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商务讲座.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4937931
  • 上传时间:2018-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7.56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商务讲座,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政府对对外贸易活动不进行任何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保护贸易政策: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政府采取贸易干预措施,包括奖出和限入两个方面管理贸易政策: 有组织的自由贸易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P138),16-18世纪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时期,西欧各国普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英国最为彻底 (重商主义) 18世纪中-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出现两种类型的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政策为特征(英国)和以保护幼稚工业为目标的保护贸易政策(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为特征(1930年美国Smoot-Hawley法案)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 20世纪70年代中,世界掀起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20世纪80年代中后,管理贸易政策 20世纪90年代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流通自由化浪潮,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大幅度降低关税(1)GATT范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2)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 (3)实施普惠制GSP 减少非关税壁垒(1)放宽或取消数量限制(2)放松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非关税壁垒成为限制进口的重点措施 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保护国内就业和产业发展 改善国际收支 保护公平竞争 保障国家安全 保护消费者健康 推动对外政策目标(政治目的),贸易保护措施,关税壁垒(Tariff)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关税。

      非关税壁垒(NTBs)是指除关税以外限制进口的各种法规和行政措施的总称关税壁垒,关税(customs duties; tariff)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是一种间接税 征收方法有:从量税(specific duty)、从价税(ad valorem duty)、混合税(mixed duty)和选择税(alternative duty),主要的几种关税,进口税(import duty)最惠国税普通税 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 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y)报复关税(Retaliatory tariff) 普遍优惠制(GSP),商品倾销(dumping),是指一国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 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 长期性倾销(long-run dumping),征收反倾销税必须具备的 三个条件,一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市场 倾销产品对进口国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 上述两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偶然性倾销,企业偶然以低于国内正常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 往往由于商品滞销或换季处理 临时性、时间短、影响小 进口国较少采取反倾销措施,掠夺性倾销,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当打败竞争对手,夺取垄断地位后,再提高价格,牟取暴利 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长期性倾销,企业长期地、持久地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商品 通常为了维持现有生产设备的开工率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只有在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或得到国家长期出口补贴和优惠政策的条件下,这种倾向才有可能进行,反补贴税,是对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出口国政府、同业公会或垄断组织所发给的任何奖金或补贴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报复关税,是一国当自己的商品、船舶、投资或企业等受到另一国的歧视待遇时,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征收的一种带有报复性的进口附加税,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 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非关税壁垒 (Non-tariff barriers),进口配额(Import quota) “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s, VERs) 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 外汇管制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本地成分要求(Local contents requirements)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 管理政策措施 (Managerial policies),进口配额(quota),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在规定的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不完全禁止进口数量,但超过限额则要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金 如:美国对奶酪进口实行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是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单方面或经双方协商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进口国规定出口限额。

      在限额以内,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则禁止出口 如:1981年日本自愿将每年对美汽车出口量限制在168万辆,1985年为185万辆 WTO成立后4年内,要求各成员国消除这一“灰色领域措施”,进口许可证制,进口国家规定某种商品进口必须实现取得许可证,否则不得进口的管理制度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 一般许可证和特种许可证(对商品来源国家或地区加以规定),本地成分要求,是指进口商品中的某些成分必须是在进口国当地生产的 可以是实物上,也可以是价值上的比例 如:美国要求日本丰田、本田汽车中75%的零件在美国生产,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技术标准限制进口 通过认证措施限制进口 通过严格卫生检疫规定限制进口 通过苛刻的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限制进口,环境贸易壁垒 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又称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等为理由构筑的壁垒 它常被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 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措施,管理政策,为加大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难度而采取的政府政策 如:德国国内立法 日本进口荷兰郁金香花蕾 日本对联邦速递的检查 法国对录象机的检查安排在偏远海关,鼓励出口措施,补贴(subsidies: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行政措施: 设立专门组织;建立商业情报网,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 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 金融措施: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调整汇率和利率 税收措施: 出口减免税或出口退税,补贴,又称津贴,是一国政府对国内企业的一种资金支持 可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 根据补贴对象不同分为: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 根据补贴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直接补贴是政府给予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是政府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低息贷款、延期付税、税收减免、减轻国内运费或提供低价运输工具等,乌拉圭回合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禁止性补贴: 不允许成员方政府实施的补贴 可申诉补贴: 成员方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等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生产者或销售者进行补贴,若这种补贴造成其他成员方利益的损害,其他成员方可以采取反补贴措施并可诉诸争端解决 不可申诉补贴: 成员方采取对国际贸易影响不大的补贴,其他成员方不应该采取反补贴措施并不可诉诸争端解决,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是出口国政府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外国进口银行、进口商提供的贷款,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

      通常用于出口金额较大、占用资金较多、期限较长的出口贸易,如成套设备、船舶、飞机等 主要有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出口商所在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又称约束性贷款(tied loan) 出口方所在国银行直接向国外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带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从而促进一国商品的出口,买方信贷的特点,出口方与贷款银行之间无直接联系,由买方直接向出口方信贷主管部门申请 贷款由贷款银行按买方指示即期付给卖方,只提供85%的货款 分期偿还,半年还本付息一次 只能购买信贷国家资本货物,不能进口原材料、消费品 如:上海石化总厂1987年引进聚丙烯成套设备,上海建行建议采用意大利的出口买方信贷,最后融资2628万USD,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而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予以保险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该机构即按承保的金额给予补偿 承保范围通常是一般商业保险公司不承保的出口风险项目 主要涉及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出口减免税,政府对出口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减免各种国内税和出口税 目的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以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 如减免出口商的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出口退税,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

      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 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