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学概论词汇表.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7278920
  • 上传时间:2018-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50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学概论词汇表发表日期:2005-08-08 作者:社会学概论词汇表 出处:社会学概论词汇表 本页面已被访问:1607次社会学概论词汇表社会行动;社会学的对象;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地位;实证主义社会学;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特征;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孔德;迪尔凯姆;斯宾塞;韦伯;齐美尔;理解社会学;理想类型;文化社会学;人类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达伦多夫;科瑟尔;霍曼斯;布劳;吉登斯;哈贝马斯;马克思;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现象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调查法;人文主义方法;个案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学的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界定范式;社会行为范式;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孙本文;吴文藻;费孝通;雷洁琼;社会互动;合作;冲突;竞争;顺应;社会结构;社会群体;初级群体;内群体;外群体;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群体凝聚力;社会规范;社会化;初级社会化;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社会角色;再社会化;青少年犯罪;生活方式;继续社会化;社会组织;家长制;官僚制;组织结构;社会分层;社会层的标准;韦伯的分层模式;帕雷托;精英理论;社会流动;水平流动;垂直流动;社区;社区理论;社区整合;社区发展;城市化;城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农村社区;社会制度;制度化;制度体系;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整合;文化失调理论;社会解组理论;社会病态;社会控制;积极控制;消极控制;越轨行为;社会安全阀;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

      社会行动本身就是社会互动,是个人与社会在社会互动中建立的社会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 社会学的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规范功能社会学的地位:指社会学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的地位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初创期刚与哲学分离,被看作是一门总体上的科学,具有凌驾各门科学之上的包容其它一切社会事物的地位;随着人们对社会学对象、范围的认识的发展,现代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社会学是从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研究社会整体的结构和过程的科学,与其它社会科学处于平等地位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的主要派别之一19 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 世纪在世界广泛流传其理论和方法论特征:实证主义哲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及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还有法国的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受 19 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表现出如下特征:(1)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 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3)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4)重视经验和感性材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5)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6)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7)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反实证主义社会学: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的推动下,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科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模式为新发现所冲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一些社会学家抛弃了以整体观和进化观为内容的实证主义模式,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根源说明人的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了从个人的、主观的动机或体验的认识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其代表有新康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现象社会学、存在主义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拟剧论方法论特征:反实证义主义在哲学思想上继承了康德和费希特关于意志高于理性的观点以及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在方法论上具有如下特征:(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科学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2)反对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活动由个人行动所决定,个人行动由个人动机、行为规范和价值关系决定主张社会科学家首先要研究个人行为动机与社会规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生活看成是一些无个性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3)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着重于分析社会整体的的因素,找出它的成分,说明整体与成分的关系。

      在分析各社会有机体时强调作分类研究,说明其个别的功能,反对实证主义把社会学研究归结为只对各种社会现象作整体说明4)认为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社会现象,反对在社会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性规律方法5)认为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是主要的认识方法,而实证主义的所谓客观事实是由主体的认识能力产生的,社会科学是主观的和相对的社会学的三大传统:社会学早期形成的三大传统,即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孔德:(1789—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证主义教程》、《实证主义政治体系》、《主观的综合》其主要社会学思想是提出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说,他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神学阶段(2)形而上学阶段(3)科学家阶段;他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学与社会静力学迪尔凯姆:(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主要社会学思想有:①能够而且应该建立的社会学,是与其他各门科学一样的客观科学;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专门的,即社会事实是独立于个人及群体之上的,并对个人、群体及其行为具有某种强制性,在这一点上社会学对象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各门科学对象是截然不同的;③用于其他科学的观察和解释事物的方法同样能够用来观察和解释社会学的对象,作为孔德的后继者,迪尔凯姆关注的中心是社会的调适和整合问题。

      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家、哲学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代表人物主要社会学思想是社会进化论他的理论突出的特点是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都是从这种类比出发,在类比的思想支配下展开的具体内容,他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进行6项类比得出3个结论: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体系要自下去,其需求就必须得到满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先河韦伯:(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著作《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政治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科学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主要社会学思想,韦伯从意义上、文化和价值上通过个人行动研究社会现象,被称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它与孔德、迪尔凯姆等人从整体上、从事实上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从思想渊源上看,韦伯站在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立场上,与19世纪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自然主义相对立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必须深入地探寻导致特定社会现象出现的个人行动动机,理解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属人的“意义”。

      他强调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意义结构,为此他把社会学的对象规定为研究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开创了与实证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韦伯在对各种社会领域进行研究时,使用一种主观思维建构—理想类型—的工具,目的在于给出关于被研究对象的特定方面(过程、要素、联系等)的纯逻辑范型,以便把握其准确特征和属性,同时也为被研究对象规定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据此对现象作出比较、分析和判断,是与价值无关的韦伯的社会学有时被称为价值中立的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使用了理想类型这一方法论立场它是韦伯看待历史的文化现象的一种特殊角度,通过理想类型的透镜达到对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使用理想类型认识解释社会现象,以可能性为中介,探讨和认识现实性齐美尔:(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历史哲学问题》《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货币哲学》《宗教》《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其主要社会学思想: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受到新康德国主义和生命哲学的影响他也是这两个派别的在社会学领域内的主要代言人他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神秘主义和概念主义的观点;但社会并不总是个人的总和,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名称。

      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一般社会学是社会学方法在各种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它所研究的是以社会的形式构成的整个历史生活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们互动中的协调、冲突、吸引、排斥、爱和恨等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现象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社会学的任务是从社会现象中把社会交往的因素分离开,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进行心理学的论证和描述,即形式的研究;从社会现象中分离出社会交往的形式,就象从语言中分离语法的纯粹形式、几何学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形式关系一样;哲学社会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社会及怎样建立社会学的概念体系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他使用了理解的概念认为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总带有研究者本人或他所属社会群体的兴趣,因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具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观的和相对的性质理解的社会学:从理论—方法角度对社会学史上试图通过理解主观意义来认识社会实在的反自然主义诸派的统称方法论特征:主要有(1)强调在自然客体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特点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绝对化;(2)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3)主张借助价值关系来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作出分别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理想类型:是韦伯在对各种社会领域进行研究时使用的一种主观思维建构理想类型又称为纯粹类型,既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的经验概括,也不是作为对社会生活的理想而提出所谓理想的,并非是指人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只表示某种现象是接近典型的,如理想真空、经济人概念一样,在任何时刻都不会以纯粹形态存在于现实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理想类型不包含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是与价值无关的韦伯社会学有时被称为价值中立的社会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使用的理想类型这一种特殊角度在韦伯的论述中,宗教类型中的禁欲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宗教、社会行动类型的传统型、情感型、价值合理取向型、目的—工具合理取向型,合法统治的权威类型中的传统权威、卡里斯玛权威、法理权威等都是一种理想类型文化社会学: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德国和法国社会学;英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