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促生长添加剂[汇编].pdf
9页强力推荐: 一、产品名称:生长素+二氢吡啶+胍基乙酸三产品组合 二、不含药物、不含国家违禁产品 三、功效: 1、明显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大幅度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提高 812) ,提前出栏20 天左 右看出效果 2、耗竭生长抑制因子,促进乳腺发育,促进营养吸收和调配,增强乳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提高产奶量 815%,一星期看出效果 3、改善动物胴体品质,降低脂肪沉积,显著提高瘦肉率 4、改善猪只体型,使肌肉定向沉积于背部和臀部肌肉组织 5、改善肌间胶原蛋白品质,增加肌肉嫩度,提高屠宰率 四、添加量:分别加 200g 五、三个产品相关文献 半胱胺的促生长机理及其应用 生长激素(GH)在动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具有调节营养分配、促进蛋白合成、减少脂肪沉积、提高动 物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等功能但是,其合成和分泌必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F)(在禽类为 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生长抑素(Somatoslain,SS)的双重调控GRF 和 TSH 能促进 GH 的合成,而 SS 能抑制 GH 的分泌Spencer 在 1996 年报道,机体内的 SS 的浓度与生长速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此, 如何通过降低体内 SS 的水平来提高 GH 的浓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Szabo 等(1981)发现了半胱胺可以耗 竭体内的 SS 以来,大量研究证实了半胱胺是一种具有降低机体 SS 水平,促进机体消化代谢,促进动物 生长的较为理想的物质,可作为一种促生长剂应用于畜禽生产 1 半胱胺(CS)的促生长作用机理 1.1 半胱胺(CS)的理化性质 半胱胺(Cysteamine,CS)又称 巯基乙胺,相当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是辅酶 A 的组成部分,因 其含有活性的巯基和氨基而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是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Millad,1988)CS 的分子式 为 HSCH2CH2NH2,分子量为 77.15,为白色晶体,熔点是 70.270.7 1.2 半胱胺(CS)的促生长作用机理 CS 的促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耗竭动物体内的 SS 实现的SS 是由动物体内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 肽类激素,广泛分布于动物各组织内,其存在形式在下丘脑主要是 14 肽(SS14),在中枢及末梢神经、 心脏、甲状腺、消化道及胰腺中主要是 28 肽(SS28)及 13 肽(SS13)SS 在体内主要通过抑制作用控 制 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胃泌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及活性还可抑制多巴胺、羟化酶、 肾上腺皮质、11羟化酶、胃黏膜组织胺和组氨酸脱羧酶的活性。
通过血管活性肽(VIP)介导,使肠管环 行肌舒张,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SS 的这些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机体的代谢机能下降,对营养 物质及离子的吸收能力减弱,从而抑制动物生长大多数学者认为,CS 耗竭 SS 的机制是由于 CS 直接与 体内 SS 分子作用,当体内的 SS 耗竭时,SS 对多种参与机体合成代谢和消化功能相关激素的抑制作用及 SS 对肠管的舒张作用解除,使 GH、IGF、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激素以及胰酶、 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大量分泌,肠管运动加强,使机体的消化吸收和合成代谢增强,从而促进机体生长 CS 的促生长作用另一途径是通过抑制多巴胺 羟化酶的活性,多巴胺 羟化酶可催化多巴胺转化 为去甲肾上腺素,CS 对此酶活性的抑制必然导致多巴胺的蓄积,而多巴胺在下丘脑强烈的促进 GH 的合 成和分泌,因此,CS 也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影响动物的 GH 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畜禽生长 2 半胱胺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2.1 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王艳玲等(1997)在红布罗鸡日粮中依次按剂量 0(对照组)、100、150、200mg/kgBW,每周添加 1 次 CS,结果表明,以添加 100mg/kgBWCS 组的净增重最高,比对照组提高 6.2(P<0.05),而其他剂量的 日增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添加 100mg/kgBWCS 组的采食量无明显变化,但添加 150 和 200mg/kgBWCS 的采食量有下降趋势。
因此,饲料转化率添加 CS100、150 和 200mg/kgBW 组与对照组 相比分别提高 5.7、3.3、6.3 韩剑众等(2000)研究了 CS 对黄羽肉鸡增重及有关激素的影响,他们将 480 羽 28 日龄的黄羽肉鸡随 机分成两组,每组 4 个重复,每个重复 60 羽,试验组喂以 CS100mg/kgBW,每周 1 次,至 57 日龄结束, 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 14.7,血液 SS 下降 65.3,甲状腺素 T3,T4 则分别提高 12.5和 9.7,GH 提高 4.0(见表 1) 杨彩梅等(2000)研究了 CS 对 AA 肉用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出刚出壳的 AA 肉鸡 540 只,随机分为 5 组,每组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36 羽肉鸡,第 1 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 2、3、4、5 组分别在基 础日粮中添加 60、90、120、150mg/kgCS,试验结果表明,021 日龄时添加 90mg/kgCS 组的平均日 增重(ADG)比对照组提高 5.03(P<0.05),2242 日龄时添加 90mg/kgCS 组的 ADG 比对照组提高 7.82(P<0.05),全期添加 150mg/kgCS 组的 ADG 比对照组提高 5.93(P<0.05)。
添加 150mg/kgCS 组 的 ADG 明显低于其他组,添加 150mg/kgCS 组的料重比和成活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其他各组之间料 重比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 2.2 CS 在肉猪生产中的应用 丁宏标等(1994)以剂量为 70mg/kgBW 的 CS,对 45kg 左右的生长猪每天饲喂一次,试验期 30 天, 结果表明,试验期给喂 CS 者比对照组增重提高 12.7(P<0.05),料肉比降低 10.54同样给 2528kg 的生长猪日粮中添加 CS,日增重也提高 5.13(P<0.05),料肉比下降 6.67,这和韩剑众等(1998)用 CS80mg/kgBW 饲喂 28 日龄断奶乳猪至 45 日龄,每周饲喂一次,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 21.6的报 道一致 刘杰(1998)选用装有长久性隔离小胃和颈静脉导管的 5 头雄性香猪,研究 CS 对香猪胃液分泌、血液 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他们将 CS 由大胃导管灌注后,一周内小胃胃液分泌量比对照组大幅度增 加,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 441.2(P<0.01),血液生长抑素水平降低 68.54(P<0.01) 2.3 CS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范自营(2000)研究了 CS 对绵羊日增重和料重比 的影响,发现在 4 个添加剂量组中,以 100mg/kgBW 组的增重量最佳,CS 使绵羊在 30 天增重提高 25,精料增重下降 20.2。
王月影等(1999)发现,给空怀和妊娠山羊饲喂 CS 后,乳腺组织 DNA 含 量明显提高,RNA/DNA 值显著下降,组织学观察表明,CS 可明显促进奶山羊乳腺发育和导管生长,提示 CS 不仅能促进妊娠大鼠乳腺发育也能促进反刍动物乳腺发育,CS 对乳腺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乳腺细胞 的增殖,而 GH 水平升高可能是 CS 促进奶山羊乳腺发育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3 CS 促生长作用的优势 近年来人们曾利用激素免疫中和技术(包括 SS 基因工程疫苗)来降低体内 SS 水平,或外源性注射 GH、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来促进动物生长,虽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由于此类技术所需费用高, 试验步骤繁琐,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推广而 CS 是一种简单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也可由动物毛 发中提取,其化学合成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可由乙醇胺与溴化氢加成反应得 溴化乙胺,再与二硫化碳 环合水解而得另一种是可由环乙胺与硫化氢加成反应制得,这种化学合成途径所需费用较低,在实际生 产中可广泛的应用 由于组成 SS 的氨基酸序列无种属特异性,故 CS 的增加不存在种属特异性,可拌在饲料中添加,适 宜生产应用但如果通过注射 GH 来促进动物生长时,GH 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注射 GH 在程序上繁琐。
CS 可以拌在饲料中,投喂方便,而 GH 为蛋白类激素,GHRF 为肽类激素,在消化道内会被分解破坏, 达不到应用效果如以注射给药来促进生长,其操作麻烦,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4 CS 在使用中的问题 以上诸多研究表明,CS 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畜禽增重,降低了料重比, 提高了经济效益,但 CS 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4.1 CS 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和效应的关系问题 王艳玲等(1997)、范自营等(2000)研究都表明了 CS 对 SS 的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随着使用 时间的延长,其效应逐渐减弱一般使用 CS1 周后,机体 SS 水平恢复正常不同种类动物 CS 的使用剂 量和使用时间不同丁宏标等试验研究发现,7080mg/kgBW 是 CS 用做猪生长促进剂的有效剂量,肉 鸡等肉禽饲料中 CS 的添加剂量为 100mg/kgBW,反刍动物为 100mg/kgBW通常每 57 天使用 1 次, 连续在 23 周内使用效果明显因此,应认真研究 CS 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确定饲喂的最佳添加方 案 4.2 CS 使用剂量与毒副作用的问题 杨彩梅等(2002)研究发现,高剂量的 CS 对心脏和消化道黏膜有一定的损伤,而低剂量的 CS 对消化 道却有保护作用。
皮下注射 300mg/kgBWCS 可诱发大鼠十二指肠溃疡,皮下注射 90mg/kgBWCS 则不会 诱发溃疡皮下注射 150mg/kgBWCS 对消化道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但连续注射 4 天则加重溃疡美国 密西根大学研究表明,高浓度的 CS 能比正常情况下的 CS 增加患心脏病和内出血的几率还有研究表明, 给予 CS 后,随着体内 SS 免疫活性的下降,可出现体温下降,催乳素耗竭,多巴胺 羟化酶和肾上腺皮 质、11羟化酶被抑制,胃排空延缓,小肠过度运行、十二指肠酸度及胃蛋白酶水平升高、胃黏膜组织 胺和组胺酸脱羧酶活性抑制等现象因此,在使用 CS 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最大限度减少 CS 的 毒副作用 4.3 CS 使用的持续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CS 的促生长机理主要是特异性的与 SS 进行化学结合,但机体的内分泌系统相当复杂, 各个激素之间相互影响,特别是由于激素的负反馈机制的存在杨彩梅等(2002)研究表明,以饲料添加剂 形式在饲料中连续添加不同剂量的 CS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 AA 肉鸡有不同的促生长作用日粮中添加 60mg/kgBW 和 90mg/kgBWCS 可促进肉鸡的生长,但在饲料中持续添加的安全性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5 结语 CS 无种属特异性,适用范围广,可以拌在饲料中使用,适于生产应用,且应用方便,成本低廉作 为 SS 的抑制剂,可有效的降低 SS,是促进动物生长的一种较好的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动物生长的生 理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发现,CS 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CS 能否更为广泛的被生产实 践所应用,需要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对 CS 所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为 CS 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在畜 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前景 二氢吡啶研究与应用 二氢吡啶(diludine)的化学名称为 2,6-二甲基-3,5-二乙酯基-l,4-二氢吡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 的饲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医学上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保健药物,有治疗脂肪肝、中毒 性肝炎、抗衰老、防早熟等作用二氢吡啶最初由前苏联科学家合成并应用,因其具有天然抗氧化剂 VE 的某些作用,最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用作动植物油的抗氧化剂,70 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