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百元债券百年纪.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601154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元债券百年纪中国革命政府债券是孙中山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所印发的筹饷债券之 一,其正背分别印有英文及法文,译文为:“中国革命政府约定付给持券 人一百元本政府在中国成立后一年,由广东政府官库或其海外代理机构 支付1906年1月1日,总理孙文(签名)所用纸张为白色水印纸,有 法文SECURITAS(信用债票)的水印1986年,柏文在台湾第^一期《泉坛》 杂志上发表了《百元债券八十年纪》一文,对该项百元债券及两种加盖银 票作了分析介绍转眼又过了二十年,就在纪念百元债券印行一百周年之 际,笔者见到张小杰在2005年第一期《广东钱币》上发表的《中华革命 军第一票》一文,既有启发,亦有不同意见,因此也来谈谈对该债券的看 法一、百元债券的印发经过及所见品种有关百元债券的报道主要来自张永福、冯自由的回忆文章,以下是柏 文与丁张弓良根据张、冯回忆文章对百元债券印发经过所作的概要介绍: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10月7日,孙文自横滨乘法国邮 船赴安南(越南)当船泊吴淞口时,驻天津法军参谋布加卑,奉法国陆军 部部长之命求见,转达法国政府对中国革命愿为效力等语孙氏抵达西贡 后,有法国人李安利(即郎尼)谒见,晤谈多次。

      孙氏委托他在巴黎印制一 宗债券,以充经费等用o" 1906年四五月间,孙氏在新加坡收到从法国运 到的四箱债券,“以三箱银券交香港同盟会分会长冯自由先生,以便在香 港购买军械及革命活动费用,又付给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二百张,以作战 时之用“1907年11月孙氏筹划镇南关起义,电冯自由将存香港之债券, 全部运安南备用12月2日革命军占领广西镇南关次日,孙命田桐、谭 人凤、何克夫、谭剑英赴河内冯将债券交他们四人带往面交孙氏待至 海防,由于事先未联系妥善,致被查获债券,四人被扣押经与法安南总 督交涉,才允发还债券(存于孙氏河内总部)而田等四人居海防20余天 返回香港不久清廷“与法公使交涉,要求公使不许革命党的领袖孙先 生居留越南,孙先生便离越南赴新加坡,带去全部银券,被干涉禁止发售 于是孙先牛把所藏银券全数烧毁,仅捡出一百多张交给张永福保留据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记载:“凡孙先生出、收冋现款者,英 文票面右角盖有蓝色孙文Z章Z长方篆字印余由经手人盖章、由经手人 报销由于迄今尚未见到其他人盖章之券,因而英、法文的中国革命政 府债券可按是否盖有“孙文Z章”,分为已发售券及未发售券两种而盖 有“孙文之章”的百元债券,另外还有“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及“中 华国商民银票壹白元”两种加盖票。

      此种白元债券,后来亦属“革命债务 调查委员会”的登记范围,有些盖有“孙文之章”的百元债券(包括另加 盖“中华革命军银票”者),即盖有该债务调查委员会的登记章二、百元债券为何要印英、法两种文字丁张弓良《中国军用钞票史略》称:“此券为便于华侨识别,特印制 英文及法文……”吴筹中、顾延培所著《辛亥革命货币》也认为:“为了 便于在华侨中推广和识别,票的正背面用英文与法文印成笔者与马传 德合作编著的《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亦持此说:“由于当时在东南亚的筹 饷Z地,有不少是英、法的殖民地,故债券两面分别印以英、法两种文字对此,张小杰在《中华革命军第一票》中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孙 中III印制英、法文的白元债券,是与法国陆军部部长……转达法国政府对 中国革命愿为效力有关,孙希望英、法上层也能像某些日本财阀一样资助 中国革命,这批债券应是准备用于在洋人中筹款的,因同时期已印发有中 文的捐款军需凭券再说当时东南亚的华侨多是文盲出身,中文都懂得 不多,就不要说两国洋文了张小杰的说法是否有道理?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从孙中山的战 略计划来看,“欲先取中国南部数省为根据地,然后进窥北部,故猛着先 鞭于粤桂滇三省”,即力图首先取得海岸交通线,以便输入武器弹药,占 领边省,再进行北伐。

      而从法国方面来看,据美国杰弗里?巴洛所著《一 九OO至一九O八年孙中山与法国人》叙述,孙中山上述计划“曾经得到 法国(法兰西宗主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政治体系中极端明显的扩张主义分 子的支持 1905年春季孙中山在法国时“曾同法国扩张主义者领袖们密 切联系,并已开始为筹划华中华南的大规模起义从事准备”法国人还通 过新成立的法国亚洲情报局分支机构“中国情报处”与孙中山进行联系 1905年7月,陆军部长艾蒂安指令法国驻华防军任命布加卑上尉为中国情报处主任该情报处的任务之一是“要求探索为扩人法国在华南的权益而 利用中国革命社团的可能性 10月11日,布加卑在上海的法国轮船“卡 利多尼亚”号上会见孙中山,宣称他是由法国陆军大臣派遣前来跟孙中山 联系的,除了传达法国政府有赞助中国革命之意,还希望得到更多有关中 国革命发展的情报随后,布加卑陆续安排人员在孙中山支持者的陪同下 巡游南方各省,在革命的同情者中间,特别是新军的激进分子中间,开展 频繁的活动当参加巡游的军官们的报告开始到达时,布加卑开始支持孙 中山及其打算利用边陲诸省的动荡局势的方案而在议员中进行疏通游说 他辩称:“如果得到法国在资金、枪枝、弹药方面的支援,孙中山本人对 胜利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孙中山照旧继续准备预定的主要进攻,主要 的障碍仍然是缺乏武器1906年)九月前的某一时期,孙中山己经开始跟 河内的一名法国商人谈判购买一大批法国多余的步枪法商向总督府申请 签发必要的许可证,声称这批枪枝是由中国政府订购的该项策略如果成 功,就会准许他不仅出售枪枝,而且也可能把枪枝送交孙中山部下的华南 部队由于引起总督府怀疑,法国驻华公使巴思德派人与清帝国政府核实, 回答是不论中央政府,或者任何地区的总督都不曾发出这样的定货单清 帝国军机大臣告诉巴思德说:“那是孙中山所干的事同时,清帝国政府 揭示出中国情报处人员欧吉罗上尉参与武昌日知会活动的调查结果,还出 示足够表明该情报处跟孙中山有密切关系的信件最终,中国情报处于 1906年10月7日宣告解散另一方面,在巴黎,由于法国内政变革的结 果,导致了孙中山的法国官方支持者的下台10月19日,萨里安内阁解 体,10月25日由克里蒙梭内阁接充克里蒙梭一直坚决反对在中国带头采取冒险的行动,故陆军部长艾蒂安没有连任邓慕韩所著的《孙中山先 牛传记》亦谈到了上述事情:“正当布加卑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之际,安 南总督突然在西贡召见西贡一个姓李的党员,并且说,他奉法国政府命令 通知他,不久将有可供利用的全副武装五万套。

      我们应该准备接收这一大 批武装但是不久法国内阁更动新内阁没有批准,布加卑随即被召 回”因此,印制英、法两种文字的中国革命政府债券Z初衷,很有可能是 准备向洋人特别是法国人筹款的然而随着“对法幻想破灭”,这批债券 的发行对象便只能主要是东南亚的广大华侨了虽然东南亚华侨中确有懂 洋文的,但许多华侨不识洋文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可能为了便于在不识洋 文的华侨中发售百元债券,才又加盖了中文的“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 及“中华国商民银票壹百元”的蓝色印章三、镇南关起义前为何要将存港债券运往越南张小杰根据梁烈亚《镇南关起义回忆录》中订定起义的行动计划之第 二点:“取得南宁后,即建立中华国民军'军政府',以孙中山、黄兴为正 副大元师,宣告中外,并行使军券”,便在《中华革命军第一票》一文中 断定:“从当时孙电冯自由将存香港之债券,全部运往安南,后乂让人面 交在镇南关的孙来看”,计划中“取得南宁后,建立中华国民军'军政府' 所行使的军券,应就是'中华革命军银票S当时來不及再专门印制军票, 唯有动用现有的百元债券(债券筹款效果应不佳,放着也没用),加盖'中 华革命军银票'字样,准备在建立'军政府'后使用对于此说,笔者无法认同。

      首先,百元债券运抵海防时,由于事先未 联系妥善,致被查获,人亦被扣押,经交涉才允发还,存于孙中山河内总 部,而此时镇南关早已丢失,起义计划中取得南宁、建立军政府及行使军 用券等等显然亦均告落空,难道从前线镇南关退居河内的孙中山仍要为己 落空的“行使军用券计划”,在这批迟來的债券上加盖“中华革命军银票” ? 再说,由百元债券改作的百元银票,因其面值过高,所以张小杰也只能如 柏文所认为的“革命军军方当局用来向当地银钱业、商会等组织,作为抵 数换取通用货币行用”,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军用券本身的市场流通作 用另外,张小杰把“中华革命军银票”称之为“孙中山与黄兴等制订《中 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军事用票'方针后的首次实践”,但又说“因故未发 行”既然是未发行,又“实践”在哪里呢?至于该银票与《革命方略》中 有关“军事用票”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种种不相符合之处,这里就不多说了那么,孙中山为什么要在筹划镇南关起义之前,电冯自由将存香港之 债券全部运越南备用?查阅前述美国杰弗里?巴洛的著作,找到了其中的原 因1906年以后,由于法国内阁更动,孙中山已不能得到法国官方的支持, 但“直到大约1907年,那些支持孙中山的分子有适当运用策略的余地, 而且往往取得法国政府某些部门的暗中帮助。

      “依赖隐蔽和公开的支持, 他能够在边陲地区发动几次起义”镇南关起义即是英中之一文中还提 到:“孙中山可能经由买办曾锡周的斡旋,跟法兰西银行,跟他后来有牵 连的安南银行进行讨论银行方面允诺给与一笔贷款,须视能否占领龙州 而定,因为起义者假若占领龙州,这就表示他们有牛存的能力冯自由《革命逸史》亦有同样的记载:“当时有法国银行家某,前来向中山先生 接洽,表示愿向本国代募军债券二千万元,但第一批若干万元,须革命军 占领龙州之后,才能交款可见,孙中山急于将存港债券运至越南,就 是为了准备争取这笔贷款后来法国银行家得悉镇南关失守,于是“借款 之事告吹四、中华革命军银票是钞票还是筹饷债券张小杰在《中华革命军第一票》一文中认为:“加盖'中华革命军银 票'字样后的债券就不应再是债券了,而是银票,也就是钞票了,由于没 有流通渠道而且面值过高,也就更不可能再用于华侨中筹饷了所以后来 才会烧毁笔者认为,正如“中华民国金币”票虽然称作“金币”而且又印成钞 票形式,其实仍然与“以一还二”的债券一样,“中华革命军银票”尽管 盖冇“银票”字样,亦仍然属于筹饷债券在英、法文的百元债券上又加 盖中文“银票壹百元”印戳的目的,就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是为了方便 在不识洋文的华侨中发售债券。

      各种钱币专著也并不怀疑“中华革命军银 票”的筹饷债券身份如丁张弓良《中国军用钞票史略》即认为:“印制 英文及法文”的“革命债券”,“后由孙先生加盖'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 紫色章,然后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历代货币》也称:“中华革命 军银票是孙中山先生于1906年在越南河内发行的一种筹饷券此票正面 印英文,背面印法文,上端有'中国革命政府'字样,另有孙文的英文签 其实,更为重要的,乃是“中华革命军银票”上还盖有“孙文之章” 的印鉴既然“凡孙先生出、收回现款者,英文票面右角盖有蓝色孙文之 章之长方篆字印”,说明该银票己经发售出去这种盖有“孙文之章”的 “中华革命军银票”有的后來还盖有“革命债务调查委员会”的登记章, 说明该债务调查委员会完全认可其筹饷债券的性质从有的百元债券的登 记地点是新加坡,说明孙中山离开越南赴新加坡后,仍在那里盖章发售该 项债券至于孙中山后来将所藏债券烧毁,并非是“没有流通渠道而且面 值过高”,“不可能再用于华侨中筹饷”,而是因为遭新加坡警方干涉,“禁 止发售”之故至于该项债券的发行办法,虽未见有具体记录,但根据邹鲁《中国同 盟会》一文所提到的:“同盟会初期,以南洋华侨出款为多。

      筹款之法, 由同志中举出委员专任运动筹款之事凡捐资助款者,至军政府成立之后, 一年期内将四倍偿还,即一万元还四万元也孙中山于1905年在越南以 广东募债总局名义发行的“中华民务兴利公司债券”,面值一千元,据说 实收为二百五十元,即是以一还四因此,面值百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