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鳄鱼文原文及翻译.docx
5页Word(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祭鳄鱼文原文及翻译 飞飞的 《祭鳄鱼文》亦称《鳄鱼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共享了祭鳄鱼文原文和翻译,欢迎阅读! 祭鳄鱼文原文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日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行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担心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愿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祭鳄鱼文翻译 某年某月某日,潮州刺史韩愈派遣部下军事衙推秦济,把一只羊、一头猪,投入恶溪的潭水中,送给鳄鱼吃,同时又警告它: 古时候的帝王拥有天下后,放火燃烧山岭和泽地的草木,用绳索去网捉、用利刃去刺杀,以除灭虫、蛇等那些给人民带来危害的动物,并把它们驱逐到四海之外去到了后世,帝王的德行声威不够,不能统治远方,于是,长江、汉水之间的大片土地只得放弃给东南各族;更何况潮州地处五岭和南海之间,离京城有万里之遥呢?鳄鱼潜伏、生息在此地,也就很自然了 当今日子继承了大唐帝位,神明圣伟,仁慈英武四海之外,天地四方之内,都在他的安抚统辖之下更何况潮州是大禹脚印所到过的地方,是古代扬州的地域,是刺史、县令治理的地区,又是交纳贡品、赋税以供应皇上祭天地、祭祖宗、祭神灵的地方呢?鳄鱼是肯定不行以同刺史一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 刺史接受天子的.任命,镇守这块土地,治理这里的民众,而鳄鱼竟敢担心分守己地呆在溪潭之中,占据一方吞食民众、牲畜、熊、猪、鹿、獐,来养肥自己的身体,繁衍自己的后代,与刺史抗衡,争当统领一方的英雄。
刺史虽然驽钝脆弱,又怎么能向鳄鱼低头屈服,害怕可怕,给治理百姓的官吏丢脸,并在此地苟且偷安呢?而且刺史是奉天子的指令来这里当官的,他势必不得不与鳄鱼讲明道理 鳄鱼假如能够知道,可要听刺史我的话:潮州这地方,大海在它的南面大到鲸鱼、鹏鸟,小到虾子、螃蟹,没有不在大海里归宿藏身、生活取食的鳄鱼早上从潮州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大海如今,刺史与鳄鱼商定:至多三天,务必率领那批丑陋的同伙南迁到大海去,以躲避天子任命的地方官;三天办不到,就放宽到五天;五天办不到,就放宽到七天;七天还办不到,这就说明最终不愿迁徙了这就是不把刺史放在眼里,不愿听他的话不然的话,就是鳄鱼愚蠢顽固,虽然刺史已经有言在先,但还是听不进,不理解凡对天子任命的官吏高傲无礼,不听他的话,不愿迁徙躲避,以及愚蠢顽固而又残害民众的牲畜,都应当处死刺史就要选择有才能有技能的官吏和民众,操起强硬的弓弩,安上有毒的箭镞,来同鳄鱼较量,肯定要把鳄鱼全部杀尽才肯罢手可不要懊悔啊! 祭鳄鱼文赏析 文章开头在点明韩愈以潮州刺史身分派遣下属致祭之后,第一段先回顾漫长的历史,拿先王和后王对比,以说明鳄鱼得以长期肆虐的缘由古代的圣王统治天下,放火燃烧山野草泽,用绳网利刃来消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但是后王德薄,不能统治远方,连江汉之间都放弃了,何况潮州处在五岭和南海之间,距离京师有万里之遥的地方。
所以鳄鱼在这里潜伏、繁殖,自然也就是它活动的场所了先王能为民除害,后王则不能驱逐鳄鱼,追根穷源,先归咎于后王,这是很有胆识的对安史之乱以来的唐王朝,韩愈虽不敢直斥,但寓意讽谏,确有空谷传音之妙再从行文上来看,这是有意放宽一步,为下文蓄势,将合先开,欲擒故纵,这是古文家常用的笔法 第二段陡然折笔回锋,展开堂堂之阵:以今非昔比晓喻之,以大唐天子、刺史、县令、天地、宗庙、百神震慑之这就使鳄鱼完全丧失了得以肆虐的根据况禹迹所揖”以下,语意更进一步,字字跃动,蝉联如贯珠,显得雄辩有力直到推出“鳄鱼其不行与刺史杂处此土也”,才揭出一篇之纲譬如登泰山,攀“紧十八盘”,南天门始赫然在目,以前的“阶崇万级”,均为此铺垫假如说在这以前是从天子的角度上昭告鳄鱼的话,那么在这以下就是从刺史的职责上阐发议论了:“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鳄鱼岂敢与刺史抗拒刺史是受天子之命而来,抗拒刺史就是抗拒天子对鳄鱼而言,抗拒刺史,将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这是不言而喻的;就刺史而言,为民除害,是其职责退一步说,即使刺史弩弱,也不愿屈服于鳄鱼,矫矫者岂能听之任之故“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反复晓喻,这就不是“不教而诛”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文字里,韩愈顺便给那些在恶势力面前吓得魂不附体的人给予有力的挖苦,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在待之以礼、晓之以理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凌之以威、绳之以法了第三段以“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开头,正式堂而皇之地宣布了驱逐鳄鱼的指令为鳄鱼指出去路,限定了时间,限期也是宽之又宽,做到仁至义尽但是,假如七日内不能迁徙,文笔又陡起层叠而下:“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这段判决文字写得极为严正,十分果决、犀利最终落到“杀”字上,使正义之力大大变强更有甚者,不仅要杀,而且要斩尽杀绝诛杀的方法,也写得明明白白,以示有肯定的把握那些“为民物害者”,对此必会心惊胆战结尾“其无悔”只有三字,戛然而止,尤见峭劲韩愈有言“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者皆宜〔《答李翊书》〕从他这篇文章来看,的确表现了这一特点 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这在韩愈的文章中是说得一清二楚的既然鳄鱼无知,韩愈的写作目的有何,“好游戏”〔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五〕的韩愈,无非是在借题发挥而已在指责鳄鱼的背后,有比鳄鱼更为凶残的丑类在安史之乱以来那些拥兵割据的藩镇大帅,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更为祸国殃民。
所以这篇貌似“游戏文字”的文章,明显寓有鲜亮的主题,它因小见大;发人深思,有着严峻的现实意义 【祭鳄鱼文原文及翻译】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