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docx
5页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要点【摘要】整合素(integrin)是一类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 细胞外间质之间的黏附及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凋亡 等功能,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外表高表达基于精氨 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结构的多肽能够与整合素aV阳等亚型特异 结合,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无创、在 体显示肿瘤的浸润转移特性以及评估血管新生情况等,具有较大的临床应 用价值基于国际、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最新进展,本专家共识旨在建立整 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的指导原那么整合素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精准诊疗靶点,获得广泛 关注已有30余年近10年来,整合素受体显像,特别是基于精氨酸甘氨 酸-天冬氨酸(RGD)多肽的分子影像开展迅速迄今,利用20余种RGD多 肽显像剂开展的百余项临床研究已被报道无论是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 断层成像(SPECT),还是正电子发射 断层显像(PET),整合素RGD受体显 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均日益清晰而目前,国际、国内均未检索到针对整合 素RGD受体显像的临床指南或共识。
1共识制订方法2整合素及其受体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作为一类跨膜糖蛋白,由18种a 亚单位和8种0亚单位组合,形成24种非共价结合的异二聚体,介导细胞 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黏附及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 增殖和凋亡等功能2.1 整合素受体亚族按与细胞外间质蛋白结合的特异性,整合素分为4个亚族(图1): (1) RGD 受体亚族,含8种亚型;(2)胶原蛋白受体亚族,含4种亚型;(3)层粘连蛋 白受体亚族,含4种亚型;(4)白细胞特异性受体亚族,含8种亚型2.2 整合素RGD受体亚族整合素RGD受体亚族8种亚型分别为aV03、&/06、aV05、aVp8x aVp 1、0501、«8P1和ab阳,每个亚型各有不同的功能特点3整合素RGD受体显像剂3.1已进入临床研究的显像剂基于RGD序列的多肽,或者类似结构的分子,对不同整合素亚型具有不 同的亲合力显像剂一般只针对某一特定的受体亚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例如SPECT显像齐I」99mTc-3PRGD2 ,主要针对整合素如阳但有的显 像剂也可与多个亚型结合,例如PET显像剂18F-fluciclatide ,对aV05 和aV03亚型均有较高的亲合力。
为了更适合临床应用,显像剂的标记方 法不断简化,标记时间不断缩短,放射化学产率和比活性不断提高4整合素RGD受体临床显像方法SPECT 显像4.1 PET显像5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整合素RGD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日益清晰5.1 选择SPECT显像还是PET显像?推荐意见1:核医学SPECT和PET技术各具特色,建议结合实际情况选 择使用,发挥各自优势,防止缺乏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SPECT显像的优势与缺乏5.1.1 PET显像的优势与缺乏选择哪种类型的显像剂?推荐意见2建议结合临床诊疗需求及每种显像剂的特点和价值,选用最 合适的显像剂类型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整合素RGD受体显像在肿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5.1.2 整合素&/阳显像内分布1.1.1.1 对肿瘤原发灶的诊断推荐意见3可选择靶向整合素川阳的受体显像,采用SPECT或PET技 术,对肺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食管癌、恶性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 进行诊断、鉴别和评估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1.1.1.2 分期推荐意见4建议选用靶向整合素aVB3的受体显像,采用SPECT或PET 技术,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可单独使用或弥补18F-FDG PET/CT的缺乏。
证据等级:1类;推荐强度:A)推荐意见5可选择靶向整合素aV03的受体显像,采用SPECT或PET技 术,对肺癌骨转移进行评估,可弥补99mTc-MDP特异性差以及对溶骨性 病变检出能力缺乏的缺点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1.1.1.3 疗效评估和预后推荐意见6可选择靶向整合素可阳的受体显像,采用SPECT或PET 技术,评估放化疗疗效、抗新生血管治疗疗及预后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其他类型的整合素RGD受体显像推荐意见7可选择靶向整合素aV06的受体显像,诊断和评估头颈部肿 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该受体阳性的肿瘤证据等级:2 类;推荐强度:B)推荐意见8:可选择互补的多靶点受体显像,提高肿瘤诊断和评估效能 (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5.4整合素RGD受体显像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意见9:可选择靶向整合素aV03的受体显像,采用SPECT或PET 技术,评估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烟雾病、动静脉畸形等新生血管状态 (证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5.4.1 以血管新生为主的疾病推荐意见10:可选择靶向整合素aV03的受体显像评估类风湿关节炎证 据等级:2类;推荐强度:B)5.4.2 以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推荐意见11:可选择靶向整合素&/能的受体显像评估肺纤维化。
证据 等级:2类;推荐强度:B)6小结国际上,针对整合素的精准诊疗研究日新月异,整合素RGD受体显像的 临床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在我国,自主研发的类新药99mTc-3PRGD2也 已完成期临床试验,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但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整合素受 体显像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整合素RGD受体显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2版)》旨在建立基于RGD多肽的整合素受体显像临床应用的指导原 那么,由于目前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不多,证据级别普遍偏 低,本共识专家推荐意见较少未来,随着靶向整合素受体的精准诊疗技 术不断开展,以及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产生,本专家共识将进 一步更新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