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docx
5页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 论文导读:自从索绪尔本世纪初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关于语言本质的研究几乎是任意说的一统天下,它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几乎就在同时符号相似性学说(iconicity)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结构主义语言学统治者语言界,,相似性理论没有受到学界重视但随着对语言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及他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_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任意性的统治地位产生怀疑《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在引入任意性这一概念时索绪尔指出:“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人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与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的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由此可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主要是指在单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两层面之间不存在任何可以论证的实质性的关系,既能指对现实中跟他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的两个要素所指与能指关系的描述,象似两者可以兼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相似性,所指,能指,兼容1引言自从索绪尔本世纪初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关于语言本质的研究几乎是任意说的一统天下,它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足够重视。
尽管几乎就在同时符号相似性学说(iconicity)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结构主义语言学统治者语言界,,相似性理论没有受到学界重视但随着对语言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及他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_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任意性的统治地位产生怀疑常常有人从语言结构相似性的角度来否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把相似性看成是任意性的对立面,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任意性与相似性关系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任意性与相似性及其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的阐释,来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2.符号的任意性2.1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在引入任意性这一概念时索绪尔指出:“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人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与所指相连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的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由此可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主要是指在单个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两层面之间不存在任何可以论证的实质性的关系,既能指对现实中跟他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由此可以看出,他所说的任意性不包括虽然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整个语言符号系统地位并不重要,而且为数不多的拟声词和感叹词外,也不包括复合词和派生词。
这就意味着,索绪尔是从单个符号的角度而不是从符浩组合或符号结构的角度来来论述任意性的这就是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的范围索绪尔反对唯名论的观点在索绪尔看,不仅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而且概念本身是由语言所创造的,因而不可能有先于语言或先于符号的客观存在而要真正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上这表明索绪尔承认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有建构作用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这一理解对于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可以说“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相对论思想正是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不同的语言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切割所指连续体的在共同的思维机制前提下,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范畴和概念,反映了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分析更为有力的佐证来自于符号学的翻译观其理论基础是把翻译看作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活动的对象是社会文化信息,而社会信息是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载的语言符号是最重要的符号,它使得其他其他各种符号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得以展现2.2索绪尔的符号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原则索绪尔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地把这项原则上升到支配整个语言学研究的地位。
但他同时又指出,任意性并不意味着使用语言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用任何能指来表达任何所指这是因为语言符号还具有规约性这就是说,尽管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种任意的关系并不是任何个人能随心所欲自行决定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他同其他任何社会表达方式一样,原则上都是以集体行为或规约为基础的,它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经过实践的检验而得到巩固因此语言符号是社会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共同产物,个人不能完全任意的选择能指和所指索绪尔曾明确地把任意性原则分为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两种(索绪尔,2002:181)所谓绝对任意,是指符号的创造与使用没有任何理据所谓相对任意,是指符号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理据从他所举的例子来看,由单个次素构成的词根明显是任意的,而遵守一定的构词法构成的复合词或派生词则带有一定的理据由此可见,理据性主要发生在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层面而不是单个符号层面索绪尔认为,“不可论证行达到最高点的语言是比较注重词汇的,降到最低点的语言是比较注重与法德”(索绪尔,2002:184)由此看来后来的一些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包括Haiman(1985)对句法相似性的研究,Halliday(Halliday,1978,1999)的社会语义语法主要对语义与词汇与法之间的自然关系的探讨,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是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二者的关系是并存的,互动的3.符号的象似性理论象似性背后的理念是语言结构在某些方面反映人的经验结构(Croft,1990:164)即是说象似性表现在语言结构和经验结构的一种自然联系符号的形式来自他所代表的语言之外的事物,语言符号与他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异质同构”的联系(严振松,2000)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他们的象似说是对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任意性原则的反动3.1皮尔士的象似性理论在对索绪尔结构语言观进行评价和审视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家试图从皮尔士“符号”三分法理论中找到有悖于符号任意性原则的依据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考察皮尔士理论中有关图像的符号学特征的论述,论证并发展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理,以此来论证语言符号具有可规约性和可论证性,进而因正所谓“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的观念皮尔士(Clarke,1991:63)根据符号和指称对象之间的不同关系对符号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个种类的特征作了深刻地分析根据他的理论,符号可分为“类象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抽象符号”(symbol)三类 指示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或相关性,比如人的一些反映内心情感的面部表情。
抽象符号与所指对象本无关系,两者的关系是靠习俗约定建立起来的,符号具有明显的代码性(symbolization),如语言符号皮尔士的分类表明,符号与该符号所指的事物之间是一种指称关系,之所以具有这种关系就在于符号与该符号所指的事物或具有约定性(symbol),或具有相似性(icon),或具有相关性(index)同时他看到了句法的象似性3.2Haiman的象似说Haiman(1980)认为,自然语言的图像符号主要是意象和图表,他将皮尔士的象似性简化为意象象似(imagic iconicity)和图表象似(diagrammatic iconicity)Haiman对相似性的研究集中在句法层面,他又将图表象似分为两种:成分象似(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motivation)典型的意象象似是拟声词和感叹词但索绪尔认为拟声词和感叹词对于他指出的任意性原则并不构成威胁他认为拟声词和感叹词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即使可以看成语言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数量也比人们想象的要少得多如今语言学界对图表象似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关系象似性的探究语言学家们总结了三条主要的关系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principle of distance),顺序象似性原则(principle of sequential order),数量象似性原则(iconic priciple of quantity).通过分析,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是非任意的,是有理据的,也就是说,语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但这种相似性的确定与任意性的确定不在一个维度上4.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4.1从索绪尔与皮尔士的论述看两者的关系索绪尔所说的任意性原则是针对语言系统内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言的,而皮尔士和Haiman的象似性时只作为整体的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于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索绪尔并未阐述,从他的整体语言观来看,这也可能正是他要避免的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不能否认单个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2从语言结构看两者的关系从索绪尔的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原则中可以看出他对任意性的论述是局限于词平面的索绪尔对于相对可论证形式在语言符号系统内加以解释的,但他并没有拓展到句法层面但同时,我们看到皮尔士提出了语言的句法具有象似性的论断Haiman对其作了进一步阐述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不能否认,在句法层次,确实存在着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的对应这是把语言结构同外部世界相联系而得出的结论我们承认语言的确在某些层面.某种程度上是可论证的然而这种可论证性同不可论证性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属于同一个范畴表面看来,任意性与象似性有点矛盾,但实际上这两者可融合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两种性质可存在于这个统一体的不同层面上因此,正如Bolinger和Sears(1983:9)所说:“语言既是任意的,又是非任意的。
总之,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原则语言在音义层面存在较多的任意性,在复合词和派生词及句法层面上的确存在象似性任意性与象似性是两个层次的东西二者不能否定彼此象似性原则应被看作任意性原则的补充,而不是其替代物语言符号有其象似性的一面,也有其任意性的一面,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5.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的两个要素所指与能指关系的描述,象似两者可以兼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象似性理论可以作为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补充,我们不能以一方的存在而去否定另一方参考文献[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M .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朱永生.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3] 王寅.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 4] Culler,J.SaussureM .Fontanapa Paperbacks,1976.[ 5 ] Whitney,WD.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 M .NEW York:C.Scribner and Company,1867.-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