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docx
8页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归真,重回大自然”的时 候,我们不防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 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有一半多是 水液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海洋印记,是否 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从水中来说人类是由猿猴变来的,这已无可非议,它早已编入各 种教科书那么在变成人类之前的猿猴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 到吃惊吗?然而这毕竟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 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 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 肺,肺中流进了水就会被呛死因而,人们在塑造神通广大 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它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直 捣龙宫而《大西洋底来的人》中的麦克,既能在海底生活, 又能到陆上活动,这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两栖人”是不存在的但我们的解剖学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人的胚胎 在早期发育阶段也有过鳃裂这是偶然现象,还是人类与鱼 类有着悠久的亲缘关系?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就说明人类与 鱼类一样,也是起源于水中,人类的远祖也曾有过可在水中 呼吸的鳃,虽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鳃逐渐退化了,但仍在 人的胚胎早期,留下了鳃的痕迹。
科学地说,不仅是人类,所有的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也都和鱼类一样,在胚胎的早期, 在头后部咽腔有着开向左右的裂隙——鳃裂这是造鳃的初 步表现所不同的是,鱼类和两栖类的蝌蚪时期,鳃裂发育 成为呼吸水流的通道,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 鳃裂,发生不久即从胚胎中消失由此可见,地球上的所有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 胚胎早期出现的鳃裂,是脊椎动物同出一源的有力证据那 么这个“源”就是奇伟浩淼的海洋,而鳃裂就是脊椎动物以及 人类身上留下的一种起源于海洋的共同印记据生命科学家的推测,原始生命从海洋中诞生以后,首 先是由单细胞生物、原始生物发展到脊椎动物的鱼类鱼类 中的一支(总鳍鱼)逐渐从海中登上陆地,演变成为两栖类, 尔后又逐渐将在水中呼吸的鳃变态成为在空气中呼吸的肺 以后,两栖类又进化到爬行类、哺乳类以至人类到如今,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足以佐证上述结论的例证:属于两栖类的 蛙的幼体蝌蚪,和鱼一样地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后蝌 蚪变成了蛙,登上了陆地,鳃变成了肺,进化到用肺呼吸唯一不同的是时间上的差异,蛙类的这个由水登陆的’过程, 是在两三个星期的短时间内发生的可是,当初的总鳍鱼由 海登陆,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
奇妙的人体海洋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 生命昌盛,是因为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因而,水是 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体 重70千克的成年人,其中分布在各种组织直到骨骼中的水 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重的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 3天时,所含的水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 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水液达91%;新生儿 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上的含水比率已经和成 人一样多了这就为生命研究学者们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科学 依据,人类与海洋是分不开的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 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并在后代中留下 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说明人身上 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俄罗斯科 学家夫?弗?杰尔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百分 比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为55%,钠为30.6%,氧为5.6%, 钾为1.1%,钙为1.2%,其它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 49.3%,钠为3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 他元素为8.2%。
现代人类的血液和海水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比 例如此地接近,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 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就不为海水然而, 人体血液中的血浆就是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这 谁都有亲身的体会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而咬破舌头, 伤口就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是咸的滋味经测定,人血 的含盐度并不高,一般为10%海洋学规定,盐度以千分比 计)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0%o--35%o)要低一些, 但比世界上最淡的波罗的海的含盐度(2%却要高许多 由此可见,人血带有咸味的这一海洋印记,今日依然明显 况且,科学家在地球历史考查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 海洋中的海水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之今日要低得多之 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 起来而到了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 海水也没有今天的咸,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因 而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 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了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 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患 者皮下或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最常用的是含0.85%氯化钠 的水溶液。
而在炎热的夏天,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和在炼钢炉 前干活的工人,每天都要流掉大量的汗水,出汗过多,人的 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对此医生总是要劝他们多喝些 淡盐开水这就是向人体内部的海洋中补充海水,是维持生 命所必需的生命离不开水人身上的另一个重要的海洋印记则是生命离不开水科 学地说,人体中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无论是消化作用、血液循环,还是物质交换与组织合成等一 系列活动,全是在水的参与下在水溶液中完成的这与海洋 又何等的相似,海洋中的海流永不停息地循环运动着,不断 进行着水体的运移和再分配,同时又为地球带来了动力和温 度的调节在人体内部的海洋中,也不断地进行着这种水体 的运动和再分配血液不停地在循环,犹如海洋中的海流 一颗健康的心脏就像一个自动化水泵,每分钟要泵3.5 -5.5 升血液对于一个80岁高龄的老人来说,他一生中心脏压 出血液约2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深2米,直径约360米 的小海湾的水量,由此可见人体内部海洋中水体的流动是多 么的剧烈!水是良好的溶剂,人体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和残余物 质溶解在水中随水排出体外在排出人体的有机作用中产生 的残余物质和有毒物质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肾、输 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泌尿系统。
肾像是自动过滤器,成 年人的肾一昼夜通过肾的血液量是全部血液的360倍,约每 4分钟将全身血液过滤一次,可见这里的水体运动和交换, 也是十分激烈的人体中的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汗水 通过毛孔由皮肤表面排出,调节了人体的温度;眼泪水不住地 排出,润湿了人们的眼睛,冲洗了眼睛中的灰尘;还有口水、 胆汁、胃液、淋巴液、脑脊液......无一不是在水的参与下才 得以发挥作用人类的繁衍,两性的结合,乃至人的全部生死过程,也始终离不开水以水为媒,两相情悦, 乃是生命延续的真实!这是铁的事实,一个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每昼夜必须 补充2.5升水这些水是作为饮料、水果和随着食物进入人 体内的一个活到80岁的人,一生中所喝的水大约为900 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水平衡状态,即补充的和构成 有机体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当一旦破坏了这一平 衡,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果水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在体内 泛滥,身体浮肿!如果人体内的水比正常量减少 1—2%或0.5—1升,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或2—2.5升,皮肤会起 皱纹,口腔干涸,意识模糊;当失水达到15%或7—8升时,人就会死亡可见维持人体内部海洋中的正常水量,是何等 的重要!如此看来,人们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 物进化教科书。
它告诉人们,要用唯论观点去看待人体自身 因此,我们切不可数典忘祖,而应面对事实:海洋,孕育了 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自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之后,全世界都在掀起蓝色革 命的建设高潮,这对我们青年一代来说,更应该全面地认识 海洋,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海洋事业,为人类 在21世纪早日回归母亲的怀抱——海洋而多作贡献1. 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 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在下面答:2. 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请在列数字以外 从文中任意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举例且说明其作用答:3. 如果把下面句是加横线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的词语, 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 水的平均含盐度(3%—5%)要低一些4. 有人说选文第5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答:5.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 离不开什么?答:答案:1. 含水,血液中含盐2. 示例:打比方(第1段)这样使说明的对象(人体内部) 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3. (1)“普遍”说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性,因为它代表绝大多 数,若去掉,那么特殊情况也包括其中,没有例外,与客观 现实不符2)1%是一个确数,加上“左右”二字就变成了一个概数, 若去掉,反而变得不准确4. 不是第4段末提出了问题,就应有回答,为了说明 这个道理,作者在第五段用了具体例子作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长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5. 起源于海洋,人的身体离不开“海水”(淡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