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1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楚雄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调研报告 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调研报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新农村创办的根基切实定位 好我镇水利创办的进展方向,抓住中央对加快水利创办的机遇,搞好水利根基设施创办服务百姓、促进农业增产、农村进展、农人增收,是我镇“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几年来对水利工作的接触,对全镇水利创办处境有了一些根本的熟悉和了解,举行了初浅的斟酌 一、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现状 马田镇地处永兴县西北部,是郴州市的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马路、107国道和武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全镇辖21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和1个社区,常住人口达8万余人,其中城镇人口达3.8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0220亩(其中水田17100亩,旱土3100亩),山林面积为67800亩(其中油茶林地有63260亩)有驻镇单位62个,门面商铺1600多个,经济活跃、集镇兴隆、秩序井然,是邻近三县十乡镇的人流物流集散地,历称“湘南第一大镇”享有“油茶之乡”和“煤炭之乡”的美誉。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之缺乏水源性工程,形成了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薄弱且调配不均”的局面全镇共有小Ⅰ型水库 2 个,总库容36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浇灌面积8000亩;小Ⅱ型水库8个、总库容万立方 米、总浇灌面积4400亩、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小山塘358个、总容量万立方米共有两条主要河流,其中金龙江流经5个村、总长度4.2公里、浇灌面积3000亩;九山河流经3个村、总长为3.5公里,浇灌面积2000亩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我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实施了一批农田水利创办和安好饮水工程,更加是“十一五”期间实施了总投资3000万元的沟渠水源工程16个(马田村、井岗村、枣子村、高仓村、罗尾村、罗家村、红星村、邝家村、塘前村、蔬菜村、明星村、上桥村、石坳村、寨下村、忠和村、水源村),建成高产稳产农田6000亩;实施了投资100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4个(马田村、井岗村、水源村、高仓村)拟投入近2000万元,抓好工农利水库、牛子塘水库、八斤塘水库、泥背冲水库和四季塘水库举行除险加固;拟投入1000万元,对上桥、明星、江家等村饮用水举行改造;拟投入1000万元,对镇区自来水公司管网举行改扩建;拟投入2000万元,对镇区污水管网举行改建。
通过改造,全面解决镇区及片面村组人饮困难和担心全饮水实际 二、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根基设施带病运行我镇的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50、60年头,经多年的运行,渠道及建筑物工程老化、损坏严重,更加是支渠以下排灌工程,渠道多为土 渠,缺少配套的建筑物,使用时靠群众扒扒堵堵,工程效益低,输水损失大,水资源滥用严重据统计,我镇的,10座水库经水利部门鉴定后均为病险水库,均展现不同程度的渗漏和淤积、蓄水量不到总库容的一半处于低水位运行状态;大片面沟渠倒坍、淤积、渗漏较为明显,过水不畅,水的利用率不到70%;由于管理不到位,片面水利设施虽经屡屡修理、改造和加固,但根本性的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带病运行仍显得特别突出 (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近年来,我镇逐年加大了小山塘、小水池、小水渠等水利工程创办,但是,就全镇整体而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还是对比薄弱,存在数量与发挥效益不相匹配358个小山塘库容万立方米,由于渗漏严重、涵闸破坏,能用水为万立方米,利用率仅为 %;水渠个理论容量 立方米,由于淤积、破损突出,能用水为 立方米,利用率仅为% (三)河流防卫才能不强。
金龙江、九山河是我镇的两条防洪河道,马田镇地处河道下游,承受着泄洪重任;目前大片面堤段严重淤积,少片面展现决堤、淤积,河床上升形成地上河,严重要挟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好更加是金龙江途经高仓村、罗尾村等河道,河面窄,如遇暴雨极易展现严重水患九山和贯穿水源村,是典型的地上河,防洪标准根本达不到5年一遇洪水标准 (四)缺乏水利技术人才水利工作是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提防社会效益的工作,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俭约、养护、配置、防治各个方面,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创办、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作为保障和支撑目前马田水管站仅有工作人员1名,年龄岁人员短缺、专业技能不高,年龄偏大、全方位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马田镇水利事业的进一步进展,远远不能适应水利事业进展需要一支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的需要 三、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存在问题理由分析 (一)熟悉不够,思想观念“轻重”失衡忧患意识不强从干部到群众习惯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吃老本”,对举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创办紧迫感不强主体责任不强多数群众认为修不修水利无关自己利益,何必充当群众利益的牺牲者;片面领导干部认为搞水利创办就是搞政绩,修水利的主体是农人群众,务必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那么,政府只能是引导激励;只能“就汤下面”,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还有个别领导认为平日修水利不如到时搞救急工程,因此兴修水利口头喊得多,实际行动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投入缺乏,资金筹措困难近年市县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了重大骨干水源工程创办上,农田水利创办投入偏 小,加之镇财政保运转压力大,只能勉强应付上面的配套资金,搞点临时的修修补补,面上工程很难有大的投入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战略,取消农业税并推行多种涉农补贴,多数老百姓认为什么费用都应由国家大包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水利事业筹资积极性不高,投入资金缺口巨大 (三)管理不力,设施设备“建管”缺位由于管理主体重视不够、管理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设施提前老化,使用本金增加,利用率降低;反过来长期不使用水利设施,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必然又造成水利设施无人用无人管的局面,限制各方面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四、马田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进展思路 增加农人收入一向都是“三农”工作的中心,农业本身理应给农人更多效益这一点不容忽略,农业自身理应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才能,这才是农村、农人、农业进展的根基而在提高农业的产出才能的全体因素当中,水无疑发挥着根基性的作用我镇水利根基设施创办仍显滞后,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进展的需要,要抓好新时期农田水利根本创办,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观念,确定管理主体。
我镇是农业乡镇,应充分熟悉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是进展农村经济的根本,水利创办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民生、社会安定;党政领 篇二:关于我市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处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处境的调研报告 □百色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二OO九年九月 农田水利设施是进展现代农业的根基,是抗旱、防洪、抗拒自然苦难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处境,拓展工作思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人增收、农村稳定工作今年5月至9月,市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到右江区、平果、那坡、乐业、隆林等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访问的形式就我市农田水利的投入、设施创办、运行管理、维护使用以及人员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概况和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专心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和监视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好,促使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不断加大投入,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初具规模 农田水利设施创办关键在投入。
近年来,我市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加大了市县两级财政和社会各界对农田水利设施创办投入,仅2022-2022年总投资就达 58777. 42万元,促使全市农田水利创办进入一个大投入、大创办、大进展的新阶段到2022年底,全市已建有各类农田水利13.7万处(座),其中:蓄水工程 101419处(座);引水工程32781处、提水浇灌工程2914处,装机51845.1千瓦;0.1个流量以上水利渠道长度4532公里水利设计浇灌面积 211. 7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6.4 %,有效浇灌面积 163.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1%,旱涝保收面积130.6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5%o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市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突出创办重点,农田水利化进程加快 近三年来,针对本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损坏状况对比严重,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一是对右江大型灌区和靖西岜蒙、德保西荣两个中型灌区以及一批小型灌区举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完成渠道防渗269公里。
二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37座,修理中小型水库109座、山塘172座三是改建修理提水泵站 393座,总装机470台 19173千瓦四是新建、修理引水工程 742处,引水流量124 m3 /s这些工程的建成投产,使全市农田水利化率大为提高 (三)强化监管,农田水利设施效益显著提高 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的管理使用,一向是水利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水利工程质量和病险水库的监管,强化水利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组织引导农人建立农村用水者协会603个,有效解决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使用问题,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一是抗御旱涝才能显著提高我市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过去干旱缺水问题特别突出,有90%以上贫困人口集中在干旱缺水地区,如何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特别紧迫的任务九五”以来,我市实施雨水集蓄工程 98227处,累计可解决68.97万人及92.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为干旱缺水地区28.3万亩农田旱地供给了浇灌水源,粮食生产获得增产增收二是农田水利有效浇灌面积由 1980年126.5万亩,扩大到2022年163.44万亩,确保全市农业种植面积;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进展,有效支撑了我市百万亩优质稻、百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百万亩亚热带优质水果、百万亩高产高糖原料蔗等产业基地创办;四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进展,2022年全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人16.085亿元,同比增长 15.8%,农人人均纯收人2775元,同比增长 12.60%。
二、存在问题及理由分析 我市农田水利根基设施创办虽然取得了确定的劳绩,但由于原有的农田水利根基设施过于薄弱,现有的水利设施还远远不能得志农业生产进展的要求,无论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从群众的愿望要求启程,存在的差距还对比大,问题也还对比多 (—)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小、水利化程度低全市581.3万亩耕地面积,有水利设施保障排灌的耕地只有 163.4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1%;全市147.99万亩的“冬闲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乏,“等天下雨,才能犁田耕地”的被动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变更 (二)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全市现有的中小型水库及水利渠道和引、提水设施绝大片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头修建的,日前工程老化失修,渗漏严重、除了已经列入国家第一、其次批除险加固规划的36座水库外,全市目前还有107座水库以及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急需举行修理或更新改造地头水柜大会战”期间,水柜创办选址和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问题,片面水柜失效,使用率较低 (三)农田水利创办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和全盘考虑长期以来,我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