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缴费负担与企业税收规避研究.docx
7页社保缴费负担与企业税收规避研究 摘要:近几年曝光的偷税、逃税事件也充分说明各国普遍存在的避税问题在我国也存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税收,尤其是企业缴纳的各类税收,健全的税收政策和征管体系有助于企业规范纳税但从现实来看,我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征管体系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企业这一纳税主体来说,占据税前利润25%的企业所得税会使企业流出大量资金为留存更多自有资金开展经营活动,企业管理层有动机开展避税活动,而税收征管体系的不完善之处也使得企业可以利用某些漏洞开展避税活动但该种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并不符合税法的要求,所以企业税收规避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和学者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关键词:社保缴费负担;税收规避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重要构成要素,社会保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五险”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从国家规定的缴费比率来看,我国企业社会保险支出大约会占到企业用工成本的40-50%,当前大多数研究也均发现我国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偏高,增加了企业劳动力成本、对企业资金有挤出效应。
而利润最大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过高的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控制成本,提升竞争力同时也具备强烈的动机节约现金流面对每月不得不支出的较高的社保费相比于其他节约资金的方式如降低销售费用、减少资本投资等,避税行为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直接影响较低,且根据避税的“现金流效应”假说,避税能够直接增加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同时避税也被认为是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一种方式,如因地方领导人变更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变高,对于现金的需求将增大,为应对风险企业会实施更多避税行为因此为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高额的社保费用,企业有动机开展避税活动2 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越重,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分析师作为企业外部人员,其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其研究报告也被认为是利益相关者从外部监督企业的有效方式之一分析师通过其专业判断持续对某一个企业进行关注,并发布其研究成果即研究报告,以此给投资者传递相关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分析师一方面发挥“信息渠道”的作用,降低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分析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更容易发现企业避税活动等盈余管理行为,企业税收规避活动被曝光的几率和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而一旦被曝光将对公司价值和声誉形象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
所以当企业有较多的分析师关注时,为了避免税收规避行为被分析师发现而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企业会主动减少避税行为3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3.1 税收规避本文采用会计—税收差异指标BTD度量企业避税程度BTD的值越大,代表企业可利用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避税的可能性越高因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目的与适用原则等方面存在不一致,导致企业的会计利润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会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项目,而具体到企业有多少纳税调整项目、对于纳税调整项目调整的幅度企业可根据相关适用政策的不同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所以企业也就存在利用这种差异性开展避税活动该指标具体计算方式为税前会计利润减去应纳税所得额后除以企业上一年度总资产3.2 模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如下模型:被解释变量TA代表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解释变量Insurance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社会保险费”本期增加额除以当期营业收入,由于公司规模、公司资产结构及公司收益等特征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进行税收规避的可能由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项目,所以BTD的数值会存在正负并存的情况BTD的均值和中位数均为负数,很大原因在于我国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导致大部分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稍高于企业会计利润。
Insurance 均值为 0.019,中位数为0.014,这一方面在于我国对社保缴费基数做出了上下限的规定,企业在缴费基数上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中企业也存在着少缴、漏缴社保费的行为3.3 分析师关注、社保缴费负担与企业税收规避以企业分析师跟踪人数加 1 后取自然对数衡量分析师关注这一变量然后以分析师关注样本中位数作为判断标准,高于样本中位数定义为分析师关注较高组,反之则为分析师关注较低组回归结果为表3的第(2)、(3)列,Insurance前的系数在分析师关注较低组中以1%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在分析师关注较高组中则不显著,说明分析师关注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抑制了企业税收规避行为表3 社保缴费负担与企业税收规避企业名义所得税税率与实际所得税税率之差RATE 来表示企业税收规避程度DDBTD 计算方式如以下两个模型所示其中TACC计算方式为应计利润除以企业上一年度总资产应计利润指虽不直接形成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但依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应计入企业当期损益的收入或费用,如折旧摊销费用、已确认收入但尚未收到资金的应收账款等,因此企业应计利润等于企业的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μi代表i公司在样本期内残差的均值,ξi,t表示t年度残差与公司平均残差μi的偏离程度,DDBTD即为会计-税收差异(BTD)中无法用企业应计利润解释的部分,该值越大,说明企业的避税可能性越高此外我国企业名义所得税税率会由于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大部分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但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征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对于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的衡量,因企业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原因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因此本文采用扣除递延所得税费用后的企业所得税费用除以其息税前利润来衡量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当企业适用的名义所得税税率与其实际所得税税率之差越大即RATE值越大,说明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4 结语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时可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目前社保缴费负担过高确实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但也应注意到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峻,如何在给企业减负的同时能保证社保基金的正常运转是一个重要问题二是资本市场有关部门应重视分析师作为外部第三方产生的影响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尚不成熟,分析师等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发挥部分监督效应,但目前此类外部治理机制还不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有必要加强重视,使其更好的发挥公司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1]任志江,苏瑞珍.增强医疗保障减贫效应的再分配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改善亲贫性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0(08).[2]阳义南,贾洪波,展凯,社会保险对劳动年龄人口“安全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0(02).[3]魏天保,马磊.社保缴费负担对我国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9(0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