品,用于资本金融资的理财产品也大大发展中国传统的融资,对资金用途重生产轻资本并购理财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在这当中,随着并购融资的发展,突破资金用途的产品,用于资本金融资的理财产品也大大发展中国传统的融资,对资金用途重生产轻资本并购理财是一个伟大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 随着房地产业的调控,以及地价的高企,地价价值大大超出最低的自有资本出资比例(30%左右),置地融资理财需求急迫,产品也大步创新。
受让资产受益权的财产信托大行其道打破了资金用途的一个监管但是监管部门担心风险的控制问题但是我们是有心得的现金流2.5倍覆盖贴现,第二顺位的抵押作为资金监管保障,控股权及其治理结构的控制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第二部分 资产证券化的深化发展带动中国传统金融最大规模的创新为公司投资或投资型公司(包括基金公司)融资的投资理财产品的大发展也是层出不穷传统体制下,投资市场被认为是风险很大的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类的理财产品也大大发展非上市股权的pe理财产品;一个是投上市公司的股票增发理财产品,包括二级市场股票增持;二级市场投资的结构化和主动管理型产品;等等特别是随着合伙法和合伙制基金的推出,使商业银行的直接融资出现了新模式这是最近银监局调控的结果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强大而低效的审贷和风险管理体制越来越不合时宜传统信贷融资创新更倾向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以及结算服务、代收付服务方向发展• 中间业务收入比例快速增长普遍增长到30%左右• 存款作为贷款的基础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
存款被流动性良好的理财产品所取代国家信用基础下的存款制度逐渐被风险偏好和收益偏好的直接融资制度所取代高端投资与大众投资分道扬镳投资与消费、保障也分野传统的个人银行更加向消费金融发展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直接金融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的差异:• 在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上不同• 直接金融有一种高风险运作的冲动推动了银行业务模式从“零售并持有”转变为“创造并批发”投资银行的本质就是不断创造可分割交易的证券,改变原来大笔贷款合同只能整笔转让的局面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发展带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型为投资而进行的融资日趋激进:• 对冲性融资:未来现金流能覆盖本息• 投机性融资:未来现金流只能覆盖利息,本金需要再融资来解决• 庞氏融资:未来现金流根本不能覆盖本息,需要靠出售资产或再融资来解决• 在宽松的信贷政策和资产价格上涨情况下,这种不断激进的融资模式根本不会觉得风险,一旦经济恶化,泡沫破灭,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直接金融业务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直接金融业务模式—银信合作银信合作信托作为受托人,在直接融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的投融资都离不开信托公司的受托制度和商业银行的托管制度现行商业银行法只赋予商业银行融资委托职能但没有投资职能还有产品存续期的资金监管银信合作需要管理好风险对投资人要承担信息披露职责对于融资类需要规模管理对于投资类需要风险充分揭示信托资本金管理需要跟上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 在国内信托体制下,银信合作占到一半以上,主要是以资金信托业务为基础;即银行以委托人身份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委托人意愿,以自己的名义,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按照信托资产投放的性质,分为贷款信托、股权投资信托融资租赁信托等• 一般采取优先/次级的法律结构,优先级一般由社会投资者承担,次级由融资方、信托方、投资顾问方承担,作为这个信托的安全垫交易结构包括:债权、夹层、股权、资产收购、财务顾问等方式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 近年来做得比较多的是房地产信托,2009年,就共发行房地产信托计划239个,融资金额420亿元,今年上半年,银信合作级信托融资超过2万亿,因此管理层不得不紧急叫停银信合作。
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第四部分: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发展过程中的银信合作及其创新• 近年来做得比较多的还有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句统计,2009年,全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达到668亿元业务模式就是:银行作为发起人,将资产打包设立资产池,出售给信托公司设立的特殊信托,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银行间市场或银行柜面市场或OTC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募集资金,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目前这样的池子以发展成为开放式的混合型的资产池银监会也开始叫停,要求两年内吧资产收回表内,提取150%的准备金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 2008年末到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以美国直接金融模式发展的质疑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银信合作为基础的直接融资体系被认为与美国直接金融体系相似• 直接融资带来效率传统信贷融资的边际效率极度递减;条件门槛太高;庞大的监管体系;很难符合经济转型的需要传统信贷融资更符合大企业的需要;经济的转型需要高科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是不二选择金融创新不能倒退直接融资带来效率传统信贷融资的边际效率极度递减;条件门槛太高;庞大的监管体系;很难符合经济转型的需要。
传统信贷融资更符合大企业的需要;经济的转型需要高科技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是不二选择金融创新不能倒退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 投行金融的本质就是通过创设证券在市场上分割交易,而不是大宗的合同交易传统贷款大多只有持有到期,带来巨大的风险管理成本资产的分割交易带来流动性• 直接金融创新带来风险管理和监管新课题,但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资产证券化是方向但资产再证券化需要关注基础资产的风险直接金融创新带来风险管理和监管新课题,但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资产证券化是方向但资产再证券化需要关注基础资产的风险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我国以银信合作为基础的直接金融体系不会引发金融危机我国以银信合作为基础的直接金融体系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主要是我国的金融监管、经营理念、运作方式及风险管理、客户甄别等方面与美国的混也金融体制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金融监管方面,美国的体系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而我国面前的银信合作是处在全方位、立体化的金融监管之下的• 在经营理念方面,美国的体系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逐利资本及其激励机制促使投行家们追求过高的融资杠杆率,不断扩大资产规模,,追求短dai而我国面前的银信合作,始终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强调现金流覆盖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 在业务模式上,美国的体系往往是高杠杆举债,大量的期限错配而我国的银信合作体系下,信托公司2004年经过清理,已经不允许负债,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项目的风险也只以信托财产为限信托公司往往是以专业的主动管理来获得信托服务报酬,而不是以高杠杆的融资来获得利差• 在证券化业务方面,与美国的体系不同,我们的银信合作中,非常重视真实出售和贷后管理(包括资金监管)以确保持续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风险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第五部分:金融危机与直接金融创新没有本质联系• 银行方还对以权益类金融产品融资的客户资格进行甄别,是2A还是2B?贷前审查:风控审核、投决会;贷后管理:风险经理;规范交易:法律合同签署了,抵质押办妥了,再进行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资产(权益)同时,银监会还要求对于一些权益类的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对合格投资者有一个资质要求,要求具有较高的风险承担能力结论• 因为监管体系、制度环境、专业专注、内部治理等方面的严格监管,因此,我国的直接金融体系是完全能够控制风险的。
•建行上海分行投资银行部•王一鸣 201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