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方言与普通话.doc
4页徐州方言与普通话——徐州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李永成徐州方言的总体特点就是表达过于生硬不过在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对来说,与其他地区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小的多,特别是在语法特点上几乎和普通话一样,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现就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简要作一分析,以利于徐州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更快更好地学好普通话首先是在单音节字、词上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人们在这方面学习的时候也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去死记,可以运用类推的方式一批一批地去掌握因为徐州话和普通话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语言对应有效记忆标准字音,可以拿自己的方音跟普通话语音作对应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规律一、徐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上,往往把某些平舌音说成翘舌音例如:“争取”的“争”、“桌子”的“桌”、“车站”的“站”、“重视”的“重”、“爪子”的“爪”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z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z”;“吹灯”的“吹”、“检查”的“查”、“柴油”的“柴”、“产品”的“产”、“虫子”的“虫”、“机床”的“床”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c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c”;“杀鸡”的“杀”、“沙子”的“沙”、“睡觉”的“睡”等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s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s”。
除此之外,在徐州某些地区的语言发音上“f、h”分不清f 是唇齿音,h 是舌根音,普通话里分得很清楚但在徐州的某些方言中却有相混现象如:“荒唐”说成“方糖”、“开花”说成“开发”等现象上述这些情况在徐州方言中也只是个别现象,只要在学习普通话时稍加注意就可以了二、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在声韵配合关系的对应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往往是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为依据的下面就徐州人学习普通话音节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1、普通话唇音拼 o 不拼 e徐州方言中有很多唇音拼 e 的现象例如“玻”,普通话念 b ,徐州话念b ;“摸”普通话念 m ,徐州话念 m ,因此,徐州人在学习普通话时,必须把be、pe、me、fe 音节的韵母改为圆唇音 o2、普通话的 f 不拼 i在徐州方言中往往会有拼 i 的现象如“飞 f i”字,徐州话念 fi(阴平)所以在徐州方言中,凡读“fi”的字,要一律改为 f i3、普通话唇音不拼 ong徐州话却有时和 ong 相拼如“蒙 m ng”,徐州话念作“m ng”,所以在徐州方言中圆唇音相拼的 ong 韵一律改为 eng4、徐州方言中特别应防止 u 介音的丢失普通话 uei(ui)、uen(un)、同 d、t 以及 z 组(z、c、s)、zh 组(zh、ch、sh、r)声母相拼的音节,徐州一带如邳县、新沂、睢宁和宿迁等地大都丢掉 u,念成开口呼。
如邳县把“队 du 、最 zu ”念成 dei(去声)、zei(去声),把“吞 t n、论 l n、村 c n”念成 ten(阴平)、len(去声)、cen(阴平)在学习普通话时,上述徐州方言区的人应记住:声母是 d、t 的,除了一个助动词“得 d i”字以外,其余的都只同 uei(ui)相拼;声母是zh、ch、sh、r、z、c、s 的,除了“谁 sh i、贼 z i”几个字音以外,都只同uei(ui)相拼另外,声母 z、c、s 同 en 相拼的只有“怎 z n、岑 c n、涔 c n、森 s n”以及“参差”的“参 c n”几个字,其余都要同 uen(un)相拼掌握这一规律,有助于防止 u 介音的丢失三、徐州方言和普通话有一定的声调对应关系徐州方言的主要趋势是平声分阴阳,入声消失,声调数目以四个最为普遍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主要差距在于声调的实际读音(调值)不同例如徐州话声调虽然跟普通话同样是四类,但它的阴平调不是高平调(55),而是降升调(313),阳平调不是中升调(35),而是高平调(55)但徐州方言跟普通话的调类间却存在着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徐州人学习普通话的声调时,学会四声的读法后,就可找跟普通话对应的关系,凭自己方言中的调类去推知普通话的调类。
这样就可以把方言的调值整类地折合成普通话的调值,只有少数例外字才需要一个个去记例如:徐州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相当,即徐州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在普通话里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掌握了调类的对应关系后,再按同一调类对比调值,徐州人可把降调 (313)的字一律改成普通话的高平调(55);把高平调(55)的字一律改成普通话的降升调(214);去声跟普通话的调值相同,就可不必变动其次,在词汇方面徐州话和普通话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注:徐州话和普通话在语法结构上基本相一致语音说的再正确,而所用的词句是方言的,这还不是普通话徐州方言词语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同义的方言词如“太阳”,徐州人称之为“太影”;“月亮”,徐州人称之为“月老娘、月朗娘”但像这样同义的方言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正在日益缩小其使用范围二、义同形别的方言词如“小男孩”,徐州人称“半头孩”;“脏”徐州人习惯上称“邋遢”;“膝盖”称“胳髅呗子”;“任性”称“憋筋”;“麻雀”称“小小虫”;“蜻蜓”称“咣咣蜓”等这些具有浓厚徐州地方色彩的词,在讲普通话时,一定要与普通话相应的词对照换用。
三、形同的方言词有某些词语在徐州方言里发生了不同的词义变化,形成了一些同词异义的现象如普通话“晌”的意思是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徐州方言的意思则为中午;普通话“媳妇”意为儿子的妻子,徐州话意为妻子同词异义在徐州方言中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有的是含义不同;有的意义、宽窄不完全一致;有的有独特的含义,所以在使用时,首先要弄清它们在普通话里的意义,要不然就会造成误解以上几点是我在学习普通话时的点滴体会,希望它能够给我们徐州朋友一定的帮助,让我们每位徐州人都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去接纳四海宾朋2003 年 9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