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2.doc
6页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编写:xxx 审核:xxx 日期:2014-02-1班级: 姓名: 组别: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2.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掌握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重难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掌握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温故旧知]:原子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1、构成原子的“三微粒”: 2、相互关系:位置关系: 体积关系: 电荷关系: 质量关系: 3、粒子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问 题]:想一想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问 题]:微观粒子(电子)的特征呢?[归纳小结]: [指导阅读]:那么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呢?请看P13第一、二自然段以及图1-7[归纳小结]:1、电子层的划分 [投影]电子排步模型图 [练习]层序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 离核远近能量[指导阅读]: 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请分析课本13页表1—2,分析得出的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看能不能总结出某些规律。
[归纳小结]: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 ,②、 ③、 ④、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牛刀小试】: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Li、 11Na 19K、 9F、 17 Cl-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 A.14 B.15 C.16 D.17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则该元素的原子是 ( ) A.Li B.Si C.Al D.K4、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二、元素周期律 [科学探究]:根据P14中科学探究的表格,根据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原子半径有何规律性变化。
[归纳小结]:1、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说明:元素主要化合价由 决定1)、 (2)、 (3)、 3、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问 题]:如何比较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课堂小结]:【练习提升】1、1~18号元素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是 ( )A.氢 B.铍 C.铝 D.氯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3、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Na B。
P CCl D.Ar4、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比B―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为 ( )A.n+4 B.n+6 C.n+8 D.n+105、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 ( )A.b+n+2 Bb+n—2 Cb—n-2 D.b—n+2、6、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Y2X7 BY7X2 CY2X DYX27、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6和8 C。
12和9 D11和68、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到-19、有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恰好为稳定结构则A、B、C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是 ,B是 ,C是 ,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0、比较半径大小a、比较Na原子与Mg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b、比较Na原子与Li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小c、比较Na与Na+的半径大小d、比较Cl― 与Cl的半径大小e、比较Fe、Fe2+与Fe3+的半径大小f、写出下列微粒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F― 、O2― 、Na+ 、Mg2+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编写:xxx 审核:xxx 日期:2014—02-1班级: 姓名: 组别: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教学重难点]:同一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温故旧知]:完成表格,讨论元素原子核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有什么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变化(不考考虑稀有气体元素)最高或最低化合价变化1—211 2-——-——+1 03—10 0152 nm 0071nm大 小+1 +5 —4 -1 011—18结论二、 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 ②、 ③、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 ②、 ③、 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元素符号NaMgAlSiPSCl气态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讨 论]:1、比较Na、Mg、Al与水、稀盐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及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强弱?说明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怎样?NaMgAl单质与水(或酸)反应①与冷水反应 ②与酸反应 ①与冷水反应缓慢②与沸水反应迅速,放出氢气③与酸反应剧烈①Al在常温或加热下,遇水 现象②与酸反应 ,放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 )Mg(OH)2(中强碱)Al(OH)3( )结论金属性逐渐 2、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指导阅读]:P16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