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阿尔坎钢琴练习曲中的演奏技术.docx
6页刍议阿尔坎钢琴练习曲中的演奏技术 梁宏亮【Summary】:法国钢琴家和作曲家阿尔坎处于浪漫主义盛期,他创作的钢琴作品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具有的严格性,而且融入了浪漫主义气息,而钢琴练习曲则是阿尔坎最具代表性作品为了对不同时期的法国钢琴作品进行探析,有必要对阿尔坎钢琴练习曲中的演奏技术作一阐述本文限于篇幅,重点对拇指技术、双音技术、和弦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而对其他技术只是作了粗略分析Keys】:阿尔坎;钢琴练习曲;演奏技术阿尔坎(1813年-1888年)作为与肖邦、李斯特同时代的钢琴家却鲜为人知,但是他创作的钢琴作品却具有极大的个人原创力,集中体现了其细腻与华丽的创作风格正因如此,布索尼将阿尔坎与肖邦、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一起列为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单就阿尔坎的练习曲而言,旨在为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和完善钢琴教学而创作的曲目,故阿尔坎特别注重技巧与艺术的结合,并将标题引入钢琴练习曲中;同时,在练习曲的创作原则上,讲究固定技术内容贯穿于一首曲目当中,当然也不排斥部分练习曲对于某一技术特点的变奏或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归结与定位于钢琴练习曲的教学目的和演奏需要本文特对阿尔坎钢琴练习曲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进行挖掘。
一、阿尔坎钢琴练习曲概述阿尔坎钢琴练习曲风格的形成与阿尔坎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时代造就了阿尔坎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简要陈述法国地处东西欧,具有多民族结构和博大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浪漫开阔的性格而那个阶段法国处于不断的政体变化当中,经历着不稳定局面,系列科技创新也影响了阿尔坎对钢琴创作素材的选择,并存在着浪漫主义观念和深厚的哲学与美术观念,极大地影响着阿尔坎钢琴创作的思想转变,特别是强大的民族精神也支配者他对于钢琴创作作品的倾向性这一切内外因素促成了阿尔坎钢琴练习曲个性独特的结果,使阿尔坎钢琴艺术之路走向成功二、拇指技术拇指技术注重拇指的转换和手腕的横向运动,目的是训练拇指从其它手指下穿越弹奏的能力在阿尔坎练习曲中,根据拇指技术形式的不同分为:一是纯粹的拇指转弯技术,其目的是使拇指具备强大的击键活动幅度并有效提高拇指的灵活程度二是常见织体形态的音阶,可以区分为单手连续的音阶(如Op.27)和双手同向快速的音阶(如op.30b)三是琶音,它比音阶所需拇指转换幅度大很多,相应区分为右手单手长琶音下行(如op.39-2)和双手反向长琶音(如op.39-1)。
三、双音技术其特点是用同一只手同时演奏节奏相同的高低两个声部,高低声部相因相生,只不过高声部突出旋律线条,低声部则以同向或反向方式而出现但由于手指长短不齐,决定了演奏者在弹奏时需要不断调整手型和手指距离并加以手腕协调配合,这就要求弹奏者需要准确稳定触键一是双手三度双音断奏(如op.35-9)二是八度它是阿尔坎钢琴双音技术且也是钢琴演奏技术的代表,在其练习曲中大量运用了八度技术,可见阿尔坎对八度技术的青睐之极这种双音技术不仅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而且能够增强音响的丰满度这种技术在阿尔坎的练习曲中又分为:半音阶式快速八度(如op.35-12)、分解和弦式八度(如op.17)、八度旋律(如op.35-9)、分解八度(如op.12-3和op.39-3)、八度夹音(如op.35-3)、双手八度(如op.35-5)、八度断奏(如op.12)和双手八度交替(如op.35-3)四、和弦技术和弦技术基本要求是同时奏出和弦中的各个音,以便增强音响的厚重感和层次感,但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手腕和手型及手指的协调配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各关节的稳定支撑能力,并能够不断调整手指距离,进而确保触键的稳定准确根据阿尔坎练习曲的技术特点分为:尖锐短促的和弦(如op.12-3和op.39-12)、深厚宏亮的和弦(如op.39-8)、双手和弦交替(如op.17)、小位置和弦的连续(如op.35-10)、小位置和弦的移动(如op.39-5)、大位置和弦的连续(如op.39-4和op.39-11)、大位置和弦的移动(如op.39-12)、分解和弦(如op.39-2)及双手反向分解和弦(如op.35-4)。
五、其他技术其他技术主要包括手指伸张技术、装饰音技术、震音技术、远距离大跳技术、复节奏技术、同音反复技术、多声部技术下面作一简单介绍手指伸张技术自键盘乐器诞生就被视为钢琴演奏者攻克的技术难题而手指的伸张度意味着和弦距离的宽窄度,更决定着音响的共鸣度和听觉效果如op.35-6和op.12-2装饰音技术主要是对旋律加以装饰,以便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在阿尔坎的练习曲中主要有倚音(如op.35-10)、与高亢激昂的感情色彩相连的颤音(如op.39-4)震音技术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颤音,只是震音比颤音震动幅度加大而已众所周知,颤音主要是用手指交替击键,而震音需用手腕摆动完成阿尔坎则赋予了震音更加交响化的音响效果如op.35-4和op.39-9及op.35-7远距离大跳技术是指弹奏距离超过八度的技术,核心是对弹奏音符准确性的把握,而远距离大跳要求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感”和手臂横向运动的“空间感”在阿尔坎的练习曲中主要有左手双音大跳(如op.39-3)、双手和弦大跳(如op.39-6)复节奏技术是指纵向叠置的节奏型不能按音符实值奏出,但需要在时间上交错奏出当然,复节奏指的是两个以上的节奏而言,是丰富节奏类型而加强对音乐的刻画,这就要求演奏者加强双手的协调配合力。
在阿尔坎的练习曲中主要分为三对二的复节奏(如op.39-12)、四对三的复节奏(如op.35-10)、五对三的复节奏(如op.35-10)、六对四的复节奏(op.35-10)、多音复节奏(如op.39-12)同音反复技术是指使用相同指法或更换指法反复弹奏相同音的技术在阿尔坎练习曲中有低声部单音反复(如op.35-11)、双手和弦反复(如op.39-11)、高声部跳跃反复(如op.35-5)多声部技术是指一只手同时演奏多声部的能力,[来自WwW.lw5u.cOm]以便培养演奏者独立演奏的能力和多层次思维能力如op.35-7纵观阿尔坎练习曲,都不同程度带有区别地作出了技术创新第一,阿尔坎练习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钢琴演奏技巧,但主要集中在双音上,特别是八度、和弦及复节奏方面第二,阿尔坎练习曲的八度技术与李斯特作品中的八度技术相比,速度、交替频率和间隔距离要求弹奏更快、越高、更远第三,在阿尔坎练习曲中开创性地出现了单手创作的练习曲,为拉威尔及戈多夫斯基等人创作钢琴左手作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四,在阿尔坎练习曲中大量使用了复节奏弹奏技术,并大大超出了肖邦等人在具有相同技术的钢琴练习曲方面的应用范围不过以上这些笔者的粗浅分析和描述,只是对于阿尔坎所运用的部分主要弹奏技术而进行阐述的,不可否认,阿尔坎钢琴练习曲弹奏技术不仅仅止于这些论述,还有很多微妙的细节方面的技术需要弹奏者本人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逐渐加以领会和挖掘,以便为钢琴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六、结语纵观阿尔坎练习曲可知,其不仅涵盖了钢琴所有的演奏技巧,而且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八度、远距离大跳等高难度技巧,对钢琴演奏技术的成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其在钢琴练习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Reference:[1] 李璇.阿尔坎钢琴练习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来自www.L].[2] 王宁.阿尔坎练习曲op.39研究与演奏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