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点符号规范化.doc
25页1标点符号规范化第一节 概说 一、什么是标点符号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中说,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合称一种文字体系的特 殊成分”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对标点符号的定义是: 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可见,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简称标点 (一)点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即把线性排列的书面语切分成不同的语言单位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现列表如下:句末点号句中点号名称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形状位置二)标号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示语言单位性质和作用 标号共有 9 种,现列表如下:名称破折号括号省略 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形状——()……《 》“ ”—··— 备注占两格占两格占一格标字间标字下标字下二、标点符号的历史演变 标点符号有旧式和新式之分,旧有标点符号萌芽于先秦,在甲骨文中就有了以线性 为基础的标点符号到了汉代,有了专门的标点符号术语“句读” “句读”又称“句 逗” 这里, “读”和“逗”读音和意义都完全相同,表示停顿。
《说文》:“逗,止也” 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 ,即句号“ ” ;句中语意未完, 可停顿的一段为“读” ,即读号“, ”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刻书有句读是从宋代开始的 “标点”一词也出自宋代明代才出现人名号和地名 号 然而,相当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那个时代,读书人打开一本新书,阅读的时 候就用笔把它一句句点断(大抵都是用一个圆圈),或者用毛笔的笔套,蘸上朱砂印泥, 逐句盖上那时候,形容一个人读不懂文章,常说成:“他点不断(句子) ” 2这种主要靠读者自己断句的情况,给读者造成很多困难,这也是中国古书之所以难 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式标点符号萌芽于清末,诞生于“五四” ,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首先从事这项 工作的是广东东莞人王炳耀1897 年他在香港出版了《拼音字谱》 ,其中列出了十种符 号这十种符号一是从西方输入法的,一是沿袭我国古代的,一是重新创造的 1916 年,胡适在《科学》2 卷 1 期上发表了《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文中拟定 标点符号为 11 种,在此后 3 年中,对其不断修改,为 1919 年制定我国第一部国家颁行 的新式标点符号奠定了基础 1919 年 4 月,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等六位学者向国语 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
1920 年 2 月 2 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了这一《议案》 ,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新式标点的运用 最早用新式标点校勘古典小说的是汪原放 汪原放(1897-1980) ,安徽人,亚东图书馆的编辑1920 年 2 月 2 日,在北京政 府教育部向各校颁布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的教育令后,汪原放就大胆借鉴了英文图书 的版式特点,开创性地做了《水浒》 、 《儒林外史》 、 《红楼梦》 、 《西游记》 、 《三国演义》 等小说的标点、分段与校勘工作 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 1951 年刊发了《标点符 号用法》 ,同年 10 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 从此,标点符号 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 年 3 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 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1995 年 12 月 3 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又对标点符号及其 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批准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我们所讲的标点符号规范 化,就是对 1995 年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诠释三、标点符号的作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书面性,只 能在书面语中运用,二是辅助性,帮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它的作用,大体有三个方面:第一,表停顿 如果不正确断句,就会误解文章的意思例如: 2004 年 9 月 7 日《北京晚报》第 44 版“情感专栏”有一篇文章叫《一个苦恼的人》 文章说:“食色性,人生不可或缺性是爱情的基础,情爱性爱,相辅相成” 以下讲几个故事,来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故事一: 有位阔少爷,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的提亲信,信中描述了女子的 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 阔少爷一看,这个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 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是一个丑女,便找媒人算账媒人说:我沒有说 谎信中不是说了:“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吗?是你自己断错句,怎能 怪我呢? 故事二: 1981 年,四川省盐亭县某贸易公司从广州某贸易公司购进了一批价值数万元的手 表,但 1982 年春节过后货物才到,手表严重积压于是盐亭要求退货,广州回电“手 表不要退回 ”盐亭见电后马上退回了手表广州方面便向法庭提出了起诉结果广州3败诉第二,表语气 标点符号不同,语气语调也不同 ①“我——要……跟——你去 ” ②“我要跟你去 ” ③“我,要跟你去!” ④“我要跟你去?”第三,表结构 ①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③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他胆大心细 他胆大,心细第二节 句末点号 一、句号 句号是最重要的点号,使用频率非常高,表达语气平缓句号在科技文献中使用小4圆点,是为了避免与字母“O”和阿拉伯数字“0”相混淆 (一) 《新颁》用法 句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形式“ ” ,另一种是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的小圆点 “. ” 在《新颁》中,规定了句号以下两种用法: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①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 复杂多样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二) 《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在语气轻微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例如: 我们还是回去吧 (祈使句) 老李同志真是个好人啊 (感叹句)2.用在省略句末尾 有的句子依靠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叫省 略句,末尾应用句号如:徐国梁转身向儿子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冯有梅 ”3.用在表陈述的无主句末尾例如: 下课了 “下课了”只有谓语而无主语,是无主句该句不依靠上下文也能够表达一个完整 的意思。
4.用在独词句末尾例如: 夜晚 只有一个词或一个偏正词组组成的句子叫独词句,它常出现在剧本的说明或记叙文 的开头部分,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二)问题解答 1.圆点句号“. ”与圆圈句号“ ”有何不同? 圆点句号与圆圈句号都能用来表示陈述句末尾停顿,圆圈句号是句号基本形式,圆 点句号是句号补充形式,主要用在科技文献及外语文献中当科技文献涉及大量公式, 中文句号“ ”易同字母 0 及数字 0 相混时,便采用西文句号“. ”例如: ①焦耳定律的公式是:Q = I2RT. ②计算所得的结果是 48%.2.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句末用什么符号? 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如讲解英语语法的中文书) ,为避免中文小圆圈的句号 “ ”和西文小圆点儿的句号“. ”穿插使用的不便,可以统统采用西文句号“. ”示例: ③这个句子应当翻译成 He loves sports.53.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后面用不用句号? 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的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后面现在一般不用标点符 号,如果要用,则只能用句号4. “但是、可是” 、 “然而”前可否用句号? 在使用表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 , “只管……但是……”时, “但是”前不能用句号。
其他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④我很想出国旅游,但没有钱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但”前只能用逗号,如果用句号,就使“没有钱”失掉了谓 语,造成病句⑤1911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序言》 ) ⑥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 , 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 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 5. “所以”前可否用句号? “所以”前可以用句号例如: ⑦我们党如果没有广大的新干部同老干部一致合作,我们的事业就会中断所以一 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 (三)常见差错 ①与会同志还讨论了学术交流中涉及的保密问题,大家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倾向 是不加区分地强调保密,束缚了人们的手脚,有人甚至借口“保密”对内实行技术封锁, 阻碍了技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彻底改变 (报) ②在资本家剥削压迫下,李师傅打了五年铁,没吃过一顿饱饭,一年冬天,屋外下 着大雪,他和几个师兄想在火炉旁烤烤火,突然被资本家发现了,资本家舀了瓢冷水, 恶狠狠地泼在他们头上,李师傅几乎被折磨死。
(报) ③丁声树(1909-1989) ,河南邓州人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曾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以博古通今而著 称他在音韵、训诂、语法、方言、词典编纂等各个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并且都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曾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 、 《昌黎方言志》 ,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 册》 与他人合著有《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 《汉语音韵讲义》等6④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 严重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⑥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有模而不舍 的精神,持之以恒 ”总结:常见差错: 1.该用句号而用了逗号 2.不该用句号而用了句号7二、问号 问号表疑问语气,一般用在疑问句末尾 (一) 《新颁》用法 在《新颁》中,规定了问号有以下两种用法: 1.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句例如: 你见过金丝猴吗?他叫什么名字?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反问句的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注:其实,反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
该规定违反了种属关系概念不能并列的原则 (二) 《新颁》未涉及用法 1.用于表疑问语气独词句例如: 大妈:我?…… 2.用于表示对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有疑问例如: 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括号中的问号表示鲁迅对“文坛”的不满 3.用作疑问代号的问号 有时,问号占用文字位置,用作疑问的代号这时,他失去标点性质,代替词语表 示特点意思例如: 曹邺(816-?)桂州人 以?取人8×7=?问倒国务大臣4.表存疑或不确定,不表语气和停顿 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二)问题解答 1.问号和叹号可否并用? 8问号和叹号是两种不同点号问号表疑问,叹号表感叹,各有其作用,从原则上说 不宜并用但语言中有时疑问和感叹语气交叉,因此书面上自然就会产生问号和叹号并 用的现象这两种语气交叉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例如: “什么?”男人强烈抗议道, “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南方周末》 2000 年 3 月 17 日 18 版) (2)带有惊异语气的疑问句例如: 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曹禺《雷雨》 不属这两种情况,问号和叹号就不宜并用。
2.选择问句如何使用问号 在选择问句中使用问号有两种处理法: (1)前一分句后用逗号,最后一分句后用问号 是报考清华呢,还是报北大呢?我犹豫不决 (2)在每个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