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篇衔接包括哪些内容.docx
8页语篇衔接包括哪些内容 1.语篇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语篇分析包括以下几点: 1、衔接手段:常见手段有: 1)语法手段(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的使用都可以表现构造上的粘着性,即构造上的衔接 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或称为形连(cohesion) 2、连贯(connection)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 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到达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或称为意连或连贯性(coherence) 3、影响意连的几种因素: 语篇中句子的排列会影响到句与句之间在语义上的连贯,句子的排列如果违反逻辑那就会影响到语篇的连贯性 在有些现代小说中,有些句子的排列不符合逻辑这主要是为了表示人物的潜意识活动 ,展现人物的心理构造而诗篇的连贯性主要依靠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语法衔接手段有哪些 本文从英语语篇的角度,对衔接的概念、功能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开展了讨论,同时也探讨了衔接与连贯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句话或者一个言语行为也可以构成一个语篇,但大多数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言语行为构成它是协调词汇学、句法学、音系学和语义学的语言学分支,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的行为。
就标准的语篇而言,同一语篇内的各组成分之间的连接从字面上必须有合理的衔接手段,在语义上还要有符合逻辑的关联性合理的衔接方式和逻辑上的连贯是任何一种语言的语篇共有的和最显著的特征 1. 语篇衔接衔接是将篇章中的句子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连贯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确定语篇要素之间的阐释和确定互指关系,并以之决定语篇要素之间的交互预设关系,使语篇具有语篇性 Halliday & Hasan将衔接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其中照应、省略、替代、连接属于语法范畴,主要通过各种语法手段开展衔接 例如照应,是指用代词等来表示语义关系,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比较照应;省略,则可省略主语、谓语、补语及其它成分;替代,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及小句型替代;连接,主要利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地点转移等实现衔接词汇衔接属于语义衔接,主要通过词汇的重复、同义、近义、上下义和搭配等形式来实现 在这些衔接手段中有些是形式上的,有些则主要是语义上的句子内部存在衔接关系,句子之间也存在衔接关系 无论是语法衔接手段,还是词汇衔接手段都是语篇常用来到达连贯的显性实现手段,它通过建立词句间的约束关系使语义关系显性化,有助于对语篇连贯的认识。
通常这些衔接手段在语篇中交错出现,互相配合,共同到达语篇连贯的目的 2.语篇连贯连贯指的是连接意义和概念的手段,是语篇世界的组成成分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方式,是人们的心智、知识构造与语篇成分互动的过程,是语篇给人的感觉语篇的连贯性表现为句子衔接紧凑、流畅、自然, 语义发展清晰,符合逻辑 关于连贯,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视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Grice(1975)认为,连贯是作者的猜度与读者的实际知识、推理能力的函数 Reinhart(1980)认为,连贯由三个要素组成:连接(connectedness)、一致(consistency)和关联(relevance),连贯是形式、语义和语用上的相关性David Crystal(1987)认为,连贯指的是语篇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和关系必须彼此相关,从而使我们能对语篇的深层意义开展合理的推理 David Nunan(1993)认为连贯是语篇被感到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串不相关语句的程度McCarthy(1993)说连贯是对于语篇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非无意义堆砌的一种感觉 我国学者朱永生(1995)把连贯看作一个语义概念,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概念,包括Van Dijk的语义概念和Widdowson的语用概念。
尽管语言学家对连贯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在把连贯界定为语篇在信息传达方面的流畅与贯穿上是趋于一致的 3.衔接与连贯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中的两个极其相近的概念两者构成语篇时关系是非常严密的 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表达在语篇的表层构造上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的使用,都可以表现在构造上的衔接 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而连贯是使一个语篇能起到交际功能的条件,需要通过逻辑推理来到达语义连接,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语篇连贯不仅取决于衔接手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心智上的连贯性Beaugrande&Dressler指出,连贯甚至比衔接更为重要,连贯不仅仅是语篇的一个特征,更是语篇使用者认识过程的结果,必须从“认知加工、激活相关知识”的角度来论述语篇连贯及其生成和理解的过程 二、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构造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汉语语篇注重语义上的连贯,是一种松散的语言构造 而英语语篇注重形式上的衔接,力求从表面的联接到达语义的连贯另外,汉语语篇强调作者结论,而英语语篇侧重于让读者通过事实自己判断 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英语语篇内在的生成规律和逻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形合的思维意识,注重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训练,以抑制汉语的螺旋型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
在衔接方面,要加强 3.话语的形式衔接与语义连贯有什么关系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即词汇关系和语法关系出发,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从而获得语篇手段和技巧,培养语境反应和重构能力 1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关系 词汇关系是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或重复,或由其它词语替代,如代词代替名词,助动词(如:do)代替实义动词等,或共同出现,如factory与manager,worker 等用在一个语义场中只有词汇的相对集中,才能保证语篇的主题和语义场(semantic field)的统一(胡壮麟,20**)因此,这里所说的词汇包括许多词汇学中的词项,不仅是单词(words),它们不受形式变化的制约,如单复数 (ert/eter)es,时体(work / worked)和词等等这些词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基本词义不变,故具有语篇衔接力其他的还包括有同义、反义、上下义 (如classroom是blackboard的上义词,即blackboard是classroom的下义词)互补来使语篇到达语义上的连贯韩礼德和哈桑(1976)把英语词汇衔接关系分为词的复现和词的同现关系(collocation)( Halliday & Hasan, 1976)。
1.1词汇的复现关系 词的复现指的是某一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near-synonym)、上义词、下义词(hyponym)、概括词(general word)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到达了相互衔接,意义统一完整词汇的复现关系可分为四种(胡壮麟,1994): 原词复现: 通过原词在语篇中的复现,我们能够直接抓住语篇中所要讲的中心意思阅读中通过词汇复现来到达衔接与连贯,进而突出主题 同义词、近义词复现: 同义和近义指具有同样意义或相近意义的不同词项之间的接应关系,不管这个词的意义是指人、物、过程或性质如:近义词的复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它们所谈论的,所指的是同一种事物,从而到达构造上的衔接和意义上的连贯 上下义词:上义词是指那些具有概括意义的词汇,这些词汇涵容着许多表示具体指向的下义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下义词来答复就此类关系提出的阅读理解题了解这种上下义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句中的含义 概括词复现:概括词是指那些词义广泛具有总括意义的词汇,如:people,place,thing,之类的词语在语篇中都可以和具体的地名,物名,动物名等相互照应使用。
这种衔接手段即概括词复现关系(黄国文,1988) 需要注意的是,词汇的复现,特别是原词复现关系,无论是对已经出现的事物或话题开展重述,还是提供某种新的信息,都能对语篇的前后衔接发挥不可忽略的功能有时,正是由于这些手段的使用,段落或语篇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意义完整、上下连贯的整体这绝不等同于语言表达中的罗嗦重复罗嗦重复属于一种语病,而词汇复现则是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关键词来到达连接语篇的目的(朱永生,1995)此外,如使用得当,我们还能体会出当时说话人或作品中的人物感情,或极端高兴或极端悲痛或因无理而一时语塞通过词的复现我们可以判断语篇主题和作者的观点另外,在科技文献中,重复词语的情况是作者为了强调其概念的正确和重要(张德禄,1992)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