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弯道超高设计》PPT课件.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606658494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弯道超高设计,公路弯道超高设计的主要内容,超高率,i,y,的计算和确定,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如何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坡断面问题,超高的过渡(超高形式和超高缓和段长度),各断面抬高值的计算,一、超高的过渡方式,超高过渡方式应根据地形、车道数、中间带宽度、超高率等从有,利于路面排水、路面同地面或构造物的协调以及路容美观等因素确,定无中间带的公路过渡方式(二、三、四级公路),1,、绕行车道中心旋转,2,、绕路面未加宽的内边线旋转,3,、绕外边线旋转(特殊设计时使用),有中间带的公路过渡方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绕中间带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一),无,中间带,公路超高过渡,1,、超高横坡等于路拱横坡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一),无中间带公路超高过渡,2,、超高横坡大于路拱横坡时,其过渡步骤如下,:,i,z,i,y,i,z,0%,i,z,i,z,临界断面,x,0,(一),无中间带公路超高过渡,第一步 两侧路肩,i,J,分别同时绕内外路面未加宽边缘线旋转,使,i,J,变为路面,i,z,-,在超高缓和段(,Lc,)之前完成,。

      第二步 从两坡断面,i,z,绕中线旋转变为单坡断面,i,z,-,临界断面,第三步 绕不同旋转轴从单坡断面,i,z,变到圆曲线上单坡,i,y,方法一:旋转轴为未加宽前的路面内侧(绕边轴),即以内侧边缘为旋转轴,从单坡断面,i,z,变到圆曲线上单坡,i,y,图,1),方法二:旋转轴为中线(绕中轴),即以中线为旋转轴,从单坡断面,i,z,开始,,内侧下降,外侧抬高,直到变到圆曲线上单坡,i,y,图,2),(一),无中间带公路超高过渡,3,、两种旋转方式的特点与应用,绕边线旋转,特点,: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应用,:一般多用于新建工程绕中线旋转,特点,: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应用,: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二),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适用,:,中间带宽度较窄(,4,5m,)和中等超高率采用此法二),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

      适用,:,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采用此法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应用最广二),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适用,:,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此法二、超高缓和段长度,1,、超高缓和段长度的计算,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超高缓和段,Lc,按下式计算:,式中:,超高缓和段长度,(,m,);,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旋转轴外侧的超高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超高附加坡度),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缓和段长度应取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有关参数的说明和取值,超高渐变率,p,超高渐变率应控制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太大,路容不美观,乘客不舒适;太小,纵向排水困难超高渐变率的最大值可根据计算行车速度和超高过渡方式从下表中查取。

      计算行车速度,(km/h),超高旋转轴位置,中线,边线,120,1/125,1/200,100,1/225,1/175,80,1/200,1/150,60,1/175,1/125,40,1/150,1/100,30,1/125,1/75,20,1/100,1/50,超高渐变率的最小值是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考虑,横坡度由,2,(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有关参数的说明和取值,B,和,i,的取值(与超高过渡方式有关),(1),无中间带的公路,a),绕边线旋转,:,Lc=B*i,y,/p,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有关参数的说明和取值,绕行车道中心旋转,:,Lc=(B/2)*(i,z,+i,y,)/p,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有关参数的说明和取值,(2),有中间带的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h1+h2=(b1+B+b2)*(i,z,+i,y,)=p*Lc,Lc=(b1+B+b2)*(i,z,+i,y,)/p,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公式有关参数的说明和取值,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h1+h2=(B/2+b2)*(i,z,+i,y,)=p*Lc,Lc=(B/2+b2)*(i,z,+i,y,)/p,二、超高缓和段长度,2,、超高缓和段与缓和曲线的关系,(1),一般情况下,取,Lc,Ls,(,缓和曲线长度,),。

      即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进行2),若,Ls,Lc,,但只要横披从路拱坡度,2,(,1.5,)过渡到,2,(,1.5,)时,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Lc,Ls,否则,有两种处理方法:,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部分范围内进行,即超高起点应从,HY,(或,YH,点)后退(或前进),Lc,长度,但应注意超高起点的曲率半径需大于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进行,第一段从双向路拱坡度,iz,过渡到单向超高横披,iz,时的长度为,Lc1=660Biz,(,B,为外侧行车道宽度,包括路缘带);第二段的长度为,Lc2,Ls,Lc1,二、超高缓和段长度,2,、超高缓和段与缓和曲线的关系,(3),不设缓和曲线时,应先计算出,Lc,,然后按下面的情况确定缓和段的位置:,直线与圆曲线相连时,宜按下图,a,确定;,复曲线,宜按下图,b,确定图,a,图,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