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知识点分享.docx
5页学科教学资源 | Subject teaching resources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知识点 生理学是讨论生物机能的学科,生理学的讨论方法是以试验为主按讨论对象又分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细菌生理学下面是整理的七班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七班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学问点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局部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局部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没有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局部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小,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3、心脏:左心室的壁最厚 四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动脉与心室连接,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与心房连接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_概述血液循环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动身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动身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淌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集合 _关注心血管安康 1.影响心血管安康的因素有饮食,运动等. 2.保持心血管安康的方法合理膳食,乐观熬炼. 例题解析 有一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以下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 A.RBC4.9×1012/L WBC8.2×109 /L HB132g/LPLT216×109/L B.RBC7.9×1012/L WBC7.2×109/L HB232g/LPLT203×109/L C.RBC4.9×1012/L WBC18.2×109/L HB112g/LPLT276×109/L D.RBC2.9×1012 /L WBC8.2×109/L HB89g/LPLT276×109/L 解析:此题意在考察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的适应。
正常的成年男性各项血常规应为:RBC(4.0~5.5)×1012 /L,WBC(4~10)×109/L,HB120~160g/L,PLT(100~300)×109/L而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由于长期适应低氧环境,机体内红细胞数量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答案:B 将新奇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B、D两支试管中放入抗凝剂下列图是静置24小时后的结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抗凝剂的作用和血液的成分血液参加抗凝剂后会自然分为两层,上层是血浆,基层是血细胞,而没有参加抗凝剂的血液则会出现凝固现象,凝固后的血块四周渗出的液体是血清 答案:C 取少量新奇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育皿,凝固以后观看到的现象是( ) A.正面颜色鲜红,反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反面颜色鲜红 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是暗红色 解析:此题考察的是血红蛋白的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呈鲜红色,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别离,呈暗红色而培育皿正面暴露在空气中,氧的含量高;反面接触没有到空气,且血细胞临时存活消耗,氧的含量低因此,正面鲜红色,反面暗红色。
答案:A 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没有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⑩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动脉与静脉血管的构造特点,以及血流速度等方面的区分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局部的血管,管壁较厚,管腔小,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通常无瓣膜,动脉瓣是属于心脏的瓣膜 答案:C 学好初校生物的方法 听讲 许多优秀同学的经历都说明白一个共同点,即同学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冲突,即已有与未知的冲突,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有,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 而由未知转化为已有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当是很顺当的有许多同学就是课上仔细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没有仔细完成由未知向已有的转化,白白铺张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教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明显是没有会有好效果的。
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没有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 把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学问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关心记忆 2 .联想记忆法 即依据教材内容,奇妙地利用联想关心记忆 3 .比照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许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比照法记忆比照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展比拟,存同求异,找出没有同点这样反差鲜亮,简单记忆 单细胞生物学问点 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 2、观看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看从培育液的表层吸一滴是由于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育液的表层 3、草履虫的构造:(1)胞肛:没有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淌,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摇摆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自然 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 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没有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 七班级下册生物学第四章学问点 参考文档 | Word可编辑 页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