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工国家职业标准(精选).docx
16页磨工国家职业标准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磨工1.2 职业定义操作磨床,进行工件磨削加工的人员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 分别为: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极)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室内,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空间感、形体知觉和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 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 初级不少于 50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 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 300 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 300 标准学时; 高级技师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磨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 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磨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等辅助设备。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2 年以上3) 本职业学徒期满4)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 以初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3) 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 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7 年以上3) 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 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4) 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8 年以上3) 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 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阅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成绩皆达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鉴定还须进行综合评审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 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 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5,且不少于 3 名考评员1.8.5 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 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初级不少于 240 min,中级不少于300 min,高级不少于 360 min,技师不少于 420 min,高级技师不少于 240 min,论文答辩时间不少于 45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理论知识考核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备必要的磨床、夹具及机床附件以及量具、量仪等设备和工具的场所进行2. 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 职业守则(1)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2) 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3) 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4) 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5) 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6)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2.2 基础知识2.2.1 基础理论知识(1) 识图知识2) 公差与配合3)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4) 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2.2.2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1) 机械传动知识2) 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基本结构及维护保养方法)3) 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4) 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5) 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6) 气动及液压知识7) 工具、夹具、量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2.2.3 钳工基础知识(1) 划线知识2) 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铰孔、攻螺纹、套螺纹)2.2.4 电工知识(1) 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 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3) 安全用电知识2.2.5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 现场文明生产要求2) 环境保护知识3) 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2.2.6 质量管理知识(1) 企业的质量方针2) 岗位的质量要求3) 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2.2.7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 劳动法相关知识2) 合同法相关知识3. 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职业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功能(一)读图与绘图(二)制定加工工艺一、工艺准 (三)工件定备 位与装夹(四)磨具与量具准备(五)设备维护保养二、工 (一)外圆磨件 削加能读懂轴、套、圆锥、螺纹、圆球等简单的零件图1. 能读懂轴、套、锥体等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2. 能制定简单工件的磨削加工顺序(工步)3. 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 能合理选择砂轮5. 能合理配制、使用切削液能正确使用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和简单的组合夹具1. 能合理选用磨削常用磨具, 并会安装、平衡和修正2. 能合理使用磨床常用量具1. 能操作普通磨床2. 能对普通磨床进行维护保养, 按规定定期加油能进行外圆、外锥体的削。
工作实例:工件全长 300 mm,中间一段为 1:5 锥体,长 50 mm,两端 φ30 mm要磨削锥体部位并达到以下要求:简单零件的表达方法1. 简单零件的磨削工艺2. 磨削余量的确定方法3. 磨具的选择与修正方法4. 切削液的种类和配制方法5. 常用计算知识6. 砂轮知识1. 磨床常用夹具和种类、结构与正确的使用方法2. 组合夹具的使用方法1. 磨床常用磨具的种类及用途2. 磨床常用量具的种类及用途1. 普通磨床的名 称、型号、现格、性能及操作方法 2.普通磨床的润滑及常规保养知识外圆磨削的方法及锥体工件的磨削知识工 公差等级 IT6 ,表面粗糙度 Ra0.4 μm,跳动 0.005 mm能磨削内孔工作实例:孔径 φ50mm,长度 100mm,外径 φ 80 mm,同时磨削端面,并达到以(二)内孔磨削下要求:公差等级 IT7 ,表面粗糙度 Ra0.8 mm,圆度0.005 μm,内孔与端面垂直度 0.01 mm内孔磨削的方位(三)平面磨削1. 能磨削平面工作实例:磨削外径 φ 200 mm,内径 φ170 mm,厚度 15 mm 的环,并达到以下要求:磨削两平面公差等级 IT7 ,平行度 0.005 μm,表1. 平面磨削的方法面粗糙度 Ra0.8μm2. 凹槽的磨削方法2. 能磨削四槽。
工作实例:工件凹槽宽 40 mm,长 100 mm,深 20mm,并达到以下要求:磨削槽的两侧面及底面平行度 0.02mm,垂直度0.01 mm,公差等级 IT7 ,表面粗糙度 Ra0.8 μm 能刃磨铰刀、丝锥等简单刀具工作实例:外(四)刀具刃磨径 φ15mrn铰刀, γ0=,3到以下要求:α0=1,0Z=6,经磨削达简单刀具的刃磨方法(五)螺纹磨刃磨前刀面,表面粗糙度 Ra0.63 μ,m跳动为0.03 mm能磨削梯形丝杠 工作实例: Tr50 mm8 mm 螺纹部分长 500 mm,直径 φ50 mm,螺距 P=8 mm,螺纹的磨削方法削三、(一)内外径精及长度、深度度检验检验及误(二)锥度检差验分析齿形角 α=20,并达到以下要求:全长螺距误差为 0.008 mm,表面粗糙度 Ra0.2 μm,精度等级 h7l.能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测量直径和长度2. 能正确使用百分表,测微仪测量工件跳动3. 使用卡规测量工件外径1. 能正确使用涂色法检验锥度接触(包括内锥、外锥)2. 能正确测量平面的精度3. 能测量一般的刀具及挂轮的计算知识1. 使用百分表、测微仪测量工件跳动的方法2. 塞规、卡规的使用方法1. 使用锥度塞规及涂色法检验锥度的方法2. 测量平面平行 度、垂直度、对称度的方法(三)螺纹检验1. 能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2. 能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螺纹的检验方法3.2 中级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一)读图与绘图(二)制定加工工艺一、工(三)工件定艺位与装夹准备(四)磨具与量具准备(五)设备维护保养l.能读懂主轴、螺杆、丝杠、曲轴、齿轮等较复杂的零件图2. 能读懂磨床的砂轮架、工件架、尾座等简单机构的装配图3. 能绘制轴、套、圆锥、螺纹、齿轮等简单零件图1.能读懂细长轴、薄壁孔、小孔、深孔、螺纹、成形件等较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2.能制定不使用四爪单动卡盘及专用工装 的回转体零件、偏心轴、细长轴、薄壁件、螺纹等零件的工艺过程1. 能正确装夹薄壁件、细长轴、偏心件等2. 能合理使用四爪单动卡盘、花盘、正弦夹具、V 形夹具、中心架等装夹外形较复杂的零件l.能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正确选用磨具2.能正确使用内径千分表、 杠杆式卡规等较高精度的量具1. 能根据加工需要对机床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