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简介(节选).doc
29页恩格斯流亡者文献(节选)(1874—1875)五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恩格斯简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1820年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现为乌培塔尔市)恩格斯本打算中学毕业后升入大学,但父亲一心想使长子继承父业,1837年,离中学毕业还有一年,他就到父亲的营业所学习经商一年后去不来梅一家商行当办事员在这里有机会接触各种进步思想,他开始拿起笔作武器,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蒙昧主义开战1841年9月,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他利用空闲时间去柏林大学听课,认真地研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它对恩格斯的思想起了解放作用,帮助他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842年秋,恩格斯去英国曼彻斯特,到他父亲入股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办事处工作他经常深入工厂和工人住宅作调查研究,同宪章运动领袖来往,参加工人集会和斗争1844年3月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两篇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在前一篇中,他从社会主义观点出发,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解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矛盾,揭露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祸害的根源,并提出消灭私有制在后一篇中,批判了英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卡莱尔鼓吹“英雄崇拜”、“天才崇拜”的唯心史观这些著作表明,他已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英国期间,恩格斯结识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士,她后来成了恩格斯的夫人 同马克思的合作是恩格斯革命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1844年8月,他从英国回国途中拜访了当时侨居巴黎的马克思在这次会见中,他们倾心交谈各自的政治理论观点,从此开始了伟大的合作,成了终身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他们立即着手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合著《神圣家族》书中着重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也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些重要原理这部著作“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1845—1846年间,他们又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明确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探讨历史上各种所有制形式;阐明阶级社会中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导致阶级对抗;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次系统阐述1845年,恩格斯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是他根据在英国调查研究的材料写成的它是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恩格斯同马克思不仅致力于创立革命理论,而且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他们确信,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有一个以革命理论为指导的革命政党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同盟的改组工作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下,正义者同盟改名共产主义者闩盟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会后又在这个草案基础上拟定另一个更加完善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理》《原理》用问答的形式通俗地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指出共产主义者的主要要求就是消灭私有制,描述了未来社会的一些主要特征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在《原理》的基础上,又以问答的形式拟定一个新的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书,是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制定了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的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们于4月初回国,直接参加德国革命恩格斯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通过报纸指导人民群众斗争还亲自参加保卫革命成果的几次大的战斗,在战斗中是个无畏的战士 革命失败后,他立即着手总结革命经验,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与马克思合写<<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在这些著作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精辟分析各阶级的状况和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述工农联盟的必要性;阐明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特别是武装起义原则;提出了不断革命思想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重新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活动,长达20年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一家度过艰难生活,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伟大创作马克思对恩格斯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深为感动,恩格斯还在科学研究上帮助马克思,就各种理论问题同马克思交换看法,向他提供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活动的资料,协助他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完成《资本论》的理论体系恩格斯独自进行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使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更牢固地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他研究各门自然科学。
他下大力研究各种军事问题,写了大量军事论文,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基础他密切注意重大政治事件,写了大量政论文章 恩格斯十分关心各国工人运动,了解各国工人运动的状况,给予指导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恩格斯因在曼彻斯特,无法直接参与国际的领导,但通过同马克思的通信参加国际内部重大问题的讨论他尤其关心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在《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国和英帝国对中国的侵略扩张,赞扬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预言从中国人民的斗争中将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870年9月,他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l0月,他被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开始直接参加国际的领导在总委员会会议上和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积极支持、热情赞扬巴黎工人的首创精神和英雄气概,总结和宣传巴黎公社的经验他在国际内部坚定地参加反对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和拉萨尔派的斗争,并写了一些重要著作,如《论住宅问题》、《论权威》、《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流亡者文献》等, 恩格斯在70年代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是他在1877--1878年写成《反杜林论》这部光辉著作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阐述,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了。
他详尽地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阐明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和主要规律他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对象和方法作了精辟论述,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作了系统阐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国有化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刻剖析他划清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论证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科学地预言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后来他将该书中的三章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1873年起,他开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写作,前后持续10年,写了许多札记和片断,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规律,为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方法沦其中《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问题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编成《自然辩证法》一书出版 1883年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立即停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把主要精力用于整理《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完成战友的未竞之业1885年出版第2卷,1894年出版第3卷这两卷《资本沦》的完成,为自己的战友树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也为各国无产阶级作出宝贵贡献1884年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重要著作,用唯物史观阐述人类早期发展的历史,分析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过程,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途径和形式,阐明了国家的实质和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这部著作对研究古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886年他还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名著,系统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唯心史观,第一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经典概括,提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标准晚年他又在一些重要书信中进一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强调指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指出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批判了把唯物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倾向他在逝世前一年还写了一篇重要著作:《法德农民问题》文中深刻地论述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 恩格斯晚年在完成繁重理论工作的同时,还挑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1889年,在他直接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成立第二国际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病逝写作背景《流亡者文献》一组五篇文章,恩格斯是在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深入研究波兰、法国和俄国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介绍了这些国家的流亡者对他们本国发生的革命事变所持的观点,以使德国工人阶级自觉地联合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该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35—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本书所节选的是《流亡者文献》第五篇“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是恩格斯在对1861年以来俄国农村社会发展新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从探讨彼·尼·特卡乔夫的观点人手,表明了自己对俄国1861年改革以来社会发展及革命前景的态度马克思把这篇文章看作是恩格斯70年代为《人民国家报》撰写的论文中最重要的一篇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俄国农村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出发,说明实现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现实生产力水平这对于克服当时欧洲各国无产者队伍中“把自己的急躁当作理论上的数据”的左倾幼稚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在俄国流亡者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列宁说这是一篇“价值极大的论述俄国经济发展的文章”(《列宁选集》第1卷,第94页)文本内容解读恩格斯对马克思的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思想中,俄国问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恩格斯1875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是首次研究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问题笔者则认为,在关于俄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探索应以马克思为先导,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不同侧面探索了这一问题,之后,恩格斯又根据历史时代条件的改变而对这一思想做出了新的发展早在1872年,随着《资本论》俄文版在俄的出版发行,马克思就开始通过与丹尼尔逊书信来往获得俄国的各种材料,在继续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特别注重研究俄国的土地关系和俄国问题。
1875年马克思阅读特卡乔夫给恩格斯的公开信后,将自己的意见寄给恩格斯,并建议给予以回击恩格斯的“流亡者文献”中的第五篇就构成了《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一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马克思批评了民粹主义的错误理解和自由派的资本主义宿命论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表示实质性的看法,而仅仅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马克思指出不能将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并认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这表明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宿命论,强调了各民族要视不同的历史环境而选择适合自己民族的发展道路的思想在俄国公社的命运问题上,他指出“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只要具备了正常发展的条件,是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灾难性波折而成为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
他指出,俄国公社具有很多独特的历史条件,比如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