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译文和注释赏析.docx
4页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译文和注释赏析 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解释 ⑴鸤鸠:布谷鸟 ⑵淑人:善人 ⑶仪:容颜仪态 ⑷心如结:比方专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⑸伊:是 ⑹弁(biàn):皮帽骐(qí):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 ⑺棘:酸枣树 ⑻忒(tè):过失 ⑼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 ⑽榛(zhēn):丛生的树,树丛 ⑾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译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和善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
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玩耍梅树枝间品性和善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玩耍酸枣树上品性和善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榜样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和善的好君子,百姓仰慕作为典范百姓仰慕作为典范,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鉴赏 此诗的主旨,历来有两种相反意见《毛诗序》云:“《鸤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专心之不一也朱熹《诗集传》则云:“诗人美君子之专心平均专一方玉润《诗经原始》对于上二说根本同意朱熹说,而亦不废《诗序》说之一端,取调和态势方氏云:“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又云:“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第四章眉评亦云:“全诗皆美,唯末句含挖苦意忽而“美”,忽而“刺”,自相冲突,很难自圆其说 诗四章,都以鸤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鸤鸠即布谷鸟,该鸟慈爱,“布谷到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
《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鸤鸠氏,司空也杜预注:“鸤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鸤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亮对比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肯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 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讲解得很好:“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外表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详细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 假如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
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意谓:这样贤明的君王,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对于一个暴君昏主,人们是不会如此祝釐的因此《诗集传》谓此句为“愿其寿考之词也”,其实不错,反观方玉润谓此句“含挖苦意”,好像有点牵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