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产业集聚区聚特色促发(共7页).doc
7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颍:产业集聚聚特色促发展作者:王胜辉以前,这里水浊、树枯、黄土地漫漫无际,人烟极少甚稀如今,这里水清、树绿、集聚区楼群林立,厂房鳞次栉比以前,这里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工业基础相对薄,经济基础相对低如今,这里名企名牌荟萃、休闲食品产业集群迅猛崛起,产值超百亿这就是今天的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十快”和“十先进”产业集聚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集一转”要求,临颍县结合实际,坚持以“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产业绿色、生态优先”的理念,建起了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产城一体的新城区,形成了一个产值超百亿的食品产业集群,打造了一个水清、树绿、天蓝的产业集聚区围绕打造“名企荟萃的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和“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两大目标,临颍县大力倡树“讲认真、讲正气、讲创新、讲争先”精神,解放思想、高树目标,凝神聚力,加快发展,致力把临颍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为推动临颍新一轮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高目标、快节奏,形成规模庞大、种类齐全、名企荟萃、链条完整、年产值超百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建设伊始,临颍县就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为“打造名企名牌荟萃的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始终坚持“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产业绿色、生态优先”的理念,着力打造水清、树绿、天蓝的产业集聚区,高投入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专业规划,并做到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在颍北形成一个以迎宾大道为界,以东为产、以西为城,以城促产、以产带城的颍北新城区,并做到与老城区无缝对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所有项目都以超常规的速度开工、建设、竣工,其中工业项目均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基础设施全覆盖,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临颍速度:从开工到投产,投资2.6亿元的联泰食品用了10个月,投资5亿元的亲亲食品、投资1.5亿元的巧巧食品用了9个月,投资3亿元的盼盼二期用了6个月,投资1亿元的嘉美制罐用了6个月,投资1.4亿元的六个核桃蛋白饮料用了5个月……“五横十三纵”150多公里18条道路,300多公里的配套管网,130公里的绿色长廊,90万平方米的绿地,占地近30万平方米的水面已经建成;荷苑、梅苑、桃花潭三处休闲观光区和污水、垃圾处理厂、综合服务中心、供热设施等同步到位……担保、人力、投资融资、土地交易、食品安全平台日趋完善,产业集聚区保障力日益增强,教育、卫生、金融、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和承载力全面提升……通过加压驱动搞招商,围绕主业搞选资,紧盯名牌抓落地,提升服务促效益,在不到4年时间里,临颍的休闲食品企业关联度很高、配套完善,产业从原料基地、面制品加工、休闲食品生产、食品天然色素提取到休闲食品研发、检测、包装、物流、营销,构筑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迅速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种类齐全、名企荟萃、链条完整、年产值超百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在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和技术创新水平上,该县建成了河南省唯一的膨化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按照国家级标准筹建质检研发中心;建成院士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正在建设国家级食品研发中心2个,保证了每年研发上百种新产品,每家食品企业每月都有新产品打入市场,有效提升了食品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临颍县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中有8家入驻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区内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个,省级著名商标达到17个,食品企业达到116家(其中休闲食品企业62家),休闲食品日产量在全国县区中达到5个第一即,休闲食品日产量全国第一;烘焙类产品日产量全国第一;果冻类产品日产量全国第一;糖果类产品日产量全国第一;膨化食品日产量全国第一选项目、定干部、有措施、重服务,营造出浓厚的亲商安商氛围,打造出低成本生产空间,赢得了客商的广泛青睐在项目选择上,坚持招商“四不要”原则,即“不是食品行业及其关联产业的不要,不是亿元项目的不要,不是名企名牌的不要,不是行业百强的不要”,着力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在项目招引上,实施“四个一工程”和“帽子工程”在县级干部中落实“签约一个项目、落地一个项目、服务一家企业、联系一个乡镇”这“四个一工程”,由县级干部带队,在5个招商基地长年招商;各乡镇、各部门都有招商任务,尤其突出乡镇招商主体,施行“项目不落地、帽子要落地”,各乡镇党委书记把日常工作交给乡镇长全权处理,作为专业招商局局长,长年在外驻点招商选资。
同时,该县大力实施基地招商,确定一个招商基地,精选一支招商队伍,保证一笔招商经费,落地一批工业项目,重用一批优秀干部,树起明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主动招商,已经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岗位上,推荐使用县级干部3名、正科级干部27名、副科级干部96名今年,该县又新选了17名干部到招商基地,报名人数竟达149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为临颍广大干部踊跃报名、积极向往的舞台在激励措施上,实施“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模式,乡镇招来项目,集中摆放到产业集聚区,企业产生税收,县乡财政按比例分成,让乡镇有利可图、名利双收,有效调动了乡镇招商积极性,目前15个乡镇进驻产业集聚区亿元项目达36个在项目服务上,该县把四大班子整合成一套班子,县级干部带头,实行项目分包代理制、一站式服务制等制度,人人分包项目、人人服务企业大力开展“发展环境逐项行”、“涉企股室大评议”等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出浓厚的亲商安商氛围,打造出低成本生产空间,赢得了客商的广泛青睐破用地、融资、用工难,促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协调发展临颍县着力破解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问题在破解用地难上,临颍县抓住该县作为全省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机遇,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实行“指标先有后用、建筑先拆后建、耕地先补后占”,保证占补平衡,周转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除保证新型农村社区等用地需求外,其余的全部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
仅4年,该县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复垦土地7421亩,支持产业集聚区用地指标5550亩在破解融资难上,临颍县重点通过壮大融资平台、做强担保平台、用好社会资金、搞好银政合作四个渠道破解融资难问题不断壮大城投公司的投融资能力,融通资金6亿元;大力提升担保公司担保能力,融通资金8亿元;采用BT、BOT、TOT等方式,巧借社会资金30多亿元投入临颍建设;深入研究金融政策,抢抓机遇争取金融支持,累计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7次,争取银行贷款62亿元四年间,该县通过各种渠道共融资100多亿,不仅有效保证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而且有力助推了企业快速发展在破解用工难上,通过实施校政企合作,让产业集聚区成为周边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发挥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配送中心平台优势,有效解决了普通用工需求目前,该县已与8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每年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2000多人;15个乡镇、36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企业招工代办点,每年利用春节等重要节日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开展 “产业集聚区万人行”和“临颍工资赶广东、务工种田顾家庭”主题活动,引导群众返乡就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力促进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协调发展。
首先是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该县已入驻工业项目88个,投产项目68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不到4年的时间里,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多项指标实现几倍增长其次是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到23.72平方公里,拉动临颍县城初步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并带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临颍城区呈现出生态优美、宜居宜业、一派繁荣的新景象最后是有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全县土地流转规模全省领先,催生出小辣椒、无公害蔬菜、优质粮三大特色产业带、七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和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成为“吨粮县”;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幸福,人均纯收入达到9446元特色、亮点是资本,环境、服务是条件,发展、进步是目标,惠民、致富是根本!临颍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建设产业集聚区战略的伟大创举引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临颍县全体党员干部“讲认真、讲正气、讲创新、讲争先”精神的带动下,该县将继续为打造“名企荟萃的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和“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两大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高树目标,凝神聚力,聚出特色,创出品牌,加快发展,致力把临颍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专心---专注---专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