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雁塔导游词.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75290788
  • 上传时间:2022-04-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出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造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立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立为大献福寺,武那么每日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43.38米,共15级,现存13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致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抚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而上,每一层都依次收缩,愈上那么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特别英姿飒爽。

      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抚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一致但因年久及养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体验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留神,迄今未得到特别令人合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闻,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6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猛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察觉这口巨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早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响亮,塔影秀丽,“雁塔晨钟”遂成“关中八景”之一。

      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出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小三峡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黄帝陵导游词 ·司马迁墓导游词  义净法师:宛如慈恩寺与玄奘关系紧密一样,荐福寺那么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公元671年,义净只身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体验30余国,于武那么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处境,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贵重资料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