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 历史 高考冲刺二轮 --第2讲 选考命题--历史学科能力(京津).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二少****畔
  • 文档编号:130436732
  • 上传时间:2020-04-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9.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讲 选考命题历史学科能力一、关注顶层设计,领会考纲、课标精神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2.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历史学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3.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4.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在命题中文科试题也要考查创新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二、选考命题的新变化1.强调唯物史观原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题例证1]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 材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的一部分,并且从以前的上层专用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影响到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正确;朝廷的严格规定到明后期不被遵守,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对使用玉制器皿的规定,多是出于政治考虑,C项错误;到明后期,低级官员、普通人家都能使用玉制器皿,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答案 B [考题例证2]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报酬发放形式多样化,这说明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人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 A2.细化能力目标(1)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考题例证3]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解析 由材料“钢琴曲”“白纱”“蓝袍黑褂”“旗袍”可知,婚礼仪式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婚姻自主”“门当户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项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不是由政府主导的,D项说法错误答案 B(2)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考题例证4]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解析 材料反映了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并非中国主动对外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日常生活用品被外国商品占据,体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C项正确;中国关税主权丧失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 C(3)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考题例证5]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 中方强调日军首先轰击我军,日方则强调中国首先进攻可见C、D两项都不对题干中日双方的相关记述都很清晰,与B项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相矛盾。

      答案 A(4)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考题例证6] 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解析 材料中石油生产国“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因此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 D(1)历史事实: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2)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包括史料呈现、史事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所以,历史叙述本身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复杂过程3)历史解释:广义:说明因果关系;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狭义:以演绎的方式说明历史因果关系一是翻译、诠释;二是说明,为结果提供原因或理由。

      4)历史观点: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特征是:第一,是以某一或某些历史事实为依据产生的;第二,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5)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总结性的认识,包括对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做的总结    3.凸显发现问题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发现问题、论证问题与独立提出观点更能体现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观察、洞察;批判、探究;阐释、史证等能力要求体系更加完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考题例证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解析 解答关键在于明确题干主旨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以及论题与论点的统一,注意作答要史论结合可以提取中外经济交流,节选材料中“朱元璋时期,与占城等30个国家进行官方贸易”“郑和下西洋”“英国入侵印度……”等;也可以选择“西学东渐”为主题,阐述“朱子学在日本”“印刷机的发明”以及启蒙思想的形成等史实答案 略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选考命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问题,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从历史角度看,历史“核心素养”各要素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实际是对历史问题的再认知,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具体如下图:角度1 考查唯物史观[考题例证8] 《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官修的史书有时隐讳历史事实,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A、B、D三项不准确答案 C角度2 考查时空观念[考题例证9] 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解析 本题运用表格材料,考查时空观念下经济发展的特点观察表格时间、国家和数据变化,可知表格中三国服务业从50年代到70年代均有所上升,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各国均有贡献,故选A项表中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但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角度3 考查史料实证[考题例证10]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和提示可知:唐武德元年的皇帝为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秦王”,当时尚未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