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归纳.doc
6页酸碱中和滴定习题归纳一、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1.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的刻度值“0”在上部 B.在标有“25mL”字样的滴定管中,若液面与15相平,则管内有15mL液体 C.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滴定管中液面所对应的刻度 D.用于指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应加在已移取的待测液中 3.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 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大于10.0mL B.小于10.0mL C.等于10.0mL D.等于11.0mL 4.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 A.温度计 B.量筒 C.酸式滴定管 D.天平游码刻度尺 5.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锥形瓶 D.移液管6.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 A.胶头滴管 B.量筒 C.滴定管 D.移液管7.下列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 ) A.氨的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氧气:试管 C.中和滴定:锥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8.填空 (1) 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2) 图Ⅱ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A. 是a mL B. 是(50-a) mLC. 一定大于a mL D. 一定大于(50-a) mL8. (1) 3.2 (2) D9.下列四种是中学阶段常见带刻度线的仪器,确定下列仪器可能分别为: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10.当用酸滴定碱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B.碱液移入锥形瓶后,加入10mL蒸馏水后再进行滴定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盛装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D.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盛装待测液,并量取待测液 11.甲、乙两同学用一种标准盐酸去测定同一种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浓度,但操作不同;甲把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把标准盐酸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乙把一定体积的标准盐酸放入锥形瓶,把未知液NaOH溶液放入滴定管进行滴定. (1)甲使用的是 滴定管,乙使用的是 滴定管. (2)甲同学的滴定管在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乙同学的滴定管也没有用NaOH 溶液润洗,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甲测定结果偏 ,乙测定结果偏 .11.(1)酸式 碱式 (2)偏高 偏低12.用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 ( ) A.偏高 B.偏低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13.实验标定盐酸浓度时,常称量一定量的无水Na2CO3用盐酸来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使用的Na2CO3中有少量的NaHCO3(其它操作无误),则标定结果( )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也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14.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 和2滴甲基橙试液后进行滴定 D.若改用移液管取待测液10.00mL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留在移液管尖嘴处的液体吹入 锥形瓶内,再加入1mL甲基橙指示剂后进行滴定 15.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1)取一支碱式滴定管;(2)用蒸馏水洗净;(3)即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4)记录液面刻度读数;(5)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6)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的锥形瓶中;(7)加入适量蒸馏水;(8)加入酚酞试液两滴;(9)滴定时,边滴边振荡;(10)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11)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12)记录液面刻度读数;(13)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错误之处(用序号表示) 。
15、(3)、(10)、(11)、(13)三、有关中和滴定的计算16.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分别中和PH值相等、体积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 液,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依次用V1、V2、V3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 17.有A、B、C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若将A蒸发掉一部分水,在B中通入少量 CO2气体,C保持原状,然后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消耗盐酸体积分别为VA 、VB、VC,则三者体积之间的关系是( ) A.VA=VC>VB B.VC>VB>VA C.VB>VC>VA D.VA=VB=VC 18.右图是25℃时,用0.106 mol·L-1的盐酸滴定2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图.A点表示的PH值为( ) A.10 B.11 C.12 D.13 19.将Cl2通入0.05mol·L-1 H2S溶液中,刚好硫全部析出,此时溶液的PH为 ( ) A.0.1 B.3 C.2 D.1 20.如图为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据图示, 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X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0.12 0.04 0.03 0.09Y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0.04 0.12 0.09 0.0321.五氟化碘(IF5)是重要的卤氟化物,其化学分析法的原理是:利用IF5与水反应生成碘酸和氟化氢(IF5+3H2O=HIO3+5HF),生成的碘酸在弱酸性溶液中与KI反应生成游离碘( IO-3+5I-+6H+=3I2+3H2O)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2Na2S2O3+I2 =Na2S4O6+2NaI),若已知滴定耗用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分析的试样中 IF5的物质的量为( ) A.0.3mol B.0.2mol C.0.1mol D.0.05mol 22.用0.01mol·L-1H2SO4滴定0.01mol·L-1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则①和②c(H+)之比值是: A.10 B.50 C.5×103 D.104 23.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NaOH终点读数第一次 0.10mL 18.60mL第二次 0.30mL 18.00mL (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精确到0.01) (2)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23.(1)0.15 (2)当锥形瓶中溶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四、滴定原理延伸24.有一混和液可能由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现取等体积的两份上述溶液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同样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达到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mL和V2mL,如,V1<V2<2V1,则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是A NaHCO3 B Na2CO3 C NaHCO3、Na2CO3 D Na2CO3、NaOH25.双指示法可用来测定由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和物的含量。
具体做法是: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当红色褪去,此时NaOH被完全中和,且Na2CO3转化为NaHCO3,消耗盐酸V1mL,然后者加甲基橙指示剂,用同一种盐酸继续滴定,当黄色变为橙色时,被转化为NaCl,消耗盐酸V2mL1)判断物质的组成,请用Na2CO3、NaHCO3、NaOH填空V的变化V1≠0 V2=0V1=0 V2≠0V1>V2>0V2>V1>0试样的成分(2)若盐酸的浓度为0.5mol/L,含惰性杂质的混和物的质量为1.25g,V1=30mL,V2=5mL,则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是多少?25.(1)NaOH NaHCO3 NaOH与Na2CO3 Na2CO3与NaHCO3 (2)NaOH=40% Na2CO3=21.2% 杂质=38.8% 26.化学上鉴定S2O2-3的方法之一是使用AgNO3溶液作试剂.将AgNO3溶液逐渐 滴入含有S2O2-3的溶液中时会有以下反应发生:Ag++2S2O2-3=[Ag (S2O3)2]3- 3Ag++[Ag(S2O3)2]3-=2Ag2S 2O3(白) Ag2S2O3+H2O=Ag2S(黑)+H2SO4对于鉴定S2O2-3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鉴定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 B.该鉴定只能在中性溶液中进行 C.AgNO3必须过量 D.S2-对该鉴定有干扰27.为了测定从湖底取出的水样中SO2的含量,可在一定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碘(过 量),再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该反应为:2Na2S2O3+I2=2Na I+Na2S4O6 (1)碘和水样中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碘时,应选用 作指示剂,当溶液 (填现象)便达到滴定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