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物业论文:高校物业费核定办法研究.pdf
2页高校物业论文:高校物业费核定办法研究高校物业论文:高校物业费核定办法研究本文总额包干的方法,即在往年支出的基础上确定今年的物业管理费总额,比如说500万 相信采取方法 3的高校一定也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包干经费,只是方法 3 过于简单,遇到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或物价上涨等情况,在调整预算时存在较大难度,很可能与实际支出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差笔者认为物业管理费核定应建立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由于高校规模不同,物业服务范围不同,物业服务人员结构不同,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找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标准以某校为例,该校最初采用的是方法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方法 2 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测算的依据 1、确定服务面积物业服务的面积具体包括学生公寓清扫面积、教学楼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室外清扫面积、绿化管护面积2、后勤公司物业岗位设置数通过岗位设置数,统计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和其他人员各有多少人,其中正式工和临时工各有多少人 3、后勤物业管理费近三年实际支出情况为了新方案的顺利开展,测算方案的结果以不低于实际支出数为准4、按原协议应支付的经费总额。
物业管理费核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物业管理费测算分为三部分:临时工工资、正式工人员经费和运行保障经费(包括维修费、材料费、管理费等),三项经费相加即为应支付给物业公司(或物业部)的物业管理费总额 1、临时工人数的确定和经费的确定临时工具体可以分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清扫和绿化人员是和服务面积直接相关的,可以根据清扫和绿化面积以及岗位聘任数倒算,找出适合学校的标准,比如 :公寓清扫面积为 45,690 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位 66 人,倒算标准约为 1:700 平方米,教室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为 69,799 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为 62 人,倒算出标准约为 1:1100 平方米,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以后再有新的面积增加,可直接根据标准核定临时工人数 门卫数可以根据楼宇的数量来核定 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其他人员人数基本是固定的,可按岗位数来核定临时工人数确定后,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所需支付费临时工工资为什么说大致呢 ?因为在实际工作1中,由于对临时工的要求不同,所支付的工资标准也是不同的,部分临时工的工资标准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测算完以后,与实际支出数进行对照,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将临时工工资总额适度上浮以适应实际的需求。
2、正式工人数及人员经费的确定正式工以后勤公司实际安排的为准 方法 2 中并没有单独提到正式工,但是在测算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正式工人员经费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按照高校目前的个人收入水平,后勤正式工的待遇要比一般临时工的高很多如果简单的按每月 1000 元的标准来核定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 为了足额发放正式工经费, 这部分经费势必要从物业管理的其他经费中出,与其如此,不如将正式工的人员经费由学校全额承担,在保障正式工的利益的同时,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尽心尽力的做好物业服务工作 3、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的确定在此,笔者将除人员经费外,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经费统称为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在方法2 中,这部分经费是分为了管理费、其他综合因素、维修费、材料费,每一项都有不同的核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每年的支出并不十分均衡,以材料费为例,某校物业管理材料费 2010 年支出 32 万元,2011 年支出 44 万元,2012 年预计支出 25 万元,以上数据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所以要核定出标准有很大的难度笔者认为,对于运行保障经费可以采用方法 3 来, 即对后勤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支出总额采用包干的方式来确定。
一方面,学校测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经费拨款总额,经费的使用权在物业公司(或物业部),学校没有必要将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预算细分,另一方面,学校采取总额包干控制,有利于调动后勤自主理财的积极性,降低物业管理的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可以根据物价上涨指数对包干经费的总额按年度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