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269199160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0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和xù②guī宝③怅wǎng④褒biǎn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大自然的造化,造就了千峰竟秀,万壑藏云,飞红滴翠的黄山,这里怪石林立,烟海千里,不禁让人浮想连翩,神游天外 ②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丰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俏拔的神态,自然是人间少有的 错别字 正确字 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①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丁壮在南冈《观刈麦》(白居易) ③已是黄昏独自愁,《卜算子咏梅》(陆游) ④,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⑤,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⑥足蒸暑土气,《观刈麦》(白居易) ⑦,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⑧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1)了却君王天下事, (2)鸡声茅店月,。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左牵黄,右擎苍 (5)从诸葛亮的自述来看,封侯拜相并非他本意,这点可从《出师表》中的“,”看出 (6)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多农民已经摆脱了“,”(填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诗句)这种脚踏黄土、背负烈日的工作模式 ⑥在《观刈麦》中,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深深自责,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假如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4分) (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 (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联台词3分) (3)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5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一词改为“” 句②中,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4)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那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用一两句话得体的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4分) 二、阅读(55分) (一)(16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诗歌的朗读要有节奏感,下列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 A.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描写了北方的大雪 B.开头的“千里”“万里”降雪地区之广,“冰封”“雪飘”写严冬寒威之烈 C.“望长城内外”中的“望”字可换成看字,因为“望”字也有看的意思 D.词中最后两句热情歌颂了新时代,歌颂了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9.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1分) 10.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1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2分) 12.作者用遣词造句,极有分寸,同是评价古人,而意存分别,这些词语是: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 1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义?(2分) 14.你同意毛泽东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吗?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秦王色挠()(2)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4)非若是也() 2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根据课文内容,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文中用对话生动鲜明的表现了唐雎和秦王各自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形象互为衬托,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高潮与结局充分显示了《战国策》的叙事功力。

      B、文段中“怫然怒”“长跪而谢”描写了秦王神情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表现出秦王强横残暴、色厉内荏的性格特点 C、“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等死”“卒中往往语”“易安陵”中加点词皆为古今异义词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停顿正确D、文中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准备以死相拼,让秦王理屈词穷,最终挫败秦王 24.简要回答: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答: 25.列举出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答: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9分)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余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扣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1、比较《故乡》一文开头的语段,说说作者回故乡时的“悲凉”与离故乡时的“悲哀”有什么不同3分) 【相关链接】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答:_ 12、“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联系全文,说说“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对“新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请结合语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庄水韵赵丽宏 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②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③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④我曾经三次到周庄,两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小河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⑤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