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2605159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科:语文小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益阳市南县南洲三完小:陈珍摘要:我们都知道,情感在文艺创作中是极为活跃的因素,在我们学生的写作的时候,也是极为活跃的因素 古今中外许多文章大家的写作经验都告诉我们,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决定作者是否具有真情而不是写作技巧因此,本文就目前引起部分小学生在作文中情感缺失的原因作了一些思考,商榷几点对策,供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共勉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情感缺失 原因 对策一、小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著名作家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可是,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作文大多叙事还算具体,结构也还完整,语言上也挑不出毛病,但读起来平平淡淡,犹如白开水一般,实在没什么味道为什么我们的小学生生长在这和谐社会中,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却不能把他们的这种特质体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呢?下面试一一分析之 1、生活环境的优越,阻碍了小学生感受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通道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当老师上作文课,布置一个作文题目时,我们的学生在接到老师的题目后有两类比较普遍的现象,一类是眉头紧皱,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不知道写什么好。

      在他们的脑海中与文章相关的素材顿时都“断电”了一样,另一类是马上把书包中的作文精选集拿出来翻看目录,看有没有与此相对应的作文题目,如果有就马上翻开照抄真正能对作文题目思索生活中的素材,并能以真情实感投入写作的同学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现在的小学生在作文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也许他们从来就没有仔细去揣摩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迹笔者认为,主要是我们的祖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物质生活有了质的提升,大部分家庭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一小部分更是富足奢华再加上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护是理所当然的,为我创造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是父母该做的根本不去想想父母如何不容易,挣钱多么辛苦特别是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让他们变得冷漠和自私他们的生活中缺少感动,缺少真情,有的只是孤僻和自私另外,在这个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一切追求速度、经济很多家长根本不给孩子们去体验,感受生活的机会,就更谈不上去沉淀、积累,这样一来,哪会有真情的迸发加之,我们的学生生活局限于校园的小天地和家庭的鸽子笼,很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富。

      没有如火如荼般的写作热情,就不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没有想写、要写的强烈愿望,没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迫切要求和责任感所有的家长都想让孩子作文得高分,却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体验生活,甚至警告孩子与同学少来往,少做家务事,没有感悟生活的多姿多彩,缺少了酸甜苦辣,学生是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的2、阅读量小、少,导致文学修养低下当今小学生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考试,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每天上早晚自习、八节课,早已累得筋疲力尽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时间紧,活动范围小,社会接触面窄,社会实践活动少,生活阅历不丰富,也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枯竭的原因似乎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天真和天性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不考试的一律不学,自主时间也少的可怜家长也要求其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本学期笔者曾就所在班级学生课外名著的阅读做过一次调查,学习们的阅读的课外书籍无非就是如下几种:网络言情小说、《读者》、三大古典名著等,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几乎为零,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简直是一团漆黑即使在他们所阅读的几种书籍中,也只大略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以及最后的结局。

      很少去分析和体会文章或著作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作者的写作背景更不用说去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了3、教育理念仍就陈旧由于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一不合理的制约,社会上大部分人追求名校,名班,绝大部分中学以培养多少名牌大学生为重要指标,这样,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和全社会都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虽然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中考仍然是分数决定一切,无论上面怎么三令五申,教师从现实出发,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除此外,以下三点也是教育理念陈旧的具体体现:①、重课文,轻作文 由于长期受“中考”、“高考”的影响,在部分语文教师的思想中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势——重课文,轻作文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部分老师认为进行作文训练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作文教学是一个“无底洞”,无论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效果还是不佳,收效甚微自己的付出与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成正比,还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书本课文的教学上,让学生多掌握一点课文基础知识,在考试中尽量让学生把握住这些客观题,这样还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对于作文这个“主观题”就这样活生生的放弃了,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样做已经放弃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作文教学。

      此外还表现在教课文往往有计划性,教作文却无计划性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或各自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语文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初,都会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真地制订出一个都较合理的教学计划而且他们认真的执行这一教学计划,但遇上教作文时,却不按计划进行了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不好的占多数,老师对他们的培养,或许因为长时间的投入无明显提高,而无疾而终就这样让老师们有的甚至对作文教学根本没作预先的全盘考虑,随意性很大,无计划性可言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②、重方法,轻积累 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还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事无补的。

      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他还说:“ 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③、重教学,轻实践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依据书本给学生讲了许多,但从来没有带领学生进行过社会实践活动(当然,这其中不完全是教师个人的原因,其中有上级领导的原因,说穿了,就是因为安全问题,有时教师想带领学生出去实践实践,打了报表也是没法批准的,于是教师也只好作罢,还有就是教师认为,反正上面都不同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呢?)以致于学生成天就被关在学校里,教室中再加上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很少出去旅游,很少到过大地方、大城市,学校的图书资料也比较少,眼界十分狭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媒体,自身实践太少,体验太少,所以在写作时也是无话可说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培养作文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效果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对策。

      二、小学生作文情感缺失对策1、让学生做有情之人优越的成长环境,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激烈的竞争风气,造就了一些学生浮躁、浅显的生活态度真情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矿泉水,它静静地流淌着,却很少有人感受到它的清醇甜美苏辙认为,孟子其文疏荡,缘于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作文如做人,一篇文章的才情,源于一个人的胸襟、气质、素养由此看来,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也就不足为奇了教育主管部门提倡“五个学会”,实在是明智之举而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让学生成才,首先得让学生成人,成为一个知道感恩,有责任感的人我的做法是:①让小学生从生活中体验真情美作为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我在这方面鼓励学生多看cctv-7科技节目,cctv-2今日说法,cctv-9纪录频道等真实的节目,在周末让学生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来到自然、来到社区、深入集市、深入商场了解生活中的现象,为写作积累素材,常言说得好:“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平时不积累,到真正写作时说什么呢?另外,父母亲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就多鼓励家长们利用闲暇时间带领自己的孩子体验生活,引导孩子真心体验生活的真善美。

      比如说,有些家长在超市、在菜市场、在社区上班,就完全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自己一起“工作”, 一来可以让他们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二来可以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最真实的社会让他们体验之后,难道他们就没有任何心灵的触动吗?家庭生活并不缺少真情,缺少的是学生用心去体会当然,相对于学校和家庭生活而言,社会无疑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但是学生们,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最缺的就是这一块生活认知对于社会,孩子们是陌生的,畏惧的但同时又是新奇的,向往的走进社会,体验社会,无疑能使孩子们成长成熟笔者曾带孩子们去砖瓦厂,铁链厂体验生活烈日炎炎之下,工人们赤膊上阵,挑窑泥,出砖瓦,挥汗如雨工人们劳作时的艰辛和劳动后的充实、欢乐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笔者还曾带同学们去浏览自然风光,去感受家乡未来的美好,让孩子们萌发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②让小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体验真情美学生光积累生活是不够的,还得在阅读中去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名篇佳句,在阅读的同时培养语感,阅读文学作品,体验文学作品的真善美,就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胸襟而言,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就如生活中的李阳英语一样,要鼓励学生多读、快读,以致于达到脱口而出,解决怕、难情绪。

      教育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摘录的习惯,把自己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名言佳句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他摘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而且时常拿出来读读、看看这样也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2、让文章绽放情感之花有了生活,不等于有了文章;有了情感体验,并不等于就能让学生在作文中绽放美丽的情感之花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的文章绽放情感之花呢?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①、“下水”垂范,以情导情学生作文中情感的引发,还可以通过教师的下水文来引导教师写下水文不仅可以重温协作的甘苦,体察学生的困惑,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启示性,从而提高实效,更重要的是教师让自己置身于同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向学生倾吐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爱乐,酸甜苦辣,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一种希望能模仿的动力这样以情导情,学生作文的情感能不引发出来吗?如同你想要学生们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大大方方、认认真真、堂堂正正地“一吃”,而且现露出一脸的“香甜”,那,你的弟子们才会去吃,抢着吃,争先恐后地吃②、打破定势,引题激情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突破习惯性思维和束缚,在解决问题时产生富有创意的观点。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赫尔岑),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所谓放胆,就是打开思路,开动脑筋,放开手脚,无拘无束,插上想象的翅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任其驰骋,随意翱翔所谓“自由文”,就是结合各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引发学生的激情,唤起写作的动机,使之如骨鲠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