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个域网与Bluetooth剖析.pptx
70页无线个域网与Bluetooth 张明军 友情提示:本章内容理论性较强,但 提纲 n无线个域网—WPAN n蓝牙体系 n蓝牙的核心协议 n蓝牙的profile 无线个域网 n无线个域网络(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n是为了实现活动半径更小:数米 n业务类型丰富:话音、数据、多媒体 n面向特定群体:家庭与小型办公室 n智能终端的无缝连接而提出的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个域网技术 n红外技术 nZigbee n超宽带技术( UWB ) n家庭射频(HomeRF) n蓝牙 n…… 无线个域网标准 nIEEE WPAN规范标准主要集中在802.15系列 n802.15.1:是蓝牙底层协议的正式标准化版本 ,大多数标准制定仍由SIG完成 n802.15.1基于Bluetooth1.1 n802.15.1a对应Bluetooth1.2 n802.15.2:解决WPAN与WLAN共存问题 n802.15.3:WiMedia,802.15.3a物理层使用 UWB的多频段OFDM,480Mb/s n802.15.4:Zigbee,是低功耗、低复杂性、低 速率的WPAN标准 WPAN标准对比 蓝牙UWBZigbeeRFID 发起时间1998年初2002年2月准许 民用 2002年下半年1970年代末开 始民用 标准程度IEEE802.15.1IEEE802.15.3aIEEE802.15.4未统一 通信距离1-10m<10m10-75m10cm-10m 传输速率1Mb/s几十~几百Mb/s20-250Kb/s几K~几Mb/s 通信方式载波调制基带传输载波调制载波调制 使用频段2.4GHz3.1~10.6GHz2.4GHz, 915M/868MHz 50-500KHz, 56MHz, 0.9- 2.5GHz 典型应用语音和数据传 输,无线联网 数字家庭网络 ,超宽带视频 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 络,工业检测 门禁系统,物 流管理,高速 公路收费 WPAN Vision@IEEE RFIDWPANWLANs Low performance, low cost High performance, higher cost IEEE 802.15系列 Layers Focu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 Layer Physical LayerPhysical Data Link Network Transport Session Presentation Application ISO/OSI Reference Model Area of Focus} 蓝牙(Bluetooth) Bluetooth n蓝牙是一种短距无线通信技术规范 n目标:替代便携设备的连接线缆 n特点:可靠、低功耗、低成本 n短程:最大传输距离10米 n性能中等:721Kbps n动态配置:自主联网/漫游 n功耗:”Bluetooth” n丹麦的国王(A.D. 940~985) n统一了丹麦和挪威 n寓意统一不同制造商的不同设备 n2000年5月发布了蓝牙应用新图标 Bluetooth的应用 n蓝牙好在哪里? n没有线缆连接时 n个域网(PAN) n使得一组个人设备协同工作 n位置感知服务 n仅在有限范围内并且需要时访问额外资源 n充当进入Internet的桥梁 n构建家庭网络 n运动中组网 连接计算机以及其他外部设备 支持自组织网络 充当访问Internet的接入点 构建家庭网络 运动中的连接 蓝牙系统 蓝牙模块 蓝牙应用实例 蓝牙传输特性 n2.4GHz ISM频带 n传输距离为10米 n连接便携式和固定设备 n点/点和点/多点模式 n数据速率 n同步(电路交换技术) n64kbps n异步(分组交换技术) n433.9kbps(对称) n723.2kbps(非对称) 蓝牙拓扑结构 n点/点模式 point-to-point n两个蓝牙设备直接通信 nPiconet(微网)point-to-multipoint n共享相同信道 n8个蓝牙设备可在小型网络内通信 n7个从设备和一个主设备通信 nScatternet(散网)point-to-multipoint n多达256个piconet可连接成更大的网络 蓝牙的piconet nPiconet的组成 n1个Master节点控制FH通信的同步 n7个Slave active节点 n3-bit Active Member address (AM_ADDR) n255个非活跃Parked节点 n保持与master的同步 n没有AM_ADDR n8-bit Parked Member Address (PM_ADDR) 蓝牙的piconet 蓝牙的piconet 蓝牙的Scatternet n时间和空间层叠的多个piconets组成一个散 射网 n几个masters链接到同一个slave n一个master可以是另一个网络的slave 蓝牙的Scatternet 蓝牙的Scatternet 蓝牙标准 n两大部分组成 nCore规范(核心规范) n描述蓝牙协议各层的功能和详细定义 n包括无线接口、数据链路控制以及互操作和 其他管理功能 nProfile规范(概要规范) n规定了与传统/新应用相适配的协议和功能 蓝牙协议栈 Core nCore包含如下5层协议: nRadio - 描述空中接口,包括调频的使用,调制模 式和传输功耗. nBaseband - 负责piconet内的连接建立, 寻址, 包格 式, 能量控制等. nLink manager protocol (LMP) - 链路建立和管 理,鉴权和加密等. n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 (L2CAP) - 将上层协议适配到baseband层. L2CAP 提供有连接和无连接两类服务. n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 (SDP) - 支持设备信 息, 服务和服务特性的查询,为蓝牙设备的互联提 供支持. 蓝牙协议栈 蓝牙协议栈 RFCOMM协议 nRFCOMM是蓝牙规范定义的线缆替代协 议. n定义虚拟串口支持尽量透明化的线缆替 代. n支持二进制的数据传输 n在baseband层模拟 EIA-232 控制信号 nEIA-232 (RS-232) 是一类广泛应用的串 口标准. TCS BIN nTCS BIN (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 —binary) n蓝牙定义的 telephony control 协议. n面向bit,定义了蓝牙设备间执行语音和 数据呼叫的相关呼叫控制信令。
n此外,还定义了相关的移动性管理规程. 自适应协议 n其他协议组织定义,融合到蓝牙协议体系中 nPPP - point-to-point protocol,是internet标准 协议,支持点到点链路上的IP数据包传输; nTCP/UDP/IP - TCP/IP协议栈的基础协议; nOBEX - 对象交换协议,IrDA定义,包括对象 的表示和操作模型,类似于简单的 HTTP. 例如 ,vCard和vCalendar; nWAE/WAP - 涉及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和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蓝牙协议栈逻辑分组 n传输协议组:使蓝牙设备确认彼此位置,并创建、配 置、管理物理和逻辑链路 n包括无线、基带、链路管理器、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及主 机控制器接口协议 n中间件协议组:为了在蓝牙链路上运行应用包括的一些 标准协议 nPPP、IP、TCP、 WAP、OBEX等 nRFCOMM、AT信令、SDP n应用组:包含使用蓝牙链路的实际应用 应用组 中间件协议组 传输协议组 传输协议组 中间件协议组 应用组 蓝牙的无线电层 n规范 n定义了载波频率和输出功率 n主要处理空中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n特点 n低功率 n传输距离为10米 n2.4GHz的ISM n79个信道,1MHz (2402 to 2480 MHz ) n跳频扩频技术 n收发器的能量分3级 n1级:100mW,强制功率控制 n2级:2.5mW,功率控制可选 n3级:1mW 蓝牙的基带层 n基本功能 n执行跳频 n实现介质访问 n定义了物理链路 n定义了packet格式 数据传输期间的频率选择 nM和S交替发送(TDD模式) n数据传输期间保持频率的跳变 M设备和S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 nSCO ( 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链路 n主要用于音频/视频传输 nM和S之间具有固定带宽的点-点连接 nM为S预留2个连续时间槽传送实时数据 nM可同时支持3个SCO n每个S可有2~3个SCO(64kbps) nFull-duplex通信 M设备和S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 nACL (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链路 n主要用于Best-effort的数据传输服务 nM和S之间的点-点/点-多点(广播)连接 n在没有预留给SCO的时间槽传送无时间规律的分组 n每个S节点只有1条ACL n分别对应1-slot、3-slot、5-slot分组 n正向最大速率:723.3Kbps (5-slot) n反向最大速率:57.6Kbps nHalf-duplex通信 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nHalf-duplex通信(ACL) n一次往一个方向发送 n不对称最大速率723.3kbps,反向为57.6kpbs n对称速率双向发送,每个方向可达433.9kpbs nFull-duplex通信(SCO) n可同时双向发送 n速率>64Kbps n使用M预留的slot(避免同步和冲突) n没有为SCO链路预留的Slot可用于ACL链路 蓝牙的寻址 nBluetooth设备地址(BD_ADDR) n48位IEEE MAC地址 n活跃成员地址(AM_ADDR) n3位活跃S设备地址 n全0广播地址(M->S) n驻扎成员地址(PM_ADDR) n8位parked的S设备地址 蓝牙的链路管理规范 n能量控制: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要求发送 者调整发送能量 n能力协商:交换版本号和所支持的特性 nQoS协商:轮询时间、延迟、传送能力 n同步:修正时钟偏差或者接受特殊的同 步packet n改变状态和传输模式:M和S角色的改变 n链路控制:控制link活动 n安全服务:认证、加密、密钥的分发 蓝牙的信道控制 n两种管理情形 n设备知道其他设备的参数 n执行paging过程 n设备不知道其他设备的参数 n执行inquiring和paging过程 n两个主要过程 nPage n用来建立与其他节点的链路 nInquiry n用来了解时钟偏移和其他设备的地址 微网的建立——Inquiry模式 n当一个设备想建立一个piconet时 n79个无线载波中有32个用来wake-up载波 nMaster依次在这32个载波上广播查询接入码(IAC) n一个standby设备想加入一个piconet时 n定期侦听IAC消息 n返回一个packet(设备地址和时钟信息) 微网的建立——Page模式 nM设备根据返回的设备地址计算特殊的跳频序列 nS设备与M设备时钟同步,并启动M定义的跳频序列 蓝牙的节能模式 nSniff(呼吸) nM和S设备定期睡眠,并在早期协商的时间间隔 “sniff” nHold(保持) n不释放AMA(活跃成员地址)地址 n停止ACL传输,但可交换SCO分组 nPark(睡眠) n设备仍旧是该piconet的成员 n释放AMA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