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20).docx
45页地做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A. 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答案】C解析】解:分子 (热动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是热传递知识,与分子动理论无关, 故 C 符合 2理题意论 )2.的 如图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组内容 成有物(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质的分A子.25% B.35% C.40% D.75% 【答在案】B解不析】解:因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所以停,由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可得,内燃机的热机效率:η=1﹣25%﹣40%=35%)3.图中,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热(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 ABD 不符合题意;A.B.1移C.D.【答案】D解析】解:A、图中电流表在干路上,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故 A 不符合题意;B、图中电流表与 L1符合题意;串联,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测 L1的电流, 故 B 不C、 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 L2 串联,电流表测 L2 支路的电流,不能直接测量通过灯 L1 的电流,故 C 不符合题意;D、 图中电流表与 L1 串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正确,能直接测量通过灯 L1 的电流,故 D 符合题意。
4. 如图是未连接完整的电路,若要求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则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A .M 接 A,N 接 DB .M接B,N接CC .M接A,N接BD .M接C,N接D【答案】A解析】解:灯泡变亮,表明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即,电路中的电阻减小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左故 M 接 A,N 接 D动5. 现在兴起的智能无线充电主要是运用电磁感应技术,当电源的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时的送电金属线圈产生磁场,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靠近该磁场就能接受磁场,产生电 ,流,实现充电过程以下设备也是利用“磁生电”工作的 是 ( )其接入A.电磁起重机 B.扬声器 C.电烙铁 D.动圈式话筒的【答案】D电【解析】解:阻从题意中知道,中的线圈,能将底座产生的变化的磁场转化为电流给电池充电,是利用电 是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减小的,2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C、 电烙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是流电,磁感应现 象,故 D 符合题意。
6. 如何从外部检测植物含水量的变化呢?科学家用条状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Rx 附着在叶片上,植物含水量变低,Rx 变小,电表示数变小;植物含水量变高,Rx 变大,电表示数变大,电源电压恒定,R0A.C.为定值电阻,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B.D.【答案】C解析】解:A、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当植物含水量变低时,Rx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 知,电流表示数变大, 故 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当植物含水量变低时,Rx 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 U=IR 知, 定值电阻 R0 两 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 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湿敏电阻 Rx 两端的电压;当植物含水量变低时,Rx变小,由 B 项解答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Rx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 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故 D不符合题意7.两个定值电阻 R1、R2 并联在电路中,如图甲所示,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则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3A.2:1 B.1:2 C.4:1 D.1:4【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压是相同的,由图乙可知,电压相同,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2:1;根据I= 可知,R1、R2的电阻之比为1:2;通电时间相同,电压相同,则根据焦耳定律公式Q=W= 故热量之比为 2:1可知,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8. 如图所示,是通电螺线管磁感线分布的情况,其中磁感线正确的是( ) A、B、C、4D、【答案】C解析】AC、电源左侧为正极,则电流由左侧流入,由安培定则得,螺线管的右侧为 N极, 左侧为 S 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 S,故 A错误、C 正确; BD、电源右侧为正极,则电流由右侧流入,由安培定则得,螺线管的左侧为 N极,右侧为 S 极,外部磁感线由 N 指向 S,其中 D 的最左端箭头标注方向错误,故 BD 错误 9. 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想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行的做法是( )A.减少线圈的匝数C.将滑片P 向a端移动B.用铜芯代替铁芯D.将滑片P 向b 端移动【答案】C解析】解:A、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线圈匝数越少,磁性越弱,所以, 减少线圈匝数,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减少,故 A 错误;B、 电磁铁的铁芯需用软磁性材料制成,铜不是磁性材料,如果用铜芯代替铁芯, 电磁铁磁性减弱,吸 引的大头针减少,故 B错误;C、 将滑片 P 向a 端移动,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则 电磁铁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故 C 正确;D、 将滑片 P 向b 端移动,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则 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减少,故D 错误。
10. 在使用图所示的插线板时发现:只有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才能发光,插孔才可以提供工 作电压:即使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下图中插线板电路连接符5合上述现象及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B.C.D.【答案】A解析】解: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闭合时会发光,插孔正常通电,说明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灯泡和 插座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如果两者并联,开关应该在干路上;如果指示灯损坏, 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正常通电,说明灯泡和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接在灯泡、插座和火线之间 控制火线使用更安全,故A正确;二.多选题11.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能够悬浮是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B.C.小小电动机在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D.【答案】AB 【解析】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A、磁悬浮列车能够悬浮是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 A 正确; B、电动机在工作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 正确;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一定的,可以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来判断,但不是由小磁针决6定的,故 C 错误;D、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故 D 错误。
12. 有两个电路元件 A和 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电阻值为 5ΩB .A 和 B 串联,电路中电流为 0.4A 时,A、B 的电功率之比为 5:4C .A 和B 并联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A、B 的电功率之比为5:4 D.当 A 和B 串 联,两者电阻相同时,电源电压为6V【答案】ACD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当通过A的电流 IA=0.4A 时,A两端的电压 UA=2.0V, 由I= 可得, A的电阻值:RA= = =5Ω,故A正确;B.A 和B 串联,电路中电流为0.4A 时,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 IA=IB=0.4A,由图象可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 UA=2.0V,UB=2.5V, 由 P=UI 可得,A、B 的电功率之比:= = = = ,故B错误;(3)A 和B 并联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时,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元件两端的电压 UA′=UB′=2.5V,由图象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 IA′=0.5A,IB′=0.4A,则 A、B 的电功率之比:= = = = ,故C 正确;7(4)当A 和B 串联,两者电阻相同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相等, 由图象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为 0.6A,两元件两端的电压均为3V 时符合,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A″+UB″=3V+3V=6V,故 D 正确。
13. 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R1、R2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上述过程中,滑P片从任意一点滑动到另外一点时,电流表 A的,则()示数变化量为△I,电压表 V1、V2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分别为△P1、P1、U,R1、R2的功率变化量A.R1的阻值为20ΩC.| |=| |总成立 【答案】ABCB.电源电压是18VD.| |=| |总成立【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 R2串联,电压表 V1测 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 R2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 当滑片位于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2的电压为 0,此时 R1两端电压最大且等于电源电压,如上所示:由图象可知,即:U=18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 最大=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