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 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 幼儿教育学.pptx

67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110097096
  • 上传时间:2019-10-2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78M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第一节 幼儿教育学概念和意义,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对教育这个词,也并不陌生,那我们如何理解教育的含义?什么是幼儿教育呢?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和“幼儿教育”?,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可以说是在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惟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人如果我们离开了教育,就只能长大(生理上的成熟),而不能成人(心理、个性的成熟、完善等)5,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组织的一切社会活动,其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6,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如幼儿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等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7,讨论: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有什么样的关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断出现新情况,增添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形式二、幼儿教育,人的年龄阶段划分: 婴儿期(0-3岁) 幼儿期(3-6岁) 儿童期(6-11岁、12岁) 少年期(11岁、12-14岁、15岁) 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教育的分阶段进行: 0-6岁是学前教育阶段6岁以后是学校教育阶段,又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幼儿教育是特殊年龄段的教育,11,0~3岁,3~6岁,幼儿教育,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狭义,指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对3-6岁的幼儿施加的影响12,三、幼儿教育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一方面是对社会的意义,这两方面的意义不可分割 对于个体而言,幼儿教育为幼儿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让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可以提高社会新生一代的整体素质,为培养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础。

      2)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4)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一)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和谐的发展二)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三)减轻父母教养幼儿的负担并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状况第二节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一、各个历史阶段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17,生产力低下,所有青壮年都要参与劳动; 群婚制,没有固定的家庭; 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划分幼儿教育完全融合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由妇女和老年人向儿童传授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经验;幼儿接受氏族内的公共教育总之,幼儿教育没有阶级性,所有幼儿接受平等的教育18,私有制出现,人群划分为奴隶主、平民、奴隶等不同等级只有奴隶主的儿童接受专门的教育,平民和奴隶的儿童只能跟随父母学习生产劳动的知识总之,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19,实行私有制;人群划继续分化为封建贵族、地主、佃户、平民等出现了招收平民子女的学校统治阶级(封建贵族、地主)和受统治阶级(平民和佃户)的儿童接受不同的教育;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分离,入学前主要在家庭进行总之,幼儿教育依然以家庭教育为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0,爆发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迅速普及; 人群划分为资本家和工人幼儿教育机构出现面向工人阶级子女的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出现,幼儿教育开始具有了社会化特征;随后,面向各社会阶层的各种托幼机构纷纷出现,幼儿教育开始全面进入社会化时代每个幼儿受到平等的教育,无阶级性,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知识经验,保证幼儿存 活,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直接示范),出现阶级性和等级性(统治阶级的子女才有机会),四书、五经、六艺,培养成为未来统治者和官吏,机械式模仿和死亡硬背,慈善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有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现代生活相联系,对幼儿进行基本的保育、解放妇女的劳动力,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形式列表比较,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22,(一)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40年,德国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誉为“幼儿园之父”,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二)幼儿机构的发展,进入20世纪,幼儿教育机构在世界各国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托幼机构其中,有由私人、国家、团体、企业等开办的各种托幼机构,如幼儿园(日托、寄宿)、托儿所、流动幼儿之家、社区托幼机构、游戏小组、假日儿童中心等,以及主张不同理论的幼儿园。

      同时,西方的幼儿教育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24,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增加 法国、日本、美国等入园率达到90% (2)幼儿教育机构多样化 私人、国家、团体、企业、教会等;在教育的结构、规模、目的、内容、方法多种多样,如福禄贝尔式、蒙台梭利式、皮亚杰式等 (3)师资和教育质量提高 法国、日本、美国等有教师资格证制度,大专以上学历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1)旧中国的幼儿教育机构 我国创办的第一间幼儿教育机构——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它的诞生,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历史先河,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始26,湖北幼稚园,27,湖北幼稚园教学活动照片,湖北幼稚园旧址,,(2)旧中国的幼儿园教育发展 陶行知抨击,害了三种病:外国病(奴化),花钱病,富贵病(贵族化) 解放区,各种类型的托幼组织 创办了为平民幼儿园如,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3)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①历史的转折 首先,在办园方向上,面向劳动人民的子女; 其次,在教育思想上,学习苏联; 保育教育幼儿,方便家长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第三,在教育目标上,体、智、德、 美全面发展,使幼儿的身心“在入 学前获得健全的教育”②曲折起伏的前进 a.“文革”前的17年中,幼儿园数量猛增建立起了教师队伍;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 b.十年”文革”中,幼儿教育、教学完全陷入混乱 c.文革”后,进入了快速 发展的时期⑷幼儿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幼教机构变化,表现在: ①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发展 由国家、企业、机关办园,转向各种社会力量办园,特别是农村、个人、法人团体等积极办园;农村幼儿入园率不断提高②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首先,恢复建立各级幼儿教育机构; 其次,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 《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1979 ) 《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 《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1986) 明确了幼儿教育的办方向1989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草案)》(1996年6月正式施行); 1989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各方责任; 201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三、 幼儿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学完本主题,你应当能够:,34,(一)福禄培尔(1782—1852) 主要理论: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2、游戏理论 3、协调原理 4、亲子教育,(二)蒙台梭利(1870—1952) 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1907年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教育理论的要点: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3、教师的作用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结合的原则 5、重视感觉教育,三、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四)陈鹤琴(1892—1982)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幼儿园课程理论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三)陶行知(1891—1964) 1、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 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2、重视幼儿教育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一)福禄培尔,“幼儿之父”,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⑴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 ⑵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

      2.游戏理论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幼儿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很重要 恩物——玩具:意为“神恩赐之物”这一条具有宗教性),3、协调原理:应该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父母应该多给孩子爱的教育因此,首先就必须教育母亲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写了《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P26,恩物:用红、绿、青、黄、紫色的线织成网套,套着的六个软球 婴儿在学话之前用手握球,熟悉外形和颜色球呆着,跳、滚动儿童能滚动它或跟着它 跑,观察 将唱歌和玩球的游戏联系起来,和其他儿童交往、建立相互关系的连结物用绳子把球悬吊起来,上下、左右甩 动、旋转或挂在背后,让儿童猜颜色的,做动作木制的小球体、立方体和圆柱 儿童利用这三种形体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活动,如旋转、摇晃、滚动,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它们所有的特征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观察、比较和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到一些初步的力学定律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蓝、绿、紫、黑、白、橙),正方形、直角二、直角、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大角二、等边三角、圆、半圆构成,让孩子比较角的大小、面的大小、圆的大小,可以搭成花、滑梯、风车等。

      二)蒙台梭利,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 ①自由发展的,有利于儿童创造自我的自我实现; ②有秩序的,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 ③生气勃勃的,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爱意; ④愉快的,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的特点,有吸引力,3、教师的作用 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为幼儿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设置必要的纪律,5、重视感觉教育 她认为3-6岁儿童身心迅速发展,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必须进行系统的的感官训练,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触觉板:培养粗糙与光滑的触觉感和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温觉板:培养触觉的敏感度;认识温度间的差异;培养配对的意识嗅觉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气味,培养辨别各种气味能力,粉红塔:通过视觉的辨别了解物体的大小,6、蒙台梭利教育的缺点和贡献 缺点:(1)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 (2)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等; 贡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