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9《思接千载字悟乾坤》——《玲玲的画》教例.doc
4页思接千载字悟乾坤人教版第四册《玲玲的画》第一课时教例执教:吴金红/指导:叶秀萍金文伟【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形声、会意构字法系统识字,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会认“玲、详、 幅、奖、催、叭、脏、筋” 8个生字,拓展认识一批形声字;规范书写“肯、脑、筋” 3 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岀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感悟和积累词句教学过程】一、 揭题析字,知识迁移,系统识字1. 揭题,板书课题2. 指导书写“玲”字让学生运用己知偏旁“王”,交流识记“玲”的方法:“王 字旁”的科学叫法是“斜玉旁”,是玲的形旁,提示玲的字义与玉有关玲是象声词,本 义是玉石等相击的清脆声玲读后鼻音,后鼻音“令”作声旁2. 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学习“翎、羚、聆”1) 猜一猜这些生字怎么读,它们的字音跟什么有关小结:“翎、羚、聆”都读“Mng”,“令”提示这些字的读音,是它们的声旁2) 猜一猜,它们的字义跟什么有关小结:翎毛是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如:雁翎、野鸡翎、孔雀翎……,羽是“翎” 的形旁;羚羊是羊的一种,羊是羚的形旁;聆听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的意思,耳是聆的形 旁,提示了这些字的字义设计意图:“翎、羚、聆”虽不是本课生字,但形声字“玲”的构成方式,启发学 生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和掌握了 “翎、羚、聆”的音形头。
二、 检查预习,归类识字,总结规律1.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词常握情况,伺机说文解字1) 指名读,注意随时正音:前鼻音一筋;后鼻音一详、玲、奖、脏;平舌音一催、 脏;多音字:脏2) 在形声字“玲、详、幅、奖、催、叭、脏”的旁边出示它们的声旁“令、羊、 畐、将、崔、八、庄”,比一比,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生字与它的声旁读音相同或相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本课8个生字,除“筋”外,都是形声字通过字形解析, 借助声旁,既能记住生字的读音、字形,又产生了字与字的类比联想,温故知新三、结合语境,探究识字,学会运用(一) 学习第一段1. 认“幅”字(1) 幅的声旁是“畐”,形旁“巾”表示布帛的宽度幅指有一定宽度,有一定面 积的东西2) 看图说数量词:一幅花布、一幅地图、一幅画、一幅书法作品3) “畐”也可作形旁,原写作“苗”,是酒坛子的象形,如“副”4) 出示“副”的古文字“IS ”,并解析:“副”原来指把酒坛子里的酒分成两 部分,所以有剖分、分开之义5) 结合“副”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副”作量词的用法:一副( )2. 认“详”(1) 根据“详”的形旁“言”,猜想“详”的意思。
引导学生观察:“言”的甲骨 文“忆”,发现它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后来当偏旁时简化为” o所以,详的本义 是审议,就是很认真的讨论,进而引申为详细,详尽2) 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端详”借助表演,理解“端详”的意思3.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在形近字、同音字方面常写错别字,原因是不知道这些字的构字理 据这个环节,专门讲解清楚“副” “幅”的形旁与字音、字义的关系,使所学字真正成 为形音义的统一,这样,“读准字音,记住字义,准确运用”就容易做到了二) 学习第二段1. 联系生活,说一说:你曾经被谁催过?是怎样催的?2. 练习朗读,读出爸爸催促的语气三)学习第三段1. 认“叭”(1) 叭的形旁是“口”,原指双唇开合发11!的声咅,现在模拟水彩笔掉到纸上发出 的声音,是个象声词2) 交流其他带口字旁的象声词,女口:呼呼、哈哈、呜呜、呱呱、叽叽……并做拟 声游戏例:师:北风北风怎么吹?生:呼——呼——2. 看课文插图,理解“哇”字,引导学生体现玲玲此时的心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 师小结:读到象声词的吋候,能让你仿佛听到了那个声咅,很形象生动咱们写 作文也可以学着用上象声词设计意图:教一字,带一串。
学生不仅多认识了以“口”为形旁的象声词,还通过 运用感悟到了象声词的作用和用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长此以往,学生 的自主识字能力将提高很快四、感悟文理,归类比较,指导写字1.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彖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 好事让学生谈谈课文中的“好事”“坏事”指的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 课件出示生字“肯、脑、筋”,观察生字,体会笔意:q(1) 月字旁小篆写作“ ”,是肌肉纹理的象形,所从字的字义大都与肌肉或身体器官有关2) 肯,原指附骨头上的肉,后来引申为“许可、愿意”3) 筋是会意字,指身体内像竹子那样能勒东西的有力的肉,如牛筋、脚筋、蹄筋、 脑筋、青筋像筋一样的东西,如橡皮筋、钢筋、叶筋4) 引导学生发现并小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2. 仔细观察字形,领悟“月”在不同位置的写法3. 师范写,生书空4.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1. 熟读课文2. 感悟生活,细心寻找生活中把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