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docx
7页福建武夷山武夷宫导游词 [导游内容]宋街——>武夷山历史文物陈列馆——>三清殿——>刘公神道碑——>徐霞客塑像——>大王峰——>幔亭峰——>换骨岩——>三姑石——>武夷宫(朱熹纪念馆) 各位好友,现在我们已莅临宋街东面入口处这条百余米的仿宋古街,含有浓厚的宋代江南建筑风格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繁荣如梦,酒旗倌风,古韵犹存神经宋街有大小店铺几十家,关键销售饮誉内外的武夷岩茶、蛇制品、旅游工艺品另外,还有酒铺、茶观,客人随到随饮,十分方便古老的闽越文化宋街上展现着她那迷人的风采,使她成为向中外游客展示中国优异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长廊 各位好友,现在我们来到在宋街入口处的武夷山历史文物陈列馆这里陈列展出武夷山市博物馆部分收藏文物关键有武夷山历代名人塑像和形象地介绍武夷山先民怎样治理、开辟武夷胜境的实物、模型及图片等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实物就是1973年9月取自武夷山观音岩洞内的武夷山一号船棺这个模型就是古汉城遗址模型 经碳14测定,武夷山一号船棺距今已经有3800多年,相当于夏代的晚期武夷山架壑船棺的遗存,为研究福建省行秦历史和探讨古越族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城村古汉城遗址,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西南一公里处,国家关键文物保护单位。
城村古汉城遗座落在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6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崇阳溪围绕城的东、西、北三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城墙沿山势夯土建筑,残高48米,东西城垣共保留三处豁口通道,为当年的城门城外挖有护城壕经发掘,城内分布着殿宇、楼阙、营房住宅、治铁、制陶和墓葬等遗址多处建筑坐北朝南、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和当初平原地域的城市布局截然不一样,是江南独树一帜的"干栏式建筑"古城排水系统,利用自然山坡和沟谷建成,实施雨水、污水分流,计划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称奇城村汉城,到底是闽越王余善的行宫,还是汉武帝平定闽越后设置的一个军事城堡,它是怎样兴起衰落,还有待考证 步出文物陈列馆,沿宋街前行,前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三清殿三清殿是中国道教宫观的关键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隆庆元年(1567年)冬应召北上时,曾在殿中墙上题诗一首:"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她年觅取封候印,愿向君王换此山" 大家请看,三清殿前有一组石碑,其中最高的这块是刘公神道碑它连基座高3.7米,宽1.45米,原立于五夫镇刘子羽墓道上,1981年5月移至于三清殿中珍藏。
1985年10月被列为省级关键文物保护单位刘公神道碑详记宋代大儒刘子羽的家世及生平事迹刘子羽,崇安五夫人,官至右朝议大夫,在江苏镇江知府任上时,因触怒投降派秦桧,被罢职家居她是朱熹之父朱松的好友朱松死进,朱熹年仅14风,遵父遗嘱,奉母举家投奔刘子羽刘子羽侍为子侄,精心教育,最终使朱熹成为一代大儒为报答刘子羽抚育之恩,朱熹含泪撰文并书写了这篇情真意切,共有3725字的碑文碑额上的篆字:"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微猷阁待制赠少傅刘公神道碑",系南宋吏部尚书张式所书神道碑左边这块诗碑,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龚一清的140字《游武夷记》七言古诗右边的石碑是清朝正年间崇安县知县刘靖题写的"洞天仙府"和1962年当代文豪郭沫若视察武夷山时抒写的“九曲清流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的《游武夷泛舟九曲》诗碑1985年10月相关部门还在三清殿中心堂设置"中美武夷山兰亭学院"(后改为武夷山国际兰亭学院),招收了来自世界各地数百名学员她们中有大学教授、建筑学家、=电影导演、记者、心理学家等,在武夷山边观光游览边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受外籍学员的欢迎。
出三清殿,前行百余米,前面这座雪白如玉的徐霞客塑像,就是1996年武夷山市为纪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入闽考察武夷山380周年而建造的1616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徐霞客,头戴母亲亲手缝制的云游冠,从故乡江苏江阴县(现为江阴市)出发,穿浙江、过江西,首次踏上了入闽的艰辛道路,对武夷山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活动就中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她几乎踏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写下了不朽名篇《游武夷山日志》,准确地记载了武夷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排列和九曲溪的起源流向,记载了峰峦崖谷和洞穴溪潭的位置,出众地描绘了神厅秀丽的武夷山水 徐霞客塑像后面的这座山峰就是大王峰现在我们沿"徐霞客入山处"牌坊开始向上攀登大王峰,又名天柱峰、纱帽岩,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严而得名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大王峰海拔526.8米,四面陡峭,攀登较困难,是武夷山三大险径之一当年徐霞客登大王峰时,日已西薄,下山寻路不得,竞"以手悬棘,乱附而下",险些青山埋忠骨现在登峰的道路经过整修后,已是有惊无险 各位好友,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峰顶还有二分之一旅程,请大家继续努力前面这块巨石是"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
从这里再登一梯,过小石门,大家看到的这口宽七尺,深三尺的水池,名为"天池",池水极为清沏,虽旱不竭池上石泉为"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上一梯,大家能够看到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升真观遗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大家看到的这一块平地,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峰巅有一罅,宽约一米多,下窥黝黑,投以石,声殷殷如雷,片刻方息相传这就是宋代屡遣使者投送"金龙玉筒"的地方,故名"投龙洞"峰顶古树参天,积叶遍地,极为平旷从峰巅俯瞰群峰碧水,江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 请大家顺我手指的方向看,横欹在大王峰北侧,其麓相连,高不及大王峰的这座山峰就是幔亭峰登帽亭峰的道路有二条,一是由大王峰升真洞旁上去,一是由换骨岩右侧直上幔亭峰顶,地势平坦,有一片巨石,状如香鼎,叫做"宴仙坛"据宋祝穆《武夷山记》载: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和皇太姥、魏王子骞等古三仙人,在幔亭峰顶张幔为亭,结彩为屋数百间,大宴乡人,应召而来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桥鱼贯而上,到了峰顶,幔亭、彩屋铺着红云茵、紫霞褥,金宇氤氲;鼓乐齐鸣,歌声嘹亮,席间食品全非人世间全部歌师彭令昭高唱《人间可哀之曲》伴随歌声一停,空中隐约传来环佩车马声。
仙人消失了,乡人随之下山突然间暴风骤雨走红桥,峰顶马上空无一物,只剩丹崖翠壁依旧"幔亭"之名即由此而来镌刻在幔亭峰乐壁的"幔亭"二字,大四方丈,为明吴思学所书石刻下方有一块巨石,浑然方正,上大下小,约莫可坐数十人,俗称"棋盘石"相传当年汉武帝派遣使者来武夷山,就是在这里用乾鱼祀武夷君的,因此又称"汉祀坛" 幔亭峰北面这座山峰是换骨岩相传方外之士得道尸解,全部要在此"换骨",方能羽化登仙,岩之得名,由此而来换骨岩上有两个岩洞,一个叫灵云洞,一个叫云虚洞灵云洞分上、下两洞,上洞在南壁,下洞在东壁,上下盘旋,相互沟通,宛如高楼上的回栏曲槛上洞的石罅中,有泉七孔,四时不竭,名为七星泉传说喝口七星泉的水,就能消灾除病云虚洞在在岩的北壁洞内方广数丈,可纳百余人洞中有小楼两楹,不施片瓦,风雨不侵,俗称"仙女梳妆楼"相传这是武夷山孔、庄、叶三位仙女修真的地方 换骨岩北面有石三块立于岩巅,即大家所说的三姑石三姑是指"太素孔君、太微庄无君、太妙叶元君"相传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崇安大旱,田土龟裂,禾苗枯焦有一天,农人江小三的换骨岩下灌田,忽见三位道姑打扮的女子沿山径走来她们见江小三等农人灌田辛劳,便招江小三上前,授以小葫芦和秘诀后便飘然而去。
江小三如法施行,顷刻间,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救活了枯焦的禾苗为感谢这三位仙姑,清江小三来到了她们居住的"云虚洞"正端祥间,忽见洞门大开,一道童引出这三位仙姑江小三慌忙上前叩谢三位仙姑告诉她:"我们本是会稽上虞人,唐天宝年间,来武夷山学道,栖息于天柱峰下,一日遇见皇太姥,授以"丹诀",承她指点,在换骨岩云虚洞中修练,今修烘已毕,就要离开武夷山"说完,这三位仙姑倏地不见了后乡人为纪念这三位仙姑,便将换岩骨巅的这三块巨石取名为"三姑石" 各位好友,请大家随我下山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建筑物就是武夷宫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是万代帝王祭奠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据《武夷山志》记载: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殿,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武夷宫初建时,并不在今址上,而是筑屋于九曲溪一曲的洲渚上,称天宝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景为其弟李良佐"辞荣入道",才移建今址,名"会仙观"会仙观建成后,历代笃信仙家的封建统治者,全部不惜花费重金,数次修葺,扩建宫殿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修屋宇达三百多间,建筑面积达数百亩宋绍圣二年(1095年),宋哲宗降旨大建宫殿,更名"冲估观"。
南宋词人辛弃疾,诗人陆游,著名理学家朱熹、刘子 等全部曾任过冲佑观提举(相当于现在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主任一职)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观为宫,称"万年宫"明正统四年(1439年),观毁于兵 天顺、成化年间(14571487年),虽经官府数次拔款修葺,全部未能恢复旧观嘉靖四年(1525年),观又遭火焚,第二年修复到清末,又加倡修,即为武夷宫年代悠久的武夷宫,虽历代全部曾加以修葺,但经不住数次火焚和兵 ,后仅遗留下几间空房和断垣残壁80年代末,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武夷宫主殿已重新修复修复后的武夷宫,现已辟为朱熹纪念馆馆内关键展出朱熹及闽学著名人物蔡元定、游九言、刘仑、黄干、真德秀等生平事迹大门匾额上“朱熹纪念馆”这五个醒目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方毅同志视察武夷山进留下的墨宝庭院中的这两棵桂树,相传是朱熹亲手所植,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岁龄 各位好友,武夷宫景区的游览到此结束下一站天游峰景区 %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