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大学写作课笔记.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1323885
  • 上传时间:2023-04-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0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写作课笔记   大学写作课笔记  绪论  1、写作学的性质: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结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  2、内容形式的要素: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体现思想情感结识  3、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  4、⑴生产原料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结识作为生产原料  ①对人、事、景物的感觉②写作者与作家的不同  ③写小说时,关于代表人物的写作注意事项即举例  写小说人物:代表性、典型的、大众的要大面积覆盖  ?a:写父亲形象,就从很多个父亲中找出共同点进行描述;另一方面要从一般人的角度去看 ?b:把握逻辑分寸前一句极具逻辑感后一句通过细节描写  ⑵生产工具语言符号  ⑶生产设备写作思维  5、写作是一种自觉的传播行为  ⑴传播的目的功利;宣传教育;情感互动;影响别人  ?a:写作只有小题材,细微之处入手茅盾《散步》背起来整个世界 ?b:去发现,去捕获细节,去发现一种情感,去联想《武松打虎》李逵去灭门 ?C:看人看出不同样老人谈谈爱,就像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  ⑵传播的效应使人知、使人服、使人感、使人悦浅出)从生活细微的角度入手,以小见大,洞察出真实的哲理;把握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作为写  作感情基料,制造“矛盾”传递感情力量  6、写作特性:个体发明性;实践的操作性;动态的综合性  7、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智能开发  写作智能 : 认知能力   写作能力   8、写作框架体系  ⑴写作主体----------写作的主导即客观事物的感知者,运思和行文活动的实行者  ⑵客体----------写作的基础和本源,即写作原料  ⑶载体----------写作的成品,即文字符号,语言符号的生产工具  ⑷受体----------写作成品的接受对象  9、、写作的含义:使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录思维成果的行为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个人  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发明性劳动过程。

        10、写作的作用  ⑴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⑵实行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⑶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  第一章发散思维  一:发散思维  1、含义:写作者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对某一事物沿着不同的方向、角度和关系去寻找艺术化的答  案  2、目的:产生联想  本质:引发创新  3、特点  ⑴多端性:发散思维在逆行时,思维出发点丰富,立足不同的角度思考  ?a:议论益阳申请文明城市,低碳问题,汽车尾气排放,一个城市尾气排量大,表白城市消费水平高,再者就是污染环境  ?b:新闻报道,保持真实性,没有情感性,这取决于新闻材料的选择问题  ⑵发明性:新的思维观点  ⑶灵活敏锐性:  二:发散思维与联想  ?武侠小说中的联想  ?生活中的联想:切合实际、无目的、无规则、无逻辑、无套路、无方向 ?写 作中 的联 想 :具有进行美化的基础,严谨而开阔  三:发散思维的类型  1、逆向思维:从事物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  2、侧向思维:运用局外,冒似无关的信息来思考问题,采用与之有关的事物 3、全面思考:从尽也许多层次、多角度、多因素思考揭示各种问题互相之间的关系,使作者结识升华  四:  1、提高写作能力的主线途径: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  2、写作主体的素质重要涉及: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味和审美抱负  3、审美抱负既体现对美的追求和选择又可转化净化情感的力量和文化发明的动力 4、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

      文章格调是指文章的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 5、思维中介即思维者自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  6、双向建构:思维中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互相补充的方向发展 7、中介的三种形式:感觉、表象、语言  第二章收敛思维  一:收敛思维  1、含义:写作者在思维运动发散的基础上,沿着一个方向思考,从而得出深刻的结论  体现了人的动态思维过程,层层深化、步步推动的特点,其目的在于得出深刻的结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实质  ?生活现象→探究生活本质问题  《红楼梦》“凤姐”典型价值“嫉妒心,心狠手辣”道德标准评价通过场面环节来反映 黛玉,凤姐之死研究美学  2、特点  ⑴集中性  ?《水浒传》通过梁山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选择材料集中为一点,运用加工写作材料  ?《谁是最可爱的人》多角度去思考,残酷的战争场面靠人的精神去支撑  ⑵进一步性:进一步把握生活现象,找到生活答案,情感体验  ⑶排他性  3、作用:⑴拟定文章主旨---------写作境界  ⑵判断材料是否有价值  ?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师傅,月娥头上有一颗美人痣,像观音姐姐  ?晴雯,长的像林妹妹  ⑶优化组合  二:思考  1、全面思考:从多层次、角度、因素思考揭示各种互相之间的关系。

      是收敛思维在运  用中的表现形式,使作者对事物的结识完整、深刻  ?《谈骨气》讲中国人有骨气,引用孟子的话阐述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的态度说明有骨气  2、灵活思考:善于改变思维角度思绪,对写作材料改造加工,具体材料具体分析运用 3、类比思考:对性质相同的事物的比较来拓展自我思考  4、变异思考:打破思维传统,改变思维方向,发现事物的不同  第三章主旨  一:文章主题  1、含义:写作者在描绘生活现象,阐述解释事物特点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  ?《长恨歌》 1/3篇幅写安史之乱前2/3安史之乱后  2、文章主旨形成过程  ?郑板桥《画竹论》 “??晨起看竹??心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绝不是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绝不是胸中之竹”  眼中之竹:观测----获得一种取舍效果  胸中之竹:思维----主题的一种提炼  手中之竹:表现  二:主题的提炼与开掘  1、提炼:长期生活和实践中提炼形成的主题,不断的结识加深深化文章主题  2、发想:写作者通过对生活的观测和体验逐步有所感触,发现和领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⑴回忆中唤起原型生活的影像  感察  回忆  景物的描写加入人物、动物的描写赋予灵气。

      想起数年前的某个人给人相似感觉 ?朱自清《背影》写作来自父亲给他的信  ?《妈妈爱吃鱼头》自己妻子对女儿说爱吃鱼头想起自己母亲,将联系凑合在一起  写作契机  ⑵从原型影像中分离出典型的细节  ?心智成熟  ⑶ 把分散的表像连结到思维的线上  ?钱锺书《嗑瓜子》从小到大:充满希望;从大到小:充满快乐  3、发想的方法  纵横发想:以时间为线索随着时间推移,将相联系的生活场景构成思维线索 反转发想:对比的方式,通过比较获得启示  连环发想:环环相扣,不断进一步  4:开掘 :不断反复的进行思想结识的加工,深化文章主题  三:文章主题的规定  1、体现时代特色: 写作者根据本人所认为的社会现实的需要来确立主题  写作者在一定期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生活的观测和思考来形成一种思想观念来符合思想主题  类型社会类型社会需要是一种政治需要个人类型个人需要是人文需要 ?以周立波为例其文学创作体现政治导向反映社会时代特点 《三乡巨变》 ?沈从文的著作人文气息比较浓厚  2、自得之见思维创新的表现:  ⑴记人文章要理解人物的性格,研究人物的基本属性、特殊属性  ⑵叙事结识事件的意义,注意主次详略  ⑶写景明确景物作用  ⑷状物把握物的特性  第四章文章的营构  一:营构  1、定义:经营谋划文章的篇章结构  2、性质: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思维方法的体现  3、写作目的:合理的内容安排,取舍详略的安排,主次安排  二:文章结构的原则对文章结构程式化的结识  ?金王若虚《文辨》“定体则有,大体则无”  三:文章结构形式问题  1、时空结构:以时间的流逝,空间转化为依据  时间的节点写作内容取舍详略  2、逻辑结构:以文章材料性质,内在联系作为依据  3、心理结构:以人物意识活动心理变化为依据  四:自传写作  1、强调线索清楚  2、强调主次详略  五:文章结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把文章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动笔前精细规划  2、合用性原则:合用文章主题,表达内容,体裁等的需要  3、创新性原则:结构灵活  第五章语感与笔力  一:语感  1、语言是写作者思维成果的外化  2、发挥语言的功能应当注意的几方面 : 言之有形 言之有情 言之有理 言之有趣  ⑴写作过程运用语言中始终强调形象化  语言形象化的基础  ?对某个景点的参观如天安门,两个人叙述感受会不同  无形象感的人:其叙述只是一些参观顺序,有线索,无节点 有形象感的人:注重节点引发情思,内容具有形象感  ⑵以情感人  4、如何培养触发的能力  储备语言材料  辨析语言特点比较语言的巧和拙 加强语言的实践  二:笔力  1、含义:一个写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时意到笔随言简意深 2、立足  ⑴描写角度:强调语言描写的形象化,把握特点  ?钱锺书《围城》  ⑵叙述角度:强调层次感,强调完整性,强调伸入感  ⑶议论语言:强调逻辑性  ⑷抒情语言:强调情感的真实性  ?语言运用如使用筷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