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旧方法(精品).doc
6页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目录概念 影响因素 折旧方法 1. 1、年限平均法 2. 2、工作量法 3. 3、加速折旧法 4. 4、常见折旧法的比较概念 影响因素 折旧方法 1. 1、年限平均法 2. 2、工作量法 3. 3、加速折旧法 4. 4、常见折旧法的比较概念 所谓固定资产折旧方法(Fixed-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损耗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当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损耗 影响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帐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二是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三是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提随意变更;四是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折旧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现代企业在资产经营中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迫切需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研究和推出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就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折旧方法的选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者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固定资产的折旧发放已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符合固定资产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优点: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
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工作量法的优点: 当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
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量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适用范围: 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 ①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
②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资风险 ③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⑤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一笔无息贷款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 适用范围: 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3.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
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3.2 年数总合法 年数总合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为15(5+4+3+2+1)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 4、常见折旧法的比较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1)直线法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
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①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②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③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④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⑤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更为重要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3.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建议 上述折旧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武断性,而且其所依据的数据,如现金流量或净收入是相当难于计量的变数,因此,折旧方法还需要不断的更新、完善。
可考虑使用的备选方案是: (1)不需分配的方法而以每期期末的市价来计量剩余资产的价值; (2)以现金流转和资金流转表代替收益表,避免折旧分配; (3)侧重于使用能够预测的统一折旧方法,而不管其逻辑性; (4)尽量采用折中的分配方法 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在的货币资金,但这种费用是前期已经发生的支出,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实现,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还是从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来讲,计提折旧都是必要的,企业要根据各类折旧方式所适用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