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纺织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pdf
4页纺织教育2008.1高职纺织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侯翠芳,姜 生,金永安(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染技术系江苏南通226007)摘 要: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纺织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围绕突出和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这一核心,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一套较完善的内容、管理、保障、考核实践教学体系关键词:高职院校;纺织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长期以来,我院秉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学问兼履历乃成”、“将欲行之,必先习之;有课本之学习,必应有实地之经验”的职教思想,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围绕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开展教学,逐步形成了纺织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我院纺染技术系由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两个专业大类构成,分设不同的专业方向近10个,以培养面向纺织染整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纺纱、织布、印染产品设计、生产运行中的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我院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构建了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三方面:¨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群确定实践课程和课时实践课程内容又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予以确定内容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校内外实训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形成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拟到真实的实践教学过程内容体系还包括贯穿在三年学习中的暑期社会实践、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实践教学占教学总课时的45%左右1.实验实验分为单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单一性实验一般穿插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以“边讲边练”的“教学做合一”方式进行《纺织纤维与产品》课程不再分理论课和实验课,整个教学过程在实验室进行;纺织纤维实验在实验室现场讲解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织物组基金项目:汀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作者简介:侯翠芳(1959一 )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技术与纺织新产品开发E-mail:efhou@nttee.edu.cn织与结构》将理论讲解与各种组织的实物认识和分析实验结合在一起边讲边练。
《现代棉纺技术》、《现代织造技术》、《现代纺织机电技术》等课程,通过在学院内实训中心现场教学区结合多媒体、实际生产设备进行示范讲解并结合实际操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在车间或实训基地讲课综合性实验是将工艺设计实验和产品质量检测实验结合起来进行的实验,如做漂白工艺实验时,同时配套检测漂后织物的向度、强力;做染色实验时,同时配套检测染品的色牢度和色差等这样的配套综合实验使学生既可以熟悉相关实验的方法、步骤,达到熟练、规范操作的目的,又可以对自己设计的工艺加以评价和调整综合性实验由于所需时间较长,故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因此,实验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是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前提2.实训实训分为课程核心技能实训和专项设计实训两类课程核心技能实训有染色打样、纺织品检验工考工、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机织设备维护考工等专项设计实训主要有纺织工艺设计、印染产品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专项设计能力一般要求学生集中1~2周的时间在实训室进行由于实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到实训前有周密的计划、实训中有悉心的指导、实训后有严格的考核3.实习实习分为认识运转实习和生产岗位实习。
认识运转实习与专业课学习同步进行,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达到预定的实习效果,必须要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我系目前建立了17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纺纱认识实习、染整认识实习安排在企业轮岗值车操作,使学生既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又了解并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而纺织设备维护实习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只能全部安排在校内进行岗位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在企业进行的定岗实习,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提高,是保证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的最有效的途径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闼进行的最后一次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毕业设计在设计内容上尽可能综合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选题尽可能来自生产、科研实践,以使学生初步具备完成设计课题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项以产品为主的设计,学生需要把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使自己的设计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将工厂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带到学校进行实验研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工厂的生产实际问题,为企业服务这种真刀真枪式的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更贴近,有利于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缩短学生工作后的适应期都有积极作用。
毕业设计实行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双导师制度,要加强过程指导和检查,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邀请校外专家全过程参加毕业答辩近几届毕业班学生都能从企业生产实际中寻找课题,他们的毕业设计基本上做到“产品化”设计,有的设计已被企业采纳此外,我院经常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定期开办纺织工艺、染色打样培训班,举办纺织面料设计大赛、织机保全操作比武竞赛和其他科技活动等订单培养”的联发班学生在放假期间带薪实习,进行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锻炼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服从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师资保障、实验实训设施保障、教材保障、制度保障等诸多方面1.组织保障学院教务处设立分管实践教学副处长,系部纺织教育2008.1一级设立分管实践教学副主任,并根据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分别设立纺织实训中心主任、纺材实训室主任、染化实验实训室主任各1名2.师资保障纺织染整专业拥有一支较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目前有校内专任专业教师4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54%专业教师中具有丁程系列、技师系列职称的教师有29人:“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目前全系安排专职实践指导教师lO人专业教师还需不定期地下厂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系内有计划地安排新教师轮流下厂实践,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家纺实训中心建设的论证以及有关实训设备选型、论证工作,参与有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从而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我系还有注册纺织染整等专业兼职教师39人,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3.实验实训设施保障目前我院纺织染整专业有4个专业教研室、4个校内实训场所、17个校外实训基地教研室有纺纱教研室、机织教研室、染整教研室、化学化工教研室,承担“现代纺织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国际贸易实务”、“染整技术”、“染整技术/国际贸易实务”、“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的公共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4个校内实训场所是纺材实训室、纺织技术实训室、纺织实训中心、染化实验实训室近几年学院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建成较具规模的纺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场所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仪器总数近600台套,价值1000多万元17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纺织专业7个、染整专业10个4.教材保障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近几年来,我系教师主编|}l{版了一批高质链的商职高专教材,如《纺织成川化学》、《纺织纤维与产品》、《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染整技术》等共十几本,其中一些教材已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十一五”部委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且编写了一批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校内自编教材,如《织物性能与检测》、《毛织物设计》、《纺织纤维与纱线》、《棉纺产品设计与质茸控制》等;还计划编写一批实验、实训性较强的教材,如《机织工艺实Oil)、《测配色技术》、《印染产品设计》、《织物组织分析与应用》等。
教材编写既及时增加新技术、新丁艺和新方法,又加大实践应用的比重另外我系还开发了一系列多媒体课件类的电子教材,对实践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系使用的教材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达60%以上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1.管理制度学院和系部先后制定了实践教学基本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实验室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考核与奖励、教学经费使用与管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科竞赛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障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学院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我系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各实验实训室均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守则等我系对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做到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着力抓好准备工作、初期安排落实、中期开展检查和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等四个环节旧J2.质量监控从抓教学管理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人手.建立网络式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实行院、系两级管理由各专业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别组成学院、系部两级教学质域督导组,通过随机听课、教学检查、定期交流等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督促。
在岗位实践与毕业设计环节,从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学生一I一一一 的毕业设计具体落实到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由教师随时指导学生;岗位实践中期,系部统一组织教师分批、分期、分地区巡回指导各专业聘请校外的知名专家主持毕业答辩 3.考核评价根据学院关于学生成绩考核、考试改革的意见,实践教学的考核正向多元化延伸,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形式,如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提问与课外作业相结合、书面汇报与专题答辩相结合、现场操作与集体竞赛相结合、单项考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结合、校内考试与社会化考试相结合等,并尽可能与社会化技能考核接轨,强调参加社会化考试或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以此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即实行“双证书”制目前我系各专业学生都必须通过江苏省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染整专业学生还须参加劳动部门的化学检验工和染色打样工中级技能考核;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工艺方向的学生还须参加劳动部门的“纺织设备检修工”中级工技能考核;纺织品检测与经贸方向的学生还须参加纺织品检验工中级技能考核;纺织品设计方向的学生还须参加学院的“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技能考核(此工种尚未列入劳动部门的职业目录);双专科学生选择性地参加经贸类社会化考试。
以社会化技能考试为基础,努力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和社会需要接轨,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满足纺织染整产业发展的需求参考文献:[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4-98.[2]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7):33—35.(上接第38页)厂设计过去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是模拟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果的可操作性缺少足够的重视现在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我们与本地纺织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成立了校企合作的黑龙江省亚麻工程中心以来,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企业为学校无偿提供研制新产品所需的纱线和其他条件,学校负责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毕业设计命题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要有完整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如果是织物设计,则要织出l米产品小样,如果是色织物,则要有多种计算机模拟图案;学生的设计在提供给企业之前,要能通过技术交底(结合毕业答辩进行),成果要有企业验收结论因此学生们在设计实践过程中非常认真,在毕业设计结束后,都觉得有较大的收获但是要在毕业设计的12周时间里完成这么多工作,不仅时间不足,且学校的小样织机台数也不能满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