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片联合黛力新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docx
5页卡马西平片联合黛力新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片联合黛力新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治疗组加服黛力新,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在治疗后4个月及6个月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用卡马西平片,黛力新配合卡马西平片治疗面肌痉挛可显著提高疗效[关键词] 面肌痉挛;卡马西平片;黛力新面肌痉挛是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为一侧面神经所支配面肌反复不自主的抽搐[1],病情大部分不能自行缓解,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西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针灸和外科手术治疗[2-5]等肉毒素治疗患者需要频繁重复治疗,且价格昂贵,很多患者不愿选择;手术治疗有一定风险及存在并发症,许多患者不易接受本研究通过卡马西平片联合黛力新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协同疗效和不良反应,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创新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 6 月-2020 年 06 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 42例和治疗组 45例。
对照组 40 例(脱失2 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2~70岁;治疗组40例(脱失5 例),男 19例,女 21 例,年龄22~71岁所有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比较,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 P>0.05)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口服卡马西平片,每次100mg,每日3次,可根据期刊逐步加量,最大量不超过每日600mg;治疗组在口服卡马西平片后加服黛力新,每日两次,每次一片,连服3个月;再减为每次一片,每晨1次,服1个月;继续减为1/2片,每晨1次,服1个月;总疗程5个月在治疗及观察期间均不将其他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加入两组内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第1个月每周检查1次,以后每月随访或门诊复诊1次,进行定级评估,疗效评定,并记录其HAMD和HAMA评分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 P <0.052 结果2.1 两组流行病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HAMA评分变化:治疗组在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时面肌痉挛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 、HAMA评分比较(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 s,分)组别对照组治疗组HAMD HAMA HAMD HAMA 治疗前16.05±4.1314.27±3.4816.38±6.3615.27±4.03治疗后2个月15.37±5.4513.68±4.2914.51±2.3011.30±2.79*治疗后4个月14.80±3.72 12.50±2.68 11.47±5.45 #10.61±2.42* 治疗后6个月13.32±4.8112.02±1.779.82±4.76##8.23±5.77**注:与对照组比较,服药相同月数,治疗组HAMD # P <0.05,##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服药相同月数,治疗组HAMA *P <0.05,**P <0.013 讨论面肌痉挛是指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的不自主的反复发作性抽动,表现为强直性、阵挛性或混合性发作可因紧张、劳累、焦虑、感染等因素出现或加重,严重者影响患者社交功能,是神经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发作性疾病,且很难完全治愈,复发率高卡马西平的主要应用于癫痫的治疗,作用机理为抑制神经放电,可作用于三叉神经痛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疾病治疗, 故可用于面肌痉挛抑制面神经放电。
黛力新是一种新型合剂,由小剂量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组成,黛力新的药理作用则是这两种成分综合产生的结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功能具有协同作用,同时黛力新还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两种活性成分协同可产生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且两药不良反应相互拮抗,因此不良反应少,可以长期服用本研究中应用黛力新配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显示,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单用卡马西平比较,黛力新配合卡马西平片进行治疗,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态,减少发作次数,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使患者心理负担进一步减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样本量不够大,需要临床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便于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李肖越,何永生,汪业汉.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的思考与探讨[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9,32(6),377-381.[2]解坤,韩雪花.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面肌痉挛8例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6):134-135.[3]滕海英,曹丽霞,王洋,等.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J].中国病案,2016,17(12):94-96.[4]周卫萍,王竹敏,夏云菲,等. 外科手术治疗继发性面肌痉挛疗效及其与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特征差异[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9):1027-1029+1033.[5]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6-198.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