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竹市中小学生三种呼吸道传染病抗体水平调查.doc
7页绵竹市中小学生三种呼吸道传染病抗体水平调查2008年“5.12”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绵竹市群众 生活环境受到重创,一方面,大批群众居住于临时板房区, 学生在临时板房教室上课,卫生状况堪忧;另一方面,震后 绵竹市公共卫生体系受到一定的影响,卫生保障功能有所削 弱根据既往救灾防病的经验,灾害后1年内的冬春季节呼 吸道传染病是防病工作重点,稍有不慎则易发生疾病的爆发 和流行为了更好地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为绵 竹市传染病控制工作积累基础资料,同时为下一步的防病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江苏省对口支援绵竹医疗卫生总队疾控大 队联合绵竹市疾控中心,于2008年12月一2009年1月,在 绵竹市范围内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了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常 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抗体水平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幼儿组(1岁〜)、小学生组(7岁〜)、 中学生组(12岁〜)3个年龄组人群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各乡镇随机抽取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各学校随机抽 取3 4个班级开展调查采样,调查单位的确定采用等距抽样 方法1.2质量控制调查前按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 方法、调查问卷及采样标准。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 疫苗免疫史等在现场调查的同时,无菌采集4mL血液,分 离血清冻存1. 3实验方法和判定标准血清标本送江苏省疾控中心,统一检测麻疹、风疹、腮 腺炎抗体水平所有检测方法和操作试剂均按检测试剂盒说 明书进行麻疹IgG抗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1:200 为阳性;风疹HI抗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Nl:8为阳 性;腮腺炎HI抗体,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Nl:5为阳性1. 4统计方法所有资料录入Excel后,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处 理和分析分类资料(率的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为双侧a =0. 05o2结果2. 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标本1 086份,有效检测血清标本 1 086份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9.54%,抗体几何平 均浓度(GMC)为2. 40IU/mL;风疹抗体阳性率为48. 34%, GMC 为55. 54IU/mL;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2.93 %, GMC为 0.45IU/mLo2.2麻疹抗体水平2. 2. 1年龄分布3个年龄组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 为 99. 54 % (430/432)、99.65 % (287/288)和 99.45 % (364/366) ,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140, P> 0. 05) o2.2.2免疫史 本次调查的1 086人中979人有明确 的麻疹疫苗接种史,麻疹疫苗平均接种率为90.15%。
有麻 疹疫苗接种史的979人中有974人检出麻疹抗体阳性,麻疹 抗体阳性率为99.49%;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者 共107人,麻疹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抗体阳性率为100. 00%; 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学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 05) o2. 3风疹抗体水平2. 3. 1年龄分布3个年龄组的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 为 35.65 % (154/432) 、 53.82 % (155/288)和 59.02 % (216/366) o 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 034, P< 0. 05);幼儿组的风疹抗体阳性率低于小学生组和中学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 291, P<0. 05);小学生组和中学 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120, P>0. 05) o2.3.2免疫史 本次调查的1 086人中688人有明确 的风疹疫苗接种史,风疹疫苗平均接种率为63.35%有风 疹疫苗接种史、无风疹疫苗接种史、接种史不详的3组人群 风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 74% (356/688)、37. 55% (86/229) 和49. 11 % (83/169) , 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3.900, PV0.05);有明确风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风疹 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风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两者之间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 855, P<0. 05) o2.4腮腺炎抗体水平2. 4. 1年龄分布3个年龄组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 别为 62. 04 % (268/472)、79. 51 % (229/288)和 80.60 % (295/366) , 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687, P< 0. 05);幼儿组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低于小学生组和中学生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 596, P<0. 05);小学生组和 中学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120, P>0. 05) o2.4.2免疫史 本次调查的1086人中353人有明确的 腮腺炎疫苗接种史,腮腺炎疫苗平均接种率为32.50%。
有 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接种史不详的3 组人群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 49 % (270/353)、 71. 25% (409/574)和 71. 07% (113/159), 3 者之间无统计学 差异(X2=3. 358, P>0. 05) o3讨论麻疹、风疹、腮腺炎是好发于儿童的呼吸道传染病,起 病急,传染性强,严重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这3种疾病都 为疫苗可控制疾病国家免疫规划以及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 使儿童中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持逐年下降趋 势,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 疫苗接种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疫苗的广泛应用,其流行病 学特点有所改变,尤其是年龄分布较未使用疫苗前变化较 大,这与人群抗体水平变化有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绵竹市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麻疹抗 体水平比较高,可以预测,绵竹市近年不会出现大面积麻疹 流行,但在有易感人群存在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侵入, 麻疹散发或局部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对其防治工 作仍不可掉以轻心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及托幼儿 童,不能代表绵竹市全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建议关注重点应 放在散居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的麻疹接种,必要时在成 人中开展查漏补种。
如此可将未种、漏种或免疫无效的个体 减少至最低,尽量减少易感人群,以维持人群有较高的抗体 水平风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极其普遍,在我国不少地区时 有发生和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曾对20个省的风疹 免疫状况进行调查,抗体阳性率为86%,本次调查表明,绵 竹市风疹抗体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幼儿组7岁以下儿童风 疹抗体阳性率只有35.65%幼儿园住宿拥挤,小儿自我卫 生习惯未形成,易出现爆发因此,建议应加大对预防风疹 病毒感染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对风疹病毒感染的认识程度 和主动预防的参与意识,风疹疫苗免疫重点应放在7岁以下 儿童,有条件的地区应作为常规免疫对其他人群接种疫苗 可逐步推广,以降低风疹的发病,同时也可降低先天性风疹 综合征(CRS)的发生苏万年等报道,母体腮腺炎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 儿,故婴儿发生腮腺炎极少,但随着年龄增长自然感染腮腺 炎逐渐增多,幼托机构、学龄儿童感染腮腺炎的危险性较大 本次调查腮腺炎抗体水平为72.93%,与九江市健康人群腮 腺炎抗体阳性率(71.46%)结果相近幼儿组(W7岁)抗体阳 性率最低,为62. 04%,亦高于国内近期有关报道(41.8%), 但尚有约40%仍属易感儿童。
提示有必要对其进行疫苗接 种,以得到有效保护,提高腮腺炎的抗体水平对有条件的 地区,也可逐步扩大年龄进行接种,这是当前腮腺炎疫苗的 免疫重点,也是保护青少年免患该病的主要措施和策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中除有风疹疫苗接种史儿 童的风疹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疫苗接种史的儿童外,有麻 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接种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均与无免疫史 儿童水平相近,与国内外大部分调查结果不相符,其主要原 因初步分析为:①由于儿童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推移,接 种对象免疫水平出现下降趋势,并有可能引起原发性免疫失 败的情况,提示免疫程序应作修改,隔一定时间应加强接种 ②本次调查中,部分免疫史来源来自于调查对象回忆,可能 存在回忆偏倚,以后调查应更注意研究设计规范性③据了 解,绵竹市近年来所用疫苗多为腮腺炎单价疫苗,可能与所 用疫苗血清学效果不理想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