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课件.ppt
142页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女性作家 第三节 哈 代,第一节 概 述,直接继承了18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从前现实主义(菲尔丁、奥斯丁)过渡而来,是英国工业化的产物 特 点:关怀小人物命运,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史,歌颂小人物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人道主义、改良主义色彩较浓,语言幽默,最先接触劳资矛盾维多利亚女王(1819、5、24—1901、1、22),统治的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女王性格鲜明,秉性真挚忠于职守,具有治国之才,也为家务操劳;忠于丈夫,对子女严格,成为一代楷模她的不懈努力,不仅使英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昌盛,经济繁荣,英国的生活方式(如英国贵族的下午茶)也从此成为世界所追逐仿效的对象维多利亚时代” 被英国人所怀念二、概 况,1、 早期现实主义:30年代产生,40、50年代达到繁荣,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 2、后期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哈代,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宗法制的农村后普通人的命运和心灵,宿命论和悲观色彩较浓。
3、宪章派诗歌 ;,1、萨克雷(1811-1863),早期以幽默讽刺特写和故事为主1847年发表《名利场》有长篇小说《亨利·艾斯德芒》(1852)、《纽可谟一家》(1853-1855)和短篇故事集《势利人集》(1847)等 萨克雷认为道德训诫是作家的重要职责主张小说应该力求真实,人物不是简单化的好人坏人,而是有深刻内心活动、个性鲜明,同时注意环境与性格的关系,通过细节来塑造人物《名利场》,1、书名出自班扬的《天路历程》,副标题“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通过女冒险家蓓基·夏泼混迹上流社会的经历,讽刺了英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被金钱名利渗透的冷酷关系以及趋炎附势、腐朽堕落的社会风尚,形象地指出了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争名夺利的“名利场” 2、艺术特点: ⑴用细节、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⑵运用自如的讽刺艺术;⑶ 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名利场》,蓓基·夏泼如是说: “如果我有5000英磅,我也会是一个好女人2、宪章派诗歌,30、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高涨时期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现象工人们以诗歌和歌曲等形式,配合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与情感,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形式上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
宪章派诗歌不仅鼓舞了工人的斗志,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为后来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厄内斯特·琼斯(1819-1869)《未来之歌》,威廉·林顿(1812-1897)《人民集会》 、杰拉尔德·梅西(1828-1907)《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3、 狄更斯,19世纪前期和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界意义,被称为伟大的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1812-1870),一、生平与创作,1、童年体验:父亲是海军军需处的小职员,作家10岁时调任伦敦12岁时,家庭破产,全家入狱,狄更斯做了一段时间的童工,倍感屈辱,终生耿耿于怀: “我的整个身心所忍受的悲痛和屈辱是如此巨大,即使到了现在,我已经出了名,受到别人的爱抚,生活愉快,在睡梦中我还常常忘掉我自己有着爱妻和孩子,甚至忘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好像又孤苦伶仃地回到了那一段岁月里去了可教化的孤儿,童年经历和子女的生活,使狄更斯十分关注儿童 小说中有一系列迷惘的儿童形象,他们孤苦无靠,或是私生子,或是从小失去父母,在黑暗的社会中受尽苦难,或是寄人篱下被人欺压,或是被坏人勾引,陷入罪恶中这些孤儿形象总是与犯罪相连然而,他们虽然陷入泥淖,但善良的天性未灭,一旦被善人相助,总是被道德感化,成为惹人喜爱的赤子和受人尊敬的青年。
《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 《奥利弗·退斯特》:奥利弗 《远大前程》:匹普,狄更斯的作品中重要的孤儿形象,2. 伦 敦,狄更斯做童工时经常整晚在伦敦街上游荡,很早就独立谋生,做过记者,对伦敦非常熟悉,对它既爱又恨 伦敦:“令人厌恶但又不得不被它所吸引的诱惑 后来小说几乎都以伦敦为背景伦敦的象征,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置于城市中,伦敦的各种场景、城市的各种标志成为象征符号,用以暗示作品的深层含意,形成独特的象征 (1)大 雾:雾是伦敦的自然景观,狄更斯对伦敦大雾的描写十分有名,用它来象征乌烟瘴气、窒息人性的城市社会 (2)垃 圾:垃圾也是工业化带给城市的一个后果伦敦垃圾堆积如山,不仅陆地有,水上也有《我们共同的朋友》中通篇都贯穿了垃圾的描写,成为又一象征物3)泰晤士河:狄更斯小说反复描写泰晤士河,把它作为伦敦的水的象征,它既是罪恶的深渊,被生命污染的河,又是洗涤罪过,教人新生的河 《我们共同的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水的描写小说以从河中打捞尸体开始,并以这具尸体展开故事情节4)债务人监狱:债务人监狱是贫穷的堡垒,象征大城市的小市民和底层人物的贫困,是城市贫困的标志 (5)法 院:法院象征资本主义法律的不公道不合理,具有神秘的、邪恶的性质。
狄更斯笔下的法院已经具有现代的异己特点,与卡夫卡的《审判》中的法有共同特点3. 热爱妻妹玛丽,24岁时恋爱结婚,婚后却爱上了妻妹玛丽,玛丽得怪病死去,年仅16岁狄更斯终生不忘,直到临死前,还写道: “她老是这么深刻地留在我的思想中……以致对她的回忆变成了我的生存的一个重要部分,竟如我心脏的跳动跟我的生存不能分离一样玛丽,光明的吉神,《老古玩店》中的小耐儿,《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安妮丝,以及《小杜丽》中的小杜丽都有玛丽的影子,她们的共同品德是善良、美丽,像天使一样纯洁,永远指导着人们的心灵向善向美 她们是精神强者,是人们勇于生活下去的希望,被认为是“光明的吉神”4、天才的演员,狄更斯热爱舞台,通过朗诵,获得成功感和妻子分居后,狄更斯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朗诵生涯,英国学者形容他对朗诵的迷恋: “他和他的读者之间的恋爱是最有意味的恋爱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 《奥列佛·退斯特》 《尼古拉斯·尼克贝尔》 《老古玩店》 《巴纳比·拉奇》,1841年以前 第一个时期,,1842-1858年 第二个时期,《马丁·朱述尔维特》 《董贝父子》 《大卫·科波菲尔》 《荒凉山庄》 《艰难时世》 《小杜丽》,,1858-去世 第三个时期,《双城记》 《远大前程》 《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主要人物:,贵族代表:厄弗里蒙地侯爵 群众代表:得伐石太太,理想人物,批判对象:,梅尼特医生 露 西 代尔那 卡尔登,,二、《双城记》(1859),1、《双城记》的思想内容,⑴《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 ⑵ 小说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肯定了大革命的正义性; ⑶ 虽然肯定了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⑷ 极力宣扬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化2、艺术成就,⑴严谨有序的多元整一结构五个叙述单元: 梅尼特一家、厄弗里蒙地家庭、德伐石一家、卡尔登、克朗丘 ⑵ 体现了狄更斯侧重描写感受世界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⑶ 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与象征的艺术手法:圣安东尼区街道上的酒、听回音的房子、草根上的铁锈 ⑷ 群众场面的描写及叙述方法的灵活运用都很出色三、狄更斯的幽默,狄主要通过塑造喜剧人物来表达幽默,不像18世纪小说以情节事件的幽默为主他的喜剧人物都具有英国人妄自尊大的脾性,按照自己的想法独自生活,好像世界上只有自己,说话行事都充满自以为是的疯狂和妄自尊大的喜剧性格 幽默哀而不伤,戏而不谑,以温和的幽默冲淡现实中的阴暗和苦恼,抚慰人们心灵上的哀伤和创痛,同时善意地揶揄和讽刺小人物的可笑行为。
因而,他的幽默风趣、俏皮、温厚、平和和果戈理的讽刺挖苦、措辞尖刻;马克·吐温的轻松、犀利,充满冷嘲以及哈代的冷峻严肃都不同四、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狄更斯是一个温和的人道主义者,不像雨果那样充满勃发的激情 同情下层人民,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怜悯他们,而是生活在其中,和他们同忧共喜,为此,作品中建立了一个人道主义的小人物王国,他们身上充满的是感情,联系他们的也是感情1、温 情,温情不仅表现在善良人们兄弟般的情谊上,也表现在对恶人的处理上他以温和的态度描写恶人,指出他们缺少人性,恶人受到的惩罚只是暴露真相,受人鄙视,或者像《我们共同的朋友》那样,把恶人物扔进垃圾车,算是惩罚而后,善良的人们就忙着去互相表示自己的仁爱,而把恶徒丢在了脑后对恶人的结局处理是从温情的人道主义出发的, 狄更斯认为,只需写出他们缺乏仁爱、同情、怜悯就够了,而人类之爱具有巨大的感化力量,世界不在乎有这么几个恶人他的小说大都是大团圆结局,也表现出人道主义温情2、感 伤,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充满伤感的情调,这是温情的过分流露他的伤感主要表现在对善良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怜悯,这种感伤气氛有时弥漫全书 《大卫·科波菲尔》的整个叙述口吻都有一种感伤情调,其中对几个孤儿的不同遭遇的描写,如大卫、爱弥丽、海穆,都充满感伤气息。
她的感伤,使神志不清的医生梅尼特“复活”,使身居异乡的代尔那幸福,使粗犷不驯的普洛斯柔和,放纵不羁的卡尔登献身在伦敦法庭上,她感伤的表情和证词,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她代表了狄更斯充满感伤情调的人道主义感伤代表:路茜,,3、说 教,揭露、批判:狄更斯作为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展示了维多利亚前期的英国社会现状,对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揭露和批判狄更斯在揭露批判社会罪恶时,有大量的人性论的说教,这些说教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的善良动机,道德正义,抽象理想 作者的身份和口吻阐发人性论的道理:“小耐儿之死”的道德说教小耐儿之死”的道德说教,唔,把这类的死所给予的教训印在心上是困难的;但是谁也不要拒绝接受它呀,因为它是所有的人必须学习的东西,且是一个有力和普遍的真理死神总是让那喘息的灵魂从脆弱的身体上获得解放,因此他把天真的和年轻的人摧毁了,于是上百种的道德,便化作怜悯、仁慈和博爱,出现在世界上,赐福给全世界的人伤心的人们在这种青绿的坟墓上流下来的每一滴的眼泪中总会产生一些善念,总会含有一些更温和的品德4.行 善,从基督仁爱出发,主张行善,勿以暴力抗恶他基本上是按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安排情节和划分人物类型的。
他的正面主人公,他所描写的小人物王国,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们积德,做好事,以德报怨,用仁慈感化恶人,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理想辟果提一家、鲍芬夫妇,《奥列弗·退斯特》中的梅里太太、布朗芬先生等,都是行善的代表行善的最高极致是为了爱而勇于牺牲,《双城记》中的卡尔登为了爱路茜,代替情敌上了断头台作者在小说结尾引用《圣经》的话来赞美这种舍己忘身的人道精神:“主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5.仁爱替代暴力革命,狄更斯主张用基督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狄更斯看来,人类的爱比恨更伟大,通过爱和善可以调和阶级矛盾,代替暴力革命,这是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双城记》突出表现了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第二节 女作家专题,一、英国女作家创作的传统 二、女作家群像 1、简·奥斯丁 2、盖斯凯尔夫人 3、夏绿蒂·勃朗特 4、艾米莉·勃朗特 5、乔治·艾略特,一、女作家创作的传统,1、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大量女小说家写作“哥特小说”和“感伤小说”哥特小说的著名女作家是拉德克里芙太太(1764-1823),代表作《渥多尔弗的奥秘》。
影 响: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都受到影响《简·爱》罗彻斯特庄园,内有疯女人,夜半闹鬼,庄园焚毁,婚礼受阻等,都是哥特式的情节《呼啸山庄》里的呼啸山庄如中世纪的城堡,阴森恐怖,充满鬼哭、迫害、复仇、半夜闹鬼、活动窗板等,具有哥特式的神秘恐怖。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