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南阳市高二历史春期期末考试.doc
8页2011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历 史 试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谐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持而成者也 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①夏商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是方国联盟盟主与成员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尊卑等级关系 ②灭商建周之后,建立诸侯国,天子与诸侯之间成为尊卑等级的君臣关系 ③有功臣、兄弟、甥舅姻亲关系着皆为其受封对象,和周王成为君臣关系④鲁卫晋齐四国封君都是王族,作为周王室的主要屏藩⑤分封制形成的大一统局面与支撑它的宗法制互为表里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元朝)“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的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日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其中的“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3.梭伦改革不仅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近代欧美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提供模型下列改革措施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B.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C.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D.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4.“法律条文滑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5.法国大革命开始后,1789—1792年是君主立宪制,l792—1804年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l804—1815是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1830是波旁王朝复辟,l830—l848是七月王朝,l848—1852是第二共和国,1852—l870是法兰西第二帝国, l870年开始第三共和国从法图政权交替、政体转换中得出的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A.80多年间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B.共和派始终占主导地位 C.法国成为近代各种政体的实验场D.各种力量角逐斗争激烈 6.“华盛顿,异人也。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夫三代之遗意!”其中的“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是指美国宪法确立的 A.联邦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体制 7.清朝大学士需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事情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闻,荒诞不经,无过于此!”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清朝统治者世界知识缺乏,愚昧可笑 B.中国人对侵略者的仇恨心理 C.地主阶级顽固派强固的天朝上国观念 D.上层统治者生活优越语言幽默 8.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早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与日本共同反抗侵略 B.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C.牵制了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D.以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为主要斗争内容9.梁启超《变法通议》:“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
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寻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作者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现代化的意图 B.寻找甲午战争中败日胜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10.甲午战争中,清代军枪炮大多购自美德英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炭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材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帝国主义纵容日本侵华,故意卖给中国假冒军火B.清政府官员在购买军火中存在着腐败行为C.炮弹的质量成为中国甲午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D.洋务派的军工企业所产军火实际上不能使用11.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这在实质上A.为反清排满制造根据B.恢复汉人的生活习俗C.提倡文明的社会生活D.学习西方的生活习俗12.“是日举行闭会,中山致闭会词至三时许,此次全国国民党代表之重大会议,遂宣告闭幕——天津《大公报》(民国十三年)此次大会A.宣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B.确立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C.宣告国共首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标志着国共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3.1927年10月15日北京《晨报》,:“湘省共产党大暴动,现已由最狂暴的时期而渐入收束时期。
余(贲民)遂集合红军千人,枪有半数,抬炮五六门,窜抵浏阳南方文家市,尚未进驻牌楼毛泽东从中指挥,似有窥浏之意此役之后A.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B.中共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中共独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4.[新华社晋东南十一日电]:“朱副长官彭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除电饬其他各战区积极出击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民国二十九年九月)蒋介石电文嘉奖的是A.平型关大捷B. 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5.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焦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城市采取这一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A.冲垮长江以北各战区国民党军防御体系B.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决定性胜利C.推翻统治中国二十二年的南京国民政府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礼炮声中诞生16.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以来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但是,一个国家,一种历史传统和一种国情,所以在政治民主化总趋势之下也表现了民主的多样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不包括A.村民自治B. 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形成与中国建交热潮,取得如此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有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变“左”倾对外路线②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压力,有和缓关系的共同需要③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深陷越战泥潭④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对日具有吸引力⑤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⑥中国改革开放,国家财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18.同样是闭关锁国,其实中国比日本晚近100年,直到鸦片战前,中国对西方文明不屑了解,视其工业技术为“奇技淫巧”;而日本对欧洲封闭的同时,仅留荷兰人于长崎,作为了解西方的窗口,还不时赴西欧考察,并对其物质文明赞叹有加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中国当时物质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确实高于西方B.日本名为锁国,实为开放C.为日本应对西方挑战走向近代化减少了观念阻力D.日本没有遭受蹂躏的根本原因19.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构思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应最先发生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只有世界性革命后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夺权后共产党一党治国,计划经济,无需市场和货币,但到1872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提出宣言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体现这一思想实质的有①列宁在落后国家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及新经济政策②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③苏东和中国曾经实际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④中共早期的城市中心道理⑤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国两制”构想⑥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20.英法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先是思想、继而政治、最后是经济,而且在经济上是资本家为适应空间广阔市场需求而自发地进行产业革命的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兴产殖业,兴办邮局、电报局,修建铁路,扶植垄断组织,发展近代教育,文明开化,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形成专制色彩浓厚近代政体,建立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仅用三四十年时间实现近代化但在宗教上保留了神道教和英法相比,日本近代化的特点表现为①自上而下,利用国家政权力量②经济、政治、文化同步进行,表现为快速性③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④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⑤实现了全盘西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21.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等权利22.下列属于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史实的是①德国和朝鲜分裂②柏林危机③古巴导弹危机④美苏争霸⑤朝鲜、越南战争⑥美苏、北约与华约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谍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23.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
谁就没有头脑这表明他①对苏联充满了复杂的感情 ②认为苏联曾经因国力强大而在世界地位显赫③想恢复苏联但力不从心④认为苏联曾经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致命的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4.日本井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希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谨求建立际际经济新秩序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25.尼克格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中预料:“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l0年或15年的时候,武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由于经济力量将成为其他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l/3时间在其他方面的前途下列对尼克松演说理解错误的是A.他认为经济力量是决定政治格局的基础B.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