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开学典礼致辞.docx
12页高校开学典礼致辞 敬爱的新同学,老师们、同志们: 上午好!今日的风雨真不小此风此雨,给了我们不同寻常的体验这仿佛是为同学们迈入高校、踏上人生的新高地,进行一次精神沐浴和心灵洗涤;也好像在表明,不管任何风雨都抵抗不了同学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和坚毅我代表学校对来自15个省区的近6000名新同学加入湛师大家庭表示热情的欢迎!对风雨中坚持开会的同学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个宏大的时代,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度你们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着力提高高等教化质量、我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关键之年,考上高校,来我校深造,真是值得庆贺你们的加入,将给湛师带来新的活力、激情和才智 一、高校是人类文明的高地 进入高校,首先要追问高校是什么样的地方?详细而言,高校是: (一)责任高地高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创新学问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高校是人类文明的高地,也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之前有博罗尼亚高校;英国先有牛津、剑桥,后才有其崛起;德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够成为世界科技文化的中心,跟柏林高校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是先有哈佛,后有国家。
美国之所以有今日,我们表面上看到是它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事实上支撑它的是高校,是它强大的教化系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温总理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蔡元培则早就说过,要看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内 高校的主要责任,也是老师的天职:就是培育人才,培育最终超过老师的人才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超越自己,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卓尔不群,长盛不衰,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建树新风 高校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就是努力成为超越老师的学生,更好地服务国家须要和民族宏大复兴 (二)人才高地高校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高校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哥伦比亚高校校内里有不少雕塑,其中有一尊雕塑,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尊雕塑就是哥大赖文森广场(RevsonPlaza)的;钢丝上的行走者;(TightropeWalker)这个雕塑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走在钢丝上,另一个人站在他肩上我觉得,假如把下面那个人看作老师,上面那个人当作学生,那么这个雕塑便体现了高校教化的志向:培育超越老师的学生。
培育超越老师的学生,其实也是中国高校的志向和传统由鲁迅亲自设计的北京高校校徽与哥大的上述雕塑有异曲同工之义它主要由;北大;这两个字用篆书构成,下面一个;大;字,像一个人,表示老师;上面是;北;字,像两个人,表示学生两个学生背靠背,表示他们是和而不同的君子,具有独立人格,只追求真理,不相互依附,不拉关系;他们站在老师肩膀上,表示学生在老师的无私教育和帮助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作为;这三个人还构成了一种多元对话的格局,体现了一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所以,北大校徽是最能体现高校志向和教化精神的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曾发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感叹,认为年轻学子是值得敬畏的,怎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老师呢?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陶行知则说:;老师的胜利是创建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欢乐,是创建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都事实上寄予了培育超过老师的学生的教化志向 令人欣慰的是,在湛江师范学院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中,曾经涌现众多卓越人才,他们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杰出代表如学校前身——雷阳书院,曾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它的三位闻名山长(古时称校长为山长):陈瑸、陈昌齐、陈乔森。
也就是我们说的;三陈;陈瑸、陈昌齐均为进士;陈乔森为咸丰年间举人,被誉为;岭南才子;他们做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功勋卓著;做学问则勤谨笃实,以身垂范,学者楷模还有谭平山,曾任雷州中学校长,是广东党组织最早创始人,时有;南谭北李(李大钊)中陈(陈独秀);之誉还有广东农夫运动闻名领导人黄学增、南路优秀女共产党员欧汝颖、粤桂边区纵队副司令员唐才猷等杰出代表 湛师培育过不少超过老师的优秀学生如今日坐在主席台的一些教授,就毕业于本校的前身雷州师专,当时学校一个教授也没有不少毕业生考上北大、复旦、人大、南大、北师大、中大等名校的探讨生仅今年就有137名毕业生考上探讨生 (三)精神高地梁英书记说过,高校不仅要有大楼、大树,还要有大师、大气从最高境界上来说,真正的高校,是无形的高校,是精神的高校,是能凝合和产生大师的高校有了高远的精神境界,有了一流的老师,哪怕没有高楼大厦,也可能成为一所高水平高校所以,高校首先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成为精神高地才能使高校不仅仅停留在;形;和;体;的层面,而进入;神;和;灵;的境界在这一精神高地上,我们探究人类精神生产、传承和创新的隐私,与人类最杰出的大脑和最高尚动人的灵魂相遇,争取那熠熠光辉,照亮自己的人生,然后把这些隐私和光辉与他人共享,传承发扬下去。
同学们考上湛师,不必自卑家庭经济贫困,也不必自卑高校是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精神高地在这里,不是比官大,也不是比钱多,而是比谁的志气大、用功多、学问高在这里,过的须要艰苦付出的孤独生活洪堡说过,孤独是高校精神的特质之一易卜生则认为:;世界上最有力气的人是最孤独的人在高校高地上,可以了望世界,展望将来,通过与高人接触,知彼而知己,确立自己的人生使命,为做最好的自己奠基铺路这是很幸运的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中途,即年轻有为时发觉自己生活的使命站在这一高地上的人们,可以让一切都变得意义非凡甚至连贫困都拥有宝贵的价值与青春和才智相比,金钱、地位、美酒、佳肴都微乎其微在这一高地上,即使身无分文,也可以孕育希望! 二、立足高校高地,努力成为超过老师的学生 如何努力成为超过老师的学生?我以为,树立;责任以行,实力为重,创新是魂;的理念,并付诸于行动是关键所在 (一)责任以行 社会学家戴维斯就曾说过,;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我站在这个讲台,最真实的感受,除了迎新的喜悦,更多的是一种责任面对众多渴望求知、立志成才的学生,我深感作为一名校长的责任之重。
同学们上高校,要学的东西许多,首先应当学会负责,成为一名负责任的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亲朋负责、对工作和单位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责任以行,就是永不放弃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责任 责任以行,也意味着宽容和担当同学们从今日起就成为湛师大家庭的正式一员对学校的平安和谐、创新发展都负有不行推卸的责任,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共同推动学校发展我曾邀请全国劳模、韶钢首席技术专家罗东元给高校生作讲座,他说,;上苍支配每个人都有一次做人的机会,就要尽心地体验做人的责任,享受其过程要酷爱工作、享受工作我在工作中遇到太多问题,有时逼得走投无路,但我认为,这时候离问题解决就不远了什么叫胜利?胜利在于坚持,胜利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责任,积累能量,然后集中释放出来 我校师生中也有许多;责任以行;的榜样1935年,雷州省立师范学校时期的吴炳宋校长,就把教化事业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明确指出;民族之兴亡,基于教化之盛衰;,希望;师范教化普及高雷,泽流所被,漫衍全粤;我前天在新生接待现场,遇到送儿子来报到的一家人,爷爷、父母和儿子四人爷爷、父母亲都是中小学的老师,父亲还是校长爷爷、父亲都曾是湛师的学生,现在儿子也成为湛师的学生。
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这个家庭对湛师的一种情怀和对教化的一份责任励志演讲 )法政学院的庞天佑教授,大年三十也一如平日,坚持读书搞探讨;化学院的高利军博士, 来校工作以来,不曾回过家乡,不论寒暑假还是星期六日,几乎每天待在试验室搞探讨,32岁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还有郑光华老老师、谭笑老老师,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在校内里与学生交谈的身影,无私地把自己的时间、生命才智奉献给学生还有今日作为校友代表发言的附中党总支书记、特级老师梁哲同志,等等正是有这些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老师,湛师才能培育出很多优秀的学子 (二)实力为重 一个人要真正有所担当,真正能负起责任,就必需有实力,即要有丰富的学问和过硬的本事这里的;实力;,是一个建立在扎实的学问基础上的;实力群;包含学习实力、思索实力、实践实力、组织实力和创新实力等不同的行业所要求的实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专业培育的实力规格也有所不同同学们进入高校,最重要的是不能放松学习、不能放松思索、不能放松行动实力的形成靠学习和实践积累那应当如何学习呢? 1、要学会在;三个世界;里学习 一是书本世界通过阅读书籍等增长学问,尤其要精读经典名著。
二是阅历世界要培育实力,就要主动实践、主动熬炼三是虚拟世界现在是网络时代、E时代,网络上有海量的资讯,为我们学习供应了许多材料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特别重要的`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方式和学问结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来促进学习和探讨 2、要驾驭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真正的教化必定是自我教化与中学相比,高校供应了更多的自由与选择的空间这里所强调的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同学们要从被动学习转变自主学习;要学会综合分析、独立思索,学会选择,有所守有所放,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味追求热点或时髦,人会失去自我和尊严不要让你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合作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日,单打独斗已难以适合社会和工作的要求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这是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同学们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同伴的精神文化资源,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益,培育合作共事的实力 体验学习实践出真知体验的过程是学生驾驭学问、生成实力,学会思索,学会与阅历世界接触的一个综合过程,是培育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的一个不行或缺的环节做科学试验、参与专业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等,都是体验学习。
以上三种学习方式,加起来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八方友 3、要把握三个重点进行学习 一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闻名教化家南国农先生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做人,对己而言,要做第一流的人物做最好的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打出扎实的理论基础,优化学问结构;对他人多一点敬重和宽容,少一点苛求责怪;对社会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其次个重点是;前沿;我们要了解理论尤其是实践前沿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更新学问、驾驭新技术第三个重点就是;特色;要有特长,要扬长避短,特性发展,这样才可能有创新 (三)创新为魂 建设创新型国家,须要创新型人才同学们要以一种创新的精神、探讨的看法和负责的行动,不断为家庭、母校、社会和祖国奉献力气和才智当前,学校提出建设显明特色的高水平师范院校的发展新目标,推断学校是否高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表征,就是其培育的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精彩的实力和卓越的成就 创新是一个探究未知的艰辛却又好玩味的过程,须要勤奋和专一要把创新作为自己做事、做学问的价值取向和工作习惯 作为院长,我将与同事们一起,致力于为学生供应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如我们将筹建老师教化创新班,对一批立志从教、学习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育;我们着力构筑现代教化技术高地,为同学在虚拟世界里学习供应平台;筹建教化探讨院,并以此为平台吸引教化名家和中小学的优秀校长、特级老师来校讲学,让同学们与名家名师近距离接触,了解最前沿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