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小高考热点历史问题.doc
4页2015小高考热点问题一、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创【知识梳理】1、近代史上的邓小平1)参与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2)领导129师,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3)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4)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2、1976年后邓小平1)1977年对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2)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主张,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主张3)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4)创建邓小平理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关于发展道路:中共十二大关于发展阶段:中共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关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关于世界形势:和平发展成为主流,反霸维和写入党章,成为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发展市场经济理论)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探索第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第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第三、实行对外开放第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同点: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二、近现代中日关系的演变1、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发动甲午中日战争2)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2、近代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成的原因是什么?1)清政府腐败无能;实行全民族抗战2)中国孤立无援;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3、新中国历史上的中日关系1)建国初到1972年 中日对峙 原因:日本追随美国实行对华敌视政策2)1972年 中日建交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日双方共同利益3)新时期:有合作也有矛盾 矛盾的原因:中日领土争端;日本右翼否认侵略历史【典型例题】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3分)(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3分)(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答案要点:(共12分)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三、近现代国共关系的变化1、1924-1927年国共合作根本原因: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北洋军阀)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合作成果:开展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2、1927-1937 国共对峙对峙的后果: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3、1937-1945第二次合作合作的原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合作表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和敌后战场配合合作成果:取得抗战的胜利4、1946——1979 对峙结果:人民解放战争胜利;遗留了台湾问题5、1979-曲折发展原因:《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停止炮击金门;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放宽限制表现:九二共识-三通6、基本认识1)国共两党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作出重大贡献2)两党合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对峙不利于民族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四、中法关系1、18世纪的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此时法国正在进行的一场思想运动是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法国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和思想潮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写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和三个思想解放潮流。
3、1964年戴高乐领导的法国冲破美国的阻挠,在西方大国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这反映了当时国际格局什么特点?五、丝绸之路与中国对外开放事业1、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于哪一朝代?唐代设有市舶使的繁荣的外贸港口是哪一城市?元朝时世界第一大港是?2、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其原因有哪些?3、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一些原产于美洲的物产进入中国,这得益于世界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但是丝绸之路没有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通道,其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4、上合组织的特点是什么?其有何意义?5、新时期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浪潮的措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加入WTO) 六、依法治国的历程1、中国古代: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与西方和今天依法治国有何区别);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1、中国近代:《临时约法》(背景、内容、性质、意义)2、新中国《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82年修订宪法、恢复和完善民主制度、1999《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欧美:罗马法、《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4、启蒙思想中的法治思想:目的: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内容:伏尔泰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和法律要符合理性。
意义:批判了君主专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立法建设,成为法治的理论来源民主法治发展的启示:1)加强立法建设2)严格保证法律公平、公正的执行3)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典型例题】1、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特点建国初期,我国民主建设的成果有哪些?出现“曲折”的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新发展?(6分)(3)概括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2分)参考答案(1)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2)建立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文化大革命”(或“左”倾错误)1分)完善三大制度;制定1982年宪法,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2分)(3)民主制度的健全;法律制度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