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企业诚信问题.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395551243
  • 上传时间:2023-07-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9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前言众所周知,大至一个民族,小 到一个人,诚实守信都是立身之本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诚信不仅仅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更被赋予 了更加深广的经济学意义美国经济学家福山认为,诚信是社会活动 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这个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对企业发展中诚信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企业要诚信经营,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消费者利益的客观 要求,也是企业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经营 的目的在于利润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可能以牺牲消费者利 益和社会福利作为代价不诚信往往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销售 利润,因此,部分企业为了达到短期自身发展的目的,往往不严格遵 守诚信规则,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据《中 国青年报》报道,中国每年由于企业的不诚信,合同欺诈、产品质量 差和制假售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 损失已高达 2000 亿诚信危机,已经 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企业出发关注经济生 活中的诚信问题,揭示其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含义,并对当前的问题提 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便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博弈论原理出发,对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 政府之间的诚信问题展开博弈,并按照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假 设条件作为分析前提,进行模型的构建,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结论:只 有诚信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政府监管时必须加大对不诚信 企业的处罚力度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一、 企业与消费者 之间的 博弈(一 ) 完全信息静态模型下的讨论1. 相关 假设一个决定诚信与否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 分析,这里作如下假设1) 在一次销售活动中,企业不诚 信经营的利润大于诚信经营的利 润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因此,高额利润也是企 业不诚信经营的根本动机企业不诚信一般表现为偷工减料、以次充 好、制假售假或售后服务差等等,这些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不诚 信行为可以在一次销售行为中获得更高额的利润2) 市场信息是完全的不诚信经营的企业多数还是处在高度竞争 的市场环境之中,加上现代社会信息发布快,信息渠道多,我们视之 为完全竞争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即消费者和企业对相互的特征与收 益函数有着比较充分的了解3) 只有企业和消费者两方参与博弈活动,且二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经济人。

      4) 参与者 在做出 决策时 ,都把对 方的决 策看作 是给定 的,不考 虑 自己决策对他们的影响5) 政府暂不干预不是所有的不诚信行为都有必要让政府进行干 预,政府也往往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没有及时介入调 查所有企业的销售行为,并且政府自身也会考虑监管的 成本收 益问题, 因此这里我们假设政府暂时不干预6) 企业与消费者做出决策时都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可以看作他们 是同时做出决策的,即二者之间的博弈是静态的2. 模型的建 立与分析 求解 依以上假设,可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 型(不考虑时间因素的一次博弈 模型)设企业诚信经营是的利润为R,产量为S,单位价格为P,单位成本为 C, 则企业的一般盈利模型为:R = PS - CS同理, 企业不诚信经营时, 利润模型为:R = PS - CS1 1 1 1 1其中, R 、S 、P 、C1 分别表示企业不诚信时的利润、产量、单位价格111 和单位成本企业不诚信的主要表现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其共同特点都可以降低成本,即C

      1 企业将在权衡利弊得失后, 决定诚信与否 若企业决定诚信, 实 际利润为R;反之,为R另一方面,消费者追求的是自己所得效用的1最大化, 其效用 包括商品给自 己带来的使用 价值, 也包括商品所满足 消费者期望的程度令消费者所得效用为U若消费者从诚信经营的企 业购得商品,显然U>0;若消费者从不诚信经营的企业购得商品,如果 该商品虽不及诚信企业的高质量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但是尚可满足消 费者的部分需求, 并未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对该商 品的预期也不是很高, 那么该商品此时仍可以给该消费者带来正的效 用, 令之为 U , 则 U>U >0; 若消费者从不诚信的企业购得的商品给消 11费者带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比如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等, 或者消费者 对该商品的预期较高,但该商品未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这些情况下, 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往往是负的效用, 即 U<0 当然 U=0 的可能性也11是存在的, 但因 其概率太小, 并且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本身就很 难量化,本文中对此种情况不作单独讨论,与 U<0 同样处理图:1.11 给出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博弈矩阵企业消费者'\诚信不诚信购买U,RU,R1 1不购买0,-SC0,-SC 1 图:1.1由前面分析, 可知R < R1C > C - SC <- SC11下面对不诚信企业所销售商品给消费者带来正的和负的效用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并求解。

      1) 当 U>0>U ,即消费者从不 诚信企 业购买的商品带来负效用1因为RU >0, 即消费者从不诚信企业购买的商品可以带来正效1用因为R

      对企业而言, 无论消费 者买不买, 它都会选择不诚信, 不诚信是企业的严格优策略;对消费 者而言, 无论企业诚信与否, 他都会选择购买, 购买是消费者的严格 优策略 因此,(购买,不诚信)是该博弈的严格优均衡解,当也不是 帕累托最优的, 因为(购买, 诚信)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二 ) 完全信息动态模型下的讨论 通过完全信息静态模型下的分析, 我们知道无论劣质产品给消费 者带来的效用如何, 企业都会采取不诚信经营的方式, 来追求短期内 的最大利润或者最小损失 但是,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是在 长期内进行的, 没有哪个企业希望自己在长期亏损倒闭, 消费者的消 费需求也将长期存在, 因此有必要对长期内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进行讨论当不诚信企业的劣质商品给消费者带来负效用时, 一次博弈的均 衡解是(不购买, 不诚信), 企业亏损 SC 这样的博弈重复几次都是1一样的结果, 由于信息是完全的, 消费者无论如何也不会购买不诚信 企业的商品,企业只会越亏损越多如果这些企业没有破产或者自动 退出行业,想要继续发展而获利的话,诚信经营将是企业的唯一选择 消费者将会购买诚信企业的优质商品,于是,(购买,诚信)成为在长 期新的均衡解。

      下面引入完全信息动态模型,着重讨论当不诚信企业的劣质商品 给消费者带来正效用的情况1. 相关 假设在完全信息动态模型下的讨论,必须对静态模型下的前提假设作 以修改、扩展这里认为博弈是一个企业与一个消费者之间一个阶段 的重复博弈;消费者是不固定的,每个消费者只购买一次商品;每个 消费者都知道之前购买者的信息2. 分析 求解在这个无限重复的动态博弈中,存在一个子博弈纳什均衡:企业 只要诚信经营,它就可能一直做下去,任何阶段的消费者都会选择购 买;如企业选择不诚信经营,也可能继续做下去,但不见得消费者任 何阶段都会购买因为有消费者购买不诚信企业的商品后,会感觉到 其产品带来效用不及诚信企业的高质量产品,会有所不满,转告其他 消费者,被转告的消费者便转而购买诚信企业的商品,获得更大的效 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要求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对产 品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这种与日俱增的高期望会使劣质商品给消费者 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当效用为负时,消费者无论如何都不会再买不 诚信企业的产品因此,在这个博弈中的均衡解是(购买,诚信),即 每个消费者都获得效用U,企业得到R的平均利润,整个社会的福利也 达到最大。

      下面作进 一步的 分 析先分析企业的最优策略假设消费者选择购买这一策略确定的情 况下, 企业不诚信经营将得到短期利润 R1, 但购买此企业商品的消费 者将企业不诚信这一信息转告新的消费者, 新的消费者因为上面讲到 的种种原因, 若从下一期开始不再购买该不诚信企业的商品, 那么该 企业之后的利润就是 0如果企业自始至终都诚信经营,消费者将会选 择购买, 则企业每一阶段的利润都是 R假设投资利润率为 r, 令企业长期利润的现值为 R, 则0R = R +(1+r)-10R + (1+r)-2 R + „ +(1+r)-n R=1 + r Rr( 1.1)企业诚信经营的必要条件为:R > R01带入公式(1.1) , 得1 + r R > R1r因为 R>R, 整理得1R r> rR 1- R(1.2)即只要企业的投资利润率不大于R/( R 1-R ),企业的最优选择就应为诚 信1) 当ri-r不是特别大时,r只需为一个不是很大的值,即可使完 全理性的企业诚信经营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很高的投资利润率才 能选择不诚信经营2) 当R1远大于R时,R/( R1-R )趋近于零,一般我们认为r不会趋 近于零, 因此不等式(1.2)很难成立, 即企业趋向于不诚信。

      但是, 由R = PS - CSR = PS - CS1 1 1 1 1得R1-R =( AP + AC ) S其中,AP、AC分别为企业不诚信经营与诚信经营时的单位价格 差和单位成本差在消费者的一次购买行为中,S不会太大,P可能大1于、等于或小于P,即便P>P,因为企业要考虑到销量,P也不会无限11大,又A C =C-C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