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80540395
  • 上传时间:2023-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有声语言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严格地讲,语言包括文字语言、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体态语)和思维语言今天我们讲一讲有声语言中的授课语言讲课是通过有声语言、文字的传递来传授知识的,可见,有声语言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教材、大纲相同,场所、条件一样,但是教学效果却往往差别很大,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教师不同,讲的方法技巧不同,特别是教学语言的运用,将会使同样的课出现很大的差别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一、教学语言的功能 1.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通过教学语言规范的发音,准确地选择和搭配词语,可以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教学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表述、交流来实现教学语言的水平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2.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激励、默契、情感的交流和投入是教学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语言的语调、节奏、语气的变化,可以有效的表达各种感情,实现感情交流的目的。

      调查研究表明,用高亢性语调讲课,学生容易烦躁、厌倦;用抑制性语调讲课,学生表情平淡、表现迟钝;用变换性语调讲课,学生情绪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3.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感和表达能力语言还具有美感的示范作用具有较高教学语言水平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美感二、教学语言的构成要素讲课时,义、音、气、调、速必须协调一致,和谐统一语言表达好的教师,讲起课来虎气生生,趣意盎然语句生动活泼,语调铿锵委婉,语音洒脱自如,语速流畅明快,再加上教学程序设计得好,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不仅在美的语言表达中被耳濡目染学到知识,而且对教师讲授的学科兴趣倍增,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起理想志向的火花而语言表达差的教师,讲起课来,或南腔北调,晦涩呆板;或言不达意,干巴无味;或照本宣科,口吃费劲只能让人昏昏欲睡这样即使知识渊博,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失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1.关于语义所谓语义,主要是指教师所讲的字、词、句子的确定含义讲课时把“义”弄错了,当然是实质性的差错弄错了语义,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讲课时对语义的要求是:相应相称,精当确切。

      具体来讲:① 逻辑要严密就是说,要严格按语言的逻辑规律举个例子:有一个工厂的几位团干部,一次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他们与老人有这样一段对话:“您老身子真够结实的今年高寿?”“79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84哩!”“那您老算得上长寿亚军了不过,××前几天归天了哟,这下可轮到您了讲到这里,老人马上表现出不高兴得面色为什么?“轮到您了”指的是什么?是轮到当“长寿冠军”,还是轮到“死了”这在逻辑上出现了混乱语义的准确性还要求教师在解释问题时,被定义的语义的外延,与定义的语义的外延必须相等就是说,对语义的解释必须采用科学的确定的术语加以说明②解释要一致就是说,对一些概念的讲解,每一次都要一致起来,特别是那些需要听课人记录的概念、段落、重点论述,更应简明准确,前后一贯不可第一次这么解释,复述时又变了模样③语法要正确讲课的语言不象写作那样在文字上要求得严格,但也不能漏洞太多注意克服语句上的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罗嗦、结构杂揉等2.关于语音所谓语音,就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声母和韵母的结合讲课时把“音”弄错了,也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讲课时对语音的要求是:读字正确,吐字清楚。

      要像水泥地上摔玻璃瓶子,叮当成音;竹筒里面爆豆子,啪啪作响讲课时,由于发音不正确,有时也让人费解,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常见的毛病有:①“连音”就是听起来很响,有时甚至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但有声无词儿,很浑浊,别人听不出你在讲什么这主要是讲课人舌头活动没有力量,气流从肺部出来与口腔打得不响,发音不脆,造成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拖泥带水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注意“换字”把不响的字换成响亮的;把书面语换成口语;把省略语中的漏掉的字填充进去比如,把“与”换成“和”,把“即”换成“就是”,把“便”换成“就”,把“系”换成“是”,把“均”换成“都”,把“无”换成“没有”还有,把“首次”换成“第一次”,把“首位”换成“第一位”,把“难能”换成“非常”,把“相似”换成“基本相同”,把“立即”换成“马上”,把“似乎”换成“好像”,把“都如此”换成“都一样”只要我们教师在讲课时认真琢磨,简直可以写出一部《换字字典》来因为在语言这门学问中,有些字只能看而不能读在讲课时,就要把这些只能看而不能读的字拣出来曾经有一篇《施氏食狮史》的文章我国语言学家赵元任为了说明有些文字只能看而不能诵读,编了下面这个小故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短文,最精彩地说明了只能会意而不能言传的道理②“吃字”如果口齿功夫不过硬,讲快了,就容易“吃”字;讲油了,音与音含混不清,也出现“吃”字比如,把“告诉你这个事儿”讲成“告你这事”在这里把“诉”和“个”吃掉了再比如,“我去也一样”,变成了“我缺一样”;“我不爱这本书”变成“我背这本书”;“你别骄傲”变成“你别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变成“睁着眼、闭着眼”这就把原来的意思全弄反了或全弄乱了这就需要我们在讲课时,对每一个字的发音,都要让它“蹦”出来,而不是把它“拉”出来在平时的练习、试讲时,要多朗读,而不能默读或跳读③“脚轻”在一句需要字字交待清楚的话里,把吐字力量全部集中在前面几个说明性的字上,而甩掉了一些关键性的尾字,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两句话,“死”和“汉”尽管在尾部,但特别重要如果把这两个字一漂而过,让人听起来是个“丝”字和“还”字,就失去了这句话的分量许多教师讲课,别人老觉得听不清,其重要原因是“脚”轻造成的。

      这就需要我们讲课时,注意掌握每一句话的语义,弄清楚它的强调点和重音的落脚点,准确地把握用气的节奏④“跑调”主要表现在吐字的声音不准,方言、乡音太重,“阴阳上去”不分由于讲话“跑调”,往往闹出笑话1985年8月,在武汉某商店发生了一件事:有天晚上,西南某地采购员小张到此出差,想买一个小水壶他看到这家百货商店摆满了这玩意儿,便高声叫道:“哇,这里这么多漂亮的‘小媳妇’服务员,你这‘小媳妇’多少钱一个?我要买一个‘小媳妇’售货员正巧是一位妙龄少女,一听此人要买“小媳妇”,很是反感,就不予理睬但小张买小水壶的决心是很大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一个售货员气得骂了一句“流氓”小张用家乡话音一听,将“流氓”误认为了“六毛”心想,这么漂亮的小水壶只有六毛,便说:“六毛就六毛,你们商店的‘小媳妇’我全都要了小张的话音刚落,两个姑娘的骂声同时而起小张弄不清原因,就劝解道:“吵啥子嘛!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们这些‘小媳妇’不卖就算了,留下自己用吧!”结果又是一顿臭骂这场“舌战”的原因,就是由于不讲普通话隔音如隔山,闹了不少误会为了把语音搞正确,最主要的是每一个教师都来学普通话其学习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跟周围讲普通话的人学;可以利用看电影、电视,听广播学;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学。

      要多读多练,不断纠正自己的“读误”要大力造成一个人人讲普通话,写规范文字的风气我们的院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不可等闲视之著名播音员关山在讲到“和”字的读法时,认为起码有六种读法:hé:和平、和善、和衷共济……hè:唱和、附和、步韵奉和……hūo:暖和、软和……húo:和泥、和面……hùo:和药、和稀泥……hú:“和啦!”、“和了付满贯”(赌博用语)……广播员对吐字发音要求这么严,学习这么刻苦,是我们做学问的榜样,更是我们教师的榜样其实,播音员的吐字发音,别人只是一种“可能的模仿”,也许很多人并不在意,因为播音员仅仅是一种发音楷模,他对听众并无约束力而教师的吐字发音就不同了,它是一种听课人“必然的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标杆”、“尺度”,具有表定性和约束性因此,它的影响范围尽管小,但影响作用却很大为了使吐字清楚准确,在发音时,又是“小节”问题也须加以注意比如,要及时咽下多余的口水,及时吐去进入口中的杂物及时清理堵在呼吸道的障碍物有些人,讲急了,或者有坏习惯,不仅自己的话讲不清楚,而且使听众腻味得很3.关于语气所谓语气,是一种感情的声音,其间包含着讲课人的主观愿望和态度。

      讲课时,把“气”弄错了,也不能准确的表达意思讲课时,对教师语气上的要求是:“气”从“义”来,“情”、“态”一致这就是说,语气是从语义中来,“义”是内容,“气”是形式语气的重要性在于,教师讲课时,对每个问题的阐述,总是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有歌颂,有斥责怎样来体现这些态度呢?除了表情和豫剧之外,就靠语气,而语气的内涵的微妙性又是表情和语句代替不了的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请看,“这个同志最近的表现好不好?”这个问句如果回答“好!”表示明确肯定,双方观点一致;如果回答“好表示一般肯定,同意对方的观点;如果回答“好?”就表示否定,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如果回答“好!?”表示不仅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而且十分反感,含有明显的讽刺可见,恰当运用语气,一是要端正对人对事的态度;二是掌握好听课人的心理;三是要调整好自己的讲课情绪4.关于语调所谓语调,主要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其间包含着强调的意思讲课时,把“调”弄错了,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讲课时对教师的要求是:高低适度,洪亮雄厚也就是说语调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底,底音要很充足,穿透力要很强一个人的声音,可以说是先天的有的清脆,有的沙哑,有的圆润,有的洪厚。

      但不论哪种音色,都有自己的最佳音区,都有悦耳之处关键是自己多锻炼,并且会用任何一句话,由于语调运用不一样,其效果也有很大差别语调的重音落在哪个字上,一句话就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我请你讲一个故事”这句话,重音在“故事”上,强调不是请讲别的什么,而是故事;如果重音落在“一个”上,是强调数量,不是两个三个,而是一个;如果重音落在“讲”上,是表示不是叫你“念”、“背”、“谈”,而是“讲”;如果重音落在“你”上,是表示不请张三,也不请李四,请的是你如果把重音落在“请”上,是表示对你的尊重,不是命令,而是请你还有“象这样的问题”,“是这么回事”这类的话,如果把重音落在“象”、“是”字上面,和落在“这样”、“这么”上面,内容就有很大的区别还有,象“我想起来了这句话,如果把重音落在“想”字上,表示想起了某件遗忘的事;如果把重音落在“起”字上,则表示不想睡了,想起床了还有人在分析“你了解我不了解”这句话时,因为重音和字之间的间隔不同,竟能表达出七种不同的意思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员在掌握语调时,有个如何用好“重音”的问题所谓重音,就是讲话人所要强调的重点词或词组重音,是构成语调的主要因素在一句话中,如果没有重音,语调就无法形成。

      重音的主要成分是强度、长度,高度虽然有时也是重音的一个成分,但用低而轻的声音仍然可以表现出重音的特征比如,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沉重的时候,说话仍有明显的重点,但不表现在声音的高度上从这个原理出发,讲课人就可以明白,讲课的声音高或低,对听课人领会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