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课件.ppt
43页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欢迎各位指导!,,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考纲解析,本考点分解后相关内容,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髓鞘,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结构,(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2)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1)定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3、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环境做出的规律性应答2)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先天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后天形成的,必须大脑皮层参与,考点,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 反射两类反射的比较见下表2.反射弧,(1)组成及功能,4、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一定的刺激,相应的活动: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反射的进行:,,反射弧,【典例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 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 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效应器,[解题思路]第一步:提取隐含信息,①由“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可知破坏的 只有四种可能: 左后肢的感受器、左后肢效应器、左后肢传入 神经、左后肢传出神经。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破坏前,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的反应 一样,说明具有这样的反射弧“左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 “左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 肢”、“右后肢→神经中枢→左后肢”第二步:分析选项,A、B 项,只破坏左后肢感受器,或破坏左后肢感受器和传 入神经,刺激右后肢时,两后肢都将收缩,与题目不符;C 项, 破坏左后肢传入神经,刺激左后肢,两侧后肢都不收缩;破坏 左后肢效应器,刺激右后肢,只有左后肢不收缩,与题目相符; D 项,只破坏左后肢效应器,刺激左后肢时,则只有左后肢不 收缩,右后肢收缩[答案]C,►考点对应练 1.(2011 年镇江二模·双选)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相关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是脊椎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C.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出现运动障 碍,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D.用适宜的电流刺激肌肉,导致肌肉的收缩,该过程不 能称为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解析:反射弧完整还必须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射;C 项,没有感觉产生,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有: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出现运动障碍,损伤的可能有: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答案:B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考点二,,返回,3)过程变化,1)兴奋传导的形式: 2)兴奋传导方向:,双向,神经冲动(电信号),考 点 精 讲,,,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考 点 精 讲,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1)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 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 不可能通过断口进行传导2)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 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在同一神经元上的传导也 是双向的3)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A.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 Na+ 的通透性增加,【典例】 (2011 年揭阳二模·双选)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 的示意图,a、b 为微型电流计 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从 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b 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 C.刺激 A 处,电流计的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兴奋从 B 传到 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答案]AC,知识迁移: 2.(2011 年宁波统考)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2、4、3、4 B.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3、4、2、4 C.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1、4 D.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 4、3、 4、2、4 解析:在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 2、4、3、4。
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几个常见概念的比较,,,,,,,续表,,,,,,,2)传递特点:方向( )、速度( ) 原因:,突触延搁,1)传递过程:,冲动(电信号),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受体蛋白),冲动(电信号),组织液,3)突触的形成方式(类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考点三,[典例] (10年广东高考题)6.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全身出现性过敏反应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A,从免疫失调病角度分析,重症肌无力属于:______,(09山东理综)你能想到最好的治疗措施是___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 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迁移],自身免疫病,A,知 识 迁 移 与 巩 固,【典例3】(2011 年南昌)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 兴奋部位的膜对 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C.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 量 D.当兴奋沿 b 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 导方向相反,[答案]C,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胞吐。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仅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 D.图中①和②分别与递质分泌方式及小泡的形成有关ABD,先右后左,线粒体,高尔基体,综合应用·思考讨论,[综合应用],讨论,突触的结构: 传递过程: 信号变化: 传递方向:,单向,突触的结构,兴 奋 的 传 导 与 传 递,兴奋的传导,方式: 方向: 传导过程:,兴奋 的传 递,神经冲动 电信号 双向,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Na离子外排,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单向,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与什么有关系?,,,,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堂总结,,五、人脑的高级功能,人和动物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大脑皮层,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功能区,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说、读、写言语区,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失读症,失写症,Write- 书写言语区,Vision- 视觉言语区,Speak- 运动言语区,Hear- 听觉言语区,8.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17.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 下列哪项活动没有大脑皮层上有关的中枢参与 A、感觉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思维,B,C,B,,谢谢各位指导! 再见!,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静息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适宜刺激,,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动作电位恢复成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