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运检测工程师考试操作部分复习提要.pdf

34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7264084
  • 上传时间:2018-07-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38.38K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监理检测网 第一部分砂石料试验 §1 碎石颗粒级配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15℃~30℃ 二、试验用筛 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 mm,即 2.36~90mm 三、粗集料筛分的试验步骤: ① 先将取样部分表层铲除,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 15 份组成一组样品缩 分略大于所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1 ② 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 1g将试样倒入组合的套筛上,然后进行筛分 ③ 将套筛置于振筛机上,10min后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 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 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直至全部筛完为止称 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 四、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规定监理检测网 ①分别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 精确至 1%②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 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2 碎石压碎值 一、 试验目的 衡量石料在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是衡量石料间接强度的力学性质指标。

      二、 主标准设备 ① 压力试验机,量程 300kN,示值相对误差 2% ②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③ 天平 称量 1kg 感量 1g 三、 技术要求 指 标 项 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碎石压碎指标,< 10 20 30 卵石压碎指标,< 12 16 16 四、 压碎指标值实验步骤 大于 19.0mm① 按取样方法取样,风干后筛除及小于 9.50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 ② 称取试样 3000g,精确至1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 一直径为 10mm的圆钢,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 次,两层颠实,整平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③当圆模装不下 3000g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 ④模子置于压力机上, 开动压力试验机, 按 1KN/s 速度均匀加荷至 200KN 并稳荷 5s, 然后卸荷 倒出试样,过孔径 2.36mm 的筛,称出留在筛上试样质量,精确至 1g 五、 压碎指标值的计算 100121×−=GGGQe 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式中:Qe—压碎指标值,%; 2 G1—试样的质量,g; G2—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 六、 国标(GB/T 14685-2001)与行规(JTG E42-2005)中压碎值试验的不同 1、压力设备不同。

      国标的压力机量程满足 300KN 即可,行规规定的压力机量程需在 500KN 以 上 2、试验粒径范围不同国标是 9.50—19.0mm 颗粒,行规是 9.50—13.2mm 颗粒 3、试样数量不同国标一般为 3000g,或距上口 10mm 为准行规中是在规定体积的 金属筒中 (V=1767cm3)标定称样质量 4、装模方式不同国标为二层装模,用Φ10 钢棒左右颠击 25 次行规是分三层装模用Φ10 钢棒表面捣实 2 次 5、 加荷方式不同 国标是 200S 内加至 200KN, 并稳荷 5s 行规是 10min 内加到 400KN 稳压 5s §3 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15℃~30℃ 二、试验目的 形状测定粗集料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可用于评价集料的及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三、规准仪法与游标卡尺法测定结果不同之处 1.7-6.1 规准仪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的比例可能为倍,而用游标卡尺法测 得的针片状颗粒最大长度与最小厚度之比大于1:3,后者测定要求更严格 §4 碎石含泥量 一、环境要求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15℃~30℃ 二、主要设备 烘箱能控温 105+5℃ 天平称量 10kg,感量 1g。

      三、含泥量试验的工作程序 1、取样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 2、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精确到 1g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 样上表面 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2h,在水中淘洗试样,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及 75μ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 75μm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清澈 4、将 75μ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 小于 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 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四、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100121×−=GGGQa 式中: Q —含泥量,%; a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3 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注:严格来说,含泥量试验结果是指小于 0.075mm 颗粒的含量,不一定是泥粒,但在砼工程中一般 将其看作泥 注:严格来说,含泥量试验结果是指小于 0.075mm 颗粒的含量,不一定是泥粒,但在砼工程中一般 将其看作泥。

      §5 碎石坚固性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氏确定碎石或砾石经饱和硫酸钠溶液多次浸泡与烘干循环, 承受硫酸钠结晶压而不发生 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石料坚固性能(也称安定性)的方法 二、仪具与材料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5℃ 2、天平:称量 5kg,感量不大于 1g 3、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质量 4、容器、三脚网篮 公称粒级 (mm) 2.36~4.75 4.75~9.59.5~1919~37.5 37.5~63 65~75 试样质量 (g) 500 500 1000 1500 3000 5000 三、试样制备 将试样规定分级,洗净,放入 105℃±5℃的烘箱内烘干 4h,取出并冷却 四、试验步骤 1、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 小于试样总体积的 5 倍,温度应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 降 25 次排除试样中的气泡,然后静置于容器中 2、浸泡20h后,从溶液中提出网篮,放在 105℃±5℃的烘箱中烘烤 4h,完成了第一个试验 循环试样冷却至 20℃~25℃后,即开始第二次循环。

      从第二次循环起,浸泡及烘烤时间 均可为 4h 3、完成五次循环后,将试样置于 25℃~30℃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再放入 105℃±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用试样粒级下限筛孔过筛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mi´ 4、对粒径大于 19mm 的试样部分,应在试验前后分别记录其颗粒数量,并作外观检查,描 述颗粒的裂缝、剥落、掉边荷掉角等情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量,以作为补充依据 五、计算 1、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Qi=[(mi- mi´)/ mi]*100 Qi-各粒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 mi-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质量(g) ; mi´-经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2、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计算,精确至 1% Q=∑mi Qi/∑mi Q-试样总质量损失百分率(%) ; mi-试样中各粒级的分计质量,g; Qi-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6 碎石表观密度 一、碎石表观密度的方法 液体比重天平法(标准方法) 、 广口瓶法(快速测定) 二、表观密度试验的步骤 4 1、按取样方法取样,缩分至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洗刷干净。

      50mm2、取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液面至少高出试样表面浸水24h后,用 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 3、测定水温后,准确称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1,精确至 5g 4、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质 量G ,精确至 5g 0 5、称出吊篮在同样温度时水中的质量G2,精确至 5g试验时各项称量可以在 15℃- 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验加水静止的两小时起至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 2℃ 三、数据结果处理 水ρρ×⎟⎟ ⎠⎞ ⎜⎜ ⎝⎛ −+=1200 0GGGG1、式中: ρ0 —表观密度,kg/ m33ρ水 —水的密度,1000 kg/ mG0 —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 —试样、水及吊篮的总质量,g G2 —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 如两次结果之差超过 20kg/m3, 可取四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7 砂的筛分 一、技术要求 1、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规范中要求的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m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 粗:3.7~3.1 中:3.0~2.3 细:2.2~1.6 二、细集料筛分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进行筛分 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 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逐个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 三、筛分试验的计算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 0.1% 监理检测网 监理检测网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 0.1% 3、筛份后,如每号筛的 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4、砂的细度模数 1165432 1005)( AAAAAAAMx−−++++= A5 1 A2 、AA3 4 A5—分别是 4.75mm、2.36mm、1.18mm、0.60mm、0.3mm、0.075mm筛上的 累计筛余百分率 5、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 0.20 时,须重新试验。

      §8 砂的含泥量 一、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步骤 1、将试样缩分至约 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 称取试样 500g, 精确至 0.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 注入清水, 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 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洗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 及 75μm 的套筛上,滤去小于 75μm 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μ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 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0.1g 二、含泥量的计算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 100010×−=GGGQa 式中:Qa—含泥量,% G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9 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一、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