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方案.docx
6页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新一代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基本建立,计量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计量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一、 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计量战略发展和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计量应用技术积极参与和推进“量子度量衡”计划,应对计量基准量子化变革,重点开展时间频率、力学、化学等计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形成一批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开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的前瞻性研究计量理论研究重点开展计量战略发展研究,量和单位、不确定度理论模型研究应用、测量程序与有效性评价、可计量性设计、计量整体解决方案研究,计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理和效能评价研究计量基础技术研究持续开展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化学计量等方面的计量基础技术研究精密测量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高端数字测量技术、微纳米测量技术、图像识别测量技术、复杂几何测量技术、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和高端计量器件自主可控技术研究和应用时间频率及传递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长距离超高精度激光时频传递技术、光纤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应用,满足下一代时频同步精度需求的基于量子纠缠的导航定位技术研究。
二、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层民生计量保障能力面向精准医疗、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卫生防护、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持续提升乡村计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供给水平,缩小计量领域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聚焦数字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模式,通过器具智能化、过程自动化、数据系统化,积极打造新型智慧计量体系推广新型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推动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计量实验室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建立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模式做好诚信计量建设规范宣传工作,在供水、供电、供气、成品油、验配眼镜等领域树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诚信计量典型,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
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建立完善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进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落实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力量,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的法制计量格局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持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三、 提升产业计量服务水平,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施全市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需求,搭建一批计量公共服务平台,聚焦全市制造业领域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难题,加强应用性、创新性、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和产业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及专用装备研制,为“重庆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实施制造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充分发挥计量对产业链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计量对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技术保障和创新服务。
充分发挥计量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大计量对现代物流业、生、生的支持力度,助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服务我市建设国家级现代服务经济中心面向高端仪器仪表和精密制造产业计量检测需求,重点完善压力、流量、电磁、光学、化学等仪器仪表检测能力开发,拓宽仪器仪表检测服务范围,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自动化水平开展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服务行动,建设一批计量测试共享实验室,解决企业生产设施不完备、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鼓励引导企业进行高端仪器仪表研发,拓展产品种类、扩大服务市场,在特色仪器仪表领域持续做大、做强、做响“重庆制造”品牌加强计量与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平台联动,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化互联网与物联网领域计量服务,高水平服务“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研究智能基础设施计量测试技术,解决影响全市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计量技术难题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整体测量性能推进计量检测大数据采集,拓展“工业互联网+计量”智能检测的市场应用加强智能传感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全面提升物联网感知装备质量水平。
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标准体系,推动地区和行业碳排放计量标准方法研究,依法开展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提升碳计量和碳汇计算技术支撑能力推进全市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工作,强化结果运用,促进用能单位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拓展用能产品能效标识检测和能源平衡测试、能源审计等技术服务加大能源资源和环境卫生计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与利用,助力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提高能源计量动态监控能力,强化计量测试技术在碳足迹、碳追踪中的应用发挥计量专业优势,围绕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大工程、重要装备、重点网络线路计量需求,开展交通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设备量值溯源和保证技术研究,开展计量技术攻关与先进测量装备研发,持续提升计量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保障能力参考资料:《重庆市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