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共20页).doc
2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有新物质的产生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如:标准大气压下,无色氧气在-183℃时变化为淡蓝色的液体,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如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凝固我们就能得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能用这个性质,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寻找未知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一)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 酸性物质(具有酸性的物质) 强酸性物质:盐酸、硫酸和硝酸弱酸性物质:食醋、番茄酱、苹果2. 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OH-))3. 碱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 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 弱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二) 酸碱指示剂1. 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三)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反应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范围在0~14之间2. 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注: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第3节 常见的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一种粒子的化合物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一) 盐酸A. 重要的物理性质1.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2.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B. 化学性质1.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 盐酸和碱反应现象:无色→蓝色→紫色(→红色)NaOH + HCl == NaCl + H2O归纳:盐酸 + 碱 → 盐 + 水3. 盐酸和盐反应活动:鸡蛋壳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CaCO3 + 2HCl == CaCl2+H2O+CO2↑归纳:盐酸+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注:如果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这也是CO32-的检验方法即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 H2O4. 盐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活动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活动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色CuO + 2HCl == CuCl2+H2O归纳:盐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5. 盐酸和金属反应归纳:盐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二) 硫酸A. 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B. 化学性质(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1.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 稀硫酸与碱反应稀硫酸 + 碱 → 盐 + 水3. 稀硫酸与某些盐反应稀硫酸+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如:Ba(NO3)2 + H2SO4 == BaSO4↓ + 2HNO3注:继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即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4. 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稀硫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5. 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稀硫酸 + 某些金属 → 盐 + 氢气C. 浓H2SO4的特性1.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
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O2、H2、CO2等2.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 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3. 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4. 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实验操作: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D. 酸的共性(通性)1.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 酸+金属=盐+氢气 3.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 酸+碱= 盐+水 5. 酸+盐 =新盐+新酸E. 三种阴离子的检验1. 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 H2O2. 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 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注:检验Cl-和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和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F. 硝酸HNO3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白雾稀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浓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和皮肤,使用时小心第4节 常见的碱一、碱的涵义: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碱的通性: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2)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也叫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盐+水:CO2+2NaOH=Na2CO3+H2O4)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Na2CO3+Ca(OH)2=CaCO3↓+2NaOH 以上碱的化学性质要注意:1) 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2) 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可溶性的。
二、中和反应: 定义: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Ca(OH)2]降低土壤的酸性,达到改良酸性土壤的目的.石油工业上用氢氧化钠[NaOH]中和过量的硫酸[H2SO4];医学上用氢氧化铝[Al(OH)3]中和过多的胃酸 中和反应的实质: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三、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 ) 俗名:烧碱、火碱和苛性钠 NaOH是一种白色固体, 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2、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石灰乳 Ca(OH)2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Ca(OH)2具有碱的共性四、几种重要的盐一、 什么是盐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或铵根)离子结合而成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1)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白色粉末(化学式为: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
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2)CO32-的检验方法 :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并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32-2、碳酸钙(CaCO3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1)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玉2)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3)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3、食盐(NaCl)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粗盐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用途:1、食盐不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2、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3、制生理盐水(0.9%) 0.9%氯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4、盐的性质:(1)酸+盐 → 新酸+新盐 (2)碱+盐→新碱+新盐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能分解三、制取盐的可能途径金属+酸 → 盐+氢气: 2Na+2HCl=2NaCl+H2↑ 酸+金属氧化物 → 盐+水: 2HCl+Na2O=2NaCl+H2O酸+碱 → 盐+水: NaOH+HCl=NaCl+H2O碱+非金属氧化物 → 盐+水: CO2+2NaOH=Na2CO3+H2O金属+盐 → 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 酸+盐 → 新酸+新盐: 2HCl+Na2CO3=2NaCl+H2O+CO2↑碱+盐 → 新碱+新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盐+盐 → 新盐+新盐: AgNO3+NaCl=NaNO3+AgCl↓四、复分解反应: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2)没有酸参加的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












