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胶囊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技术.docx
6页阿莫西林胶囊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技术阿莫西林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1,2,3]该产品中的杂质种类比较多,为了减少医疗中的不良反应[4],必须对其杂质进行控制阿莫西林原料[5,6]、阿莫西林注射剂[7]、阿莫西林颗粒[8]中的杂质研究已有文献报道本文改进了USP41版阿莫西林原料有关物质[9]方法,使阿莫西林胶囊中10种杂质与主成分可良好分离通过方法学研究,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杂质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行了计算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了该产品中的杂质变化情况,对其杂质谱分析和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1、材料1.1仪器赛默飞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热电公司);梅特勒-托利多AB265-S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1.2试药阿莫西林(批号:130409-201512,含量:86.9%,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杂质D(纯度:73.0%)及杂质J(纯度:8.0%)为USP药典标准品,杂质C、H及杂质I(纯度均>90.0%,加拿大MC公司),杂质G(德国LGC公司,纯度:74.3%),杂质A、B、E、F对照品(加拿大TLC公司,纯度均>90.0%)。
各化合物化学结构信息见图1阿莫西林胶囊(英国葛兰素克,批号:2383,规格为0.25g);某公司提供的阿莫西林胶囊(批号:171101、171102、171103,规格为0.25g);硬脂酸镁(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829);甲醇为色谱纯,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图1阿莫西林及其杂质成分的化学结构式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色谱柱:ThermohypersilC18(美国Thermo,4.6mm×100mm,5μm);流动相A:2.72g·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5.0),流动相B:乙腈;检测波长:210nm;流速:1.5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μL梯度洗脱:0~10min,97%A;10~30min,97%~80%A;30~34min,80%~97%A;34~44min,97%A2.2溶液的制备2.2.1空白辅料溶液按处方用量,精密称取硬脂酸镁适量于量瓶,以空白溶剂(流动相A,下同)定容,滤过,取续滤液2.2.2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精密称取阿莫西林及各杂质对照品适量,置同一量瓶中,加空白溶剂稀释制成阿莫西林和各杂质对照品均为12.5μg·mL-1的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精密称定,用空白溶剂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中约含阿莫西林(按C16H19N3O5S计)1.25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2.2.4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阿莫西林对照品适量于量瓶,用空白溶剂稀释制成12.5μg·mL-1的溶液2.3分析条件的优化取“2.2”项下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对“USP41”阿莫西林原料药有关物质方法(梯度洗脱,0~10min,97%A;10~22min,97%~75%A;22~26min,75%~97%A)进行优化,选择能使有关物质达到更好分离的程序,结果显示优化后杂质F与杂质C分离度由0.79变为1.57,分离度得到良好的改善2.4系统适用性分别精密量取空白溶剂、空白辅料溶液、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2结果表明空白溶剂及辅料溶液均无干扰;各杂质色谱峰和主成分阿莫西林可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1.5,阿莫西林保留时间为2.307min图2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2.5专属性取样品(批号:171101),分别配制成经强酸(0.5mol·L-1的盐酸溶液2mL)、强碱(0.0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mL)、强制氧化(3%过氧化氢溶液1mL)、光照[(4500±500)Lx]强光下放置48h、高温(80℃水浴加热60min)破坏的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见图3。
该试验表明本品在酸、碱、氧化、光照、高温条件下均不稳定,杂质D1、D2在各破坏条件下均增大;在热破坏条件下杂质D1、D2、E1、F、C、E2增大各检测溶液中主峰与前、后邻杂质峰分离度大于1.5在各降解条件下,各检测溶液中主峰峰纯度匹配指数均大于980,符合要求物料回收率均在90%~110%,物料守恒图3破坏试验高效液相色谱图2.6精密度取“2.2.2”项下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记录各杂质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并计算RSD各杂质峰面积的RSD均<5.0%,保留时间的RSD均<1.0%,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2.7定量限与检测限逐步稀释“2.2.2”项下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信噪比信噪比(S/N)为10的样品浓度即为定量限浓度,S/N为3的溶液浓度即为检测限,结果见表12.8线性关系考察与校正因子计算以25μg·mL-1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为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该储备液0.25、0.5、1.0、2.5、4.0、5.0mL于10mL量瓶,稀释至刻度作为线性溶液1~6,该储备液为线性溶液7,分别取各线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结果表明,各成分峰面积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按照斜率法计算各杂质相对校正因子f(f=K2/K1)[10,11];K1为各杂质回归方程中的斜率,K2为阿莫西林斜率,结果见表1表1线性方程、范围及定量限(LOQ)与检测限(LOD)结果2.9溶液稳定性分别取“2.2”项下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评价其在室温及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室温条件下,与0min相比,供试品溶液在室温环境中放置2h时,杂质D峰面积的相对平均偏差(RD)为35.6%,杂质C峰面积的RD为51.4%,均>20%,已不稳定;低温6h内,供试品溶液中各杂质及单杂、总杂峰面积的RD均<20%;因此有关物质检测时供试品溶液应临用前新鲜配制或低温放置4℃,6h内2)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室温放置4h时,杂质D、E峰面积(杂质D1、D2互为异构体,E1、E2互为异构体,可互相转化,因此峰面积按异构体加和计算)的RD分别为2.8%、5.3%,均>2%,不稳定;低温12h内,阿莫西林及各杂质峰面积的RD均<2%,稳定2.10重复性与中间精密度两位分析员、不同日期、两台不同仪器的情况下,按“2.1”项下色谱条件重复进样,测定杂质A、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J、其他单杂含量的RSD分别为8.7%、7.6%、5.1%、6.6%、5.6%、5.1%;总杂含量的RSD为4.9%(n=12);说明该方法检测阿莫西林有关物质重复性与精密度好。
2.11回收试验称取样品9份(批号:171101),每份约12.5mg,置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4、5、6mL25μg·mL-1的杂质混合储备液,再分别以空白溶剂定容,分别作为80%、100%、120%的加标回收率溶液,每份回收率溶液平行配制3份分别取供试品溶液、12.5μg·mL-1的杂质对照品混合溶液、加标回收率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杂质对照品外标法计算,结果各浓度下各杂质的回收率均在90%~108%,RSD均小于10%,说明此方法检测阿莫西林有关物质准确度高2.12耐用性试验分别改变波长(±5nm)、柱温(±2℃)、流速(±0.2mL·min-1)、流动相pH(4.9、5.2)、色谱柱批号等色谱条件,与原色谱条件相比,系统适用性溶液中主峰与前、后邻杂质分离度均>1.5,各杂质含量检测结果的RD均在±20%以内,总杂含量检测结果的RD均在±10%以内,说明色谱条件略有变化时,对系统适用性及杂质的检测没有影响,该方法耐用性好2.13样品检测取3批某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0d产品)及葛兰素史克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分别用校正因子法与杂质对照品外标法计算,这两种方法各杂质含量的差值均在±0.03%以内,校正因子法结果可靠,可用于阿莫西林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见表2。
表2阿莫西林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校正因子法)2.14加速试验对本品进行加速试验[考察条件:(40±2)℃/RH(75±5)%)],发现加速6个月时,171101~171103批样品,杂质E1、E2含量均增加至约0.5%,2383批杂质E1、E2含量分别为1.58%和1.65%;与0d检测结果相比,其他杂质未明显增加3、结论通过优化USP41版阿莫西林原料药有关物质方法,建立了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特定杂质的分析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耐用性强、重复性与精密度好,采用加校正因子的阿莫西林对照品法可准确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的各特定杂质含量该产品中杂质A为阿莫西林原料药合成过程中引入的起始物料残留[12];专属性试验及稳定性试验表明强制降解试验中增加最明显的杂质为杂质D,而杂质E含量在加速试验中增加最快;杂质J在0d产品中含量已为0.26%~0.38%,但后续稳定性数据中未增长;杂质B、杂质F、杂质G、杂质H均未检出,且稳定性试验中仍未检出;杂质I为对羟基苯甘氨酸,该杂质在化学合成的原料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酶法[12,13],其含量在专属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中均未显著增加因此杂质A及杂质I应参考原料药合成工艺,在原料中控制,而杂质D、杂质E、杂质J需重点关注并订入胶囊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1]张旗.谈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170-177.[2]谢静,刘斌.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南药学,2012,10(12):934-936.[3]郑立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临床观察[J].中南药学,2006,4(3):231-232.[4]叶红兵,王保秀,刘静,等.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的不良反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69.[5]雷勇胜,宋丽明,郝英魁.阿莫西林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UPLC-TOF-MS/MS鉴定[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4-27.[6]李永红,周方方,付路平.RP-HPLC法同时测定酶法合成阿莫西林工艺中的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含量[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4):455-457.[7]王会.国产注射用阿莫西林钠中主要杂质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8,11:71.[8]马萍,程玉宝,王德刚.阿莫西林颗粒中特定杂质的研究及控制[J].今日药学,2014,24(9):649-653.[10]隋晓璠,张迪,李尚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原料中有关物质的研究及校正因子的计算[J].中南药学,2019,17(7):1071-1075.[11]李直,庄林芳,倪乐平,等.加校正因子的RP-HPLC法测定不同方法生产的7-氨基头孢烷酸中有关物质[J].中国抗菌药物杂志,2015,40(1):46-50.[12]丛军.酶法制备阿莫西林的工艺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4.[13]黄婕,高源,徐洪.国产阿莫西林口服固体制剂质量评价[J].中国抗菌药物杂志,2016,41(1):50-54.王娜,李园园,周东东,闫乐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的有关物质[J].中南药学,2020,18(06):1013-1016.。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