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3003151
  • 上传时间:2023-1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8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相关资料一、背景资料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 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 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 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 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 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1992 年 4 月 3 日,全国人大举行七届五次会议, 审议三峡工程立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雷亨顺仍清楚地记得,相关部门出具的 几个专题研究报告中,防洪发电等方面得出的结论均为“利大于弊”,唯独环境 报告是“弊大于利”最后,全国人大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 票反对、664 票 弃权、25 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弃权者之众, 为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之首三峡水电站 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 程最核心的效益。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 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 2005年1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 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 三峡总公司一开始 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形成顶牛之势 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 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 款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三峡工程自开 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到 2004年末,查处 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见多 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因素,普遍认为经济上无法支撑,技术上也无法也难以实 现预定目标,并且移民的难度极大到了 19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 中国国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更加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移民、环境、 文物、旅游等各个方面三峡工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究竟要投 入多少资金,资金从何筹集,如何调拨,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贪 腐?再如,建设质量如何保证,出现过多少裂缝和其他事故、隐患? ——迄 今公众没有看到过相关报告,他们只是从官员们在“胜利取得什么什么进 展”的宣布中偶然透露的片言只语里隐约知道曾经有过裂缝或其它。

      在大坝建成前,某相关官员说,即便三峡工程完全建成也不能完全解决 长江的超额洪量问题如遇1954年型大洪水时,即使三峡工程完全竣工、发 挥最终防洪效益,长江中下游仍有三百多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需靠分洪解 决一一这种说法再一次重创公众的期待原来三峡工程并不能彻底解除长 江中下游的水患我们可以表示理解并且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无论一个水库多么巨大和先 进,也未必能彻底解决广袤地区的水患但是,是什么理由妨碍了官方将事 实早一点告知公众呢?是什么理由使得官方不愿意把三峡工程的利弊大大 方方讲出来呢?是什么理由要让公众在工程完工以后才能知道工程的利弊 呢?是什么理由不能让公众参与讨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呢?最 后,关于三峡工程,还有多少资讯公众仍不知晓?在环保方面, 在清淤方面, 在移民方面,在设计方面,在监理方面,在安全方面……公众迄今只知道主 建派的说辞,方方面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问题严重性如何?解决方案是否 可行?有何缺漏?如何弥补?公众有权提出疑虑, 同时有权知道如何解除这些疑虑如果不知道,疑虑就无法消除,这就产生巨大的风险建设三峡工程是全民大事,它的代价是由全民来承担,那么,当全民对 工程所知寥寥或者只能得到片面信息之时,他们对工程的信心也就非常脆 弱,对工程的风险也就缺乏足够的承受力。

      如果公众蒙在鼓里,只能靠零零 星星的资讯来拼凑真相,他们就永远不会相信掌握了真相,事实与盲目的信 心期待之落差就会越来越大,从而酝酿出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旦信心被颠覆, 就将是巨大的危险由于长江属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河流,尽管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伊 泰普水电站,但其发电量却少于后者在三峡建设的早期,曾经有人认为三 峡建成后,其强大的发电能力将会造成电力供大于求但现在看来,即使三 峡水电站全部建成,其装机容量也仅及到那时中国总装机容量的3%,并不会 对整个国家的电力供需形势产生多大影响 而且自2003年起,中国出现了严 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飙升,三峡机组适逢其时开始发电,在它 运行的头两年里,发电量均超过了预定计划,供不应求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人口密度大,地质地貌复杂,其自然资源与土地 条件差,人均耕地少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大坝安全和环 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库区生态 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又依赖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 必须把解决库区现实问题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转变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重视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三峡工程的不良影响(1)自然灾害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由于三峡两岸山 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 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支持者只考虑 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2007年,三峡库区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气象 灾害频发,其中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比较突出,地震活 动仍维持在低强度水平暴雨洪涝:2007年4〜9月,库区及其邻近地区降水表现出前多后少的特 征,过程频繁,强度大,总量多,造成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4 月 1 日和 21 日、6月 29日、8月 1〜2日,9月 27〜28日,库区出现4次局地暴雨,5月 23〜 24日、5月 30〜6月 1日、6月 16〜23日、7月 8〜12日,7月 16〜20日,7月 28〜30 日,出现 6 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据不 完全统计,5 月 23〜24 日库区出现的大范围强降水,造成重庆市彭水、奉节、 涪陵、丰都等20个县(区)和湖北省团风、宜都、利川和神农架林区等4县(市、 区)289.1万人受灾,死亡 1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6.73亿元。

      7月 17日重庆市铜梁、璧山、沙坪坝日降水量分别达到179.5毫米、 258.0 毫米和 262.8 毫米,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其中沙坪坝日降水量 为 1892 年以来的最大值特大暴雨导致山城重庆著名的红色旅游烈士墓景区 ——“渣滓洞”围墙倒塌,牢房冲毁,景区遭遇到建国以来的最大暴雨灾害 地质灾害:专家称,三峡水库建成后,逐步淹没了大量地势低洼的山体,包括城市、 集镇和村庄,长期浸泡使被淹的山体等发生松软并冲入了低洼的采矿采空区,这都 会导致库岸坍塌、山体滑坡等此外,三峡水库每逢冬季蓄水、每逢夏季(汛期) 放水,水库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也对沿库地区造成压力,会诱发多种地质灾害2007年4〜7月,强降雨过程致使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多次、持续发生山体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灾死亡1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4月滑坡、泥石流 主要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奉节县;5月发生在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清太坪镇和水 布垭镇、宜昌市兴山县高阳镇、高桥乡和水月寺镇,恩施州建始县景阳段,重庆 市彭水县汉葭镇,巴东县官渡口镇水布垭;6月发生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巴东县清太坪镇、重庆市潼南县、彭水县、万州区等;7月发生在重庆市梁平县、 潼南县。

      6月22日仅几小时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就发生较大规模滑坡118处雷击事件:2007年4〜8月,库区及其邻近地区特别是重庆地区多次发生雷击 事件,共造成21人死亡,灾害损失较往年偏重其中,4月1日重庆市垫江、綦江 雷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5月23日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雷击事件造成7名 小学生死亡,重伤19人,轻伤25人大风、冰雹:2007年,库区及其邻近地区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点多面 广,时间跨度大,从春到夏接连发生,造成的灾害损失重于上年据统计,共50 多个县次先后遭受了大风、冰雹等局地强对流天气袭击,造成3人死亡,230多万 人受灾,房屋损毁8.3万多间,因灾经济损失超过3.8亿元大雾:2006/2007年冬季及深秋,库区西部大部地区频繁出现大雾天气,使高速 公路、铁路、民航、河运等交通运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人们春节出行造成了 不便,同时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健康2月7 日,湖北恩施州鹤峰县路段因阴雨和大雾发生一起16人死亡、16人受伤的特大交 通事故11月9日,大雾封锁重庆机场,仅1小时就造成30个进出港航班延误,4 个航班被迫取消,4000名旅客滞留机场;成渝高速、渝宜高速等8条高速路先后 实施交通管制;水运朝天门三渡轮航线禁航4小时。

      干旱:2007年,库区干旱总体较轻2006/2007年冬季,受上年夏季川渝特大高 温干旱的后续影响,重庆市水库蓄水和稻田蓄水明显偏少、江河水位普遍在水位 低值区徘徊、地下水急剧下降,重庆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不到历史同期应蓄水量 的50%,全市有150万人、98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11.6万公 顷,库区部分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出现困难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 50年来罕见干旱,让人们的聚焦点再次投注在三峡工程上 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9年就已开始启动编制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2)移民问题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 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 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 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 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 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 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经有大 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 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三峡工程实行“开发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时,也伴随进行大规模 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其经费除了由 三峡建设基金拨付外,三峡总公司在电站投产后的若干年内每年也要支付给地方 政府一笔资金用于移民安置此外,国家还要求全国的二十一个省市,每个省对 口支援三峡库区的一个县但目前的现状是,虽然移民城镇的基础建设较快,但 是工业发展较差,大批搬迁的企业破产倒闭,库区整体呈现出一种产业空心化的 状态,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较高,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导致数万人包围 政府机关的“万州事件”3) 泥沙淤积和水位由于有三门峡水电站的前车之鉴,因此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技术讨论的重中之重据测算,长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 1.2千克左右,每年通过坝址的沙量在5亿吨以上在三峡工程未建前,这些泥沙大量淤积在曲折 的荆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并危胁到整个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 危当三峡水库形成后,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 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工程的反对者如黄万里等认为,长江上游河流所携裹的除了泥沙,还有 颗粒较大的鹅卵石,在三峡大坝筑起后将极难排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